南乡子·春情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

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夕阳美丽的景色倒影在手中的玉杯里,青山绿树把一杯的玉液都染绿了。认得这杯中琼浆是故乡岷山和峨眉山上的积雪融化而来。初次看来,万顷的江水都好像那尚未过滤的酒。

阳台山上春雨忽至,胡乱地洒在歌楼打湿了美人的粉腮。忽然一阵东风卷地而来,吹散了云雨,落日的余晖从乌云缝隙中斜射出来,染红了半边天。

注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为单调,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双调平韵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又名《好离乡》、《蕉叶怨》等。

晚景:指夕阳之景。景,日光。琼杯:玉杯。

照眼:耀眼。翠作堆:形容绿色之盛。

岷峨(mín é):四川境内岷山山脉北支,峨眉山傍其南。而眉山距峨眉甚近,故作者常以之代指家乡

渌醅(pēi):美酒。蒲萄:即葡萄。此处与“渌醅”均喻江水澄澈碧绿。

阳台:地名传说在四川巫山。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此指歌女所处之所,亦即下句之歌台。

粉腮:歌女的香腮。

吹回:指风吹雨散。

落照:落日之光。

赏析

  上阕写词人在临皋亭上看到的黄昏景致。“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起首两句新奇突兀,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水天一色的景致。放眼望去,傍晚的云山显得苍翠欲滴,夜色与山色交相辉映,倒映在琼杯一样的江中,仿佛将满江春水都染成了绿色。阔大的“晚景”落在精致的“琼杯”里,比喻与夸张两种手法双管齐下,营造出新颖生动的意境。

  “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作者看着满眼碧绿的江面,回想起初到黄州时,见到这碧波荡漾如葡萄美酒般的江水,竟认为是由岷山与峨眉山上的雪浪融化而来的。苏轼《与范子丰八首》其八曾有言:“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作者见到这样的景致,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峨眉山的雪浪,勾起了乡思之情。

  下阕由静景转向描写动景,写春雨骤降骤停,更为满江春水增添了新的情调。“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写春雨来势迅疾,而来不及防避。因满江碧波,作者的思绪正飘向万里之外的故乡,忽然天色骤暗,迅疾的春雨倾泻而下,打湿了未及躲避的美人的粉腮。

  经过春雨的搅扰,作者被迫收回思绪,但其对外界的观察十分敏感,转而以更加细腻的手法描景色的变化。“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写雨停,随着一阵突如其来的东风,仿佛有人掌控一样,雨立即停止了。如同来时一样,春雨在人们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突然停止。“落照江天一半开”,雨停,云开。雾散,夕阳的余晖斜倚着山顶,将半边天空都染成了红色,天水辉映,江面上霎时呈现出半红半绿的景色来,奇幻瑰丽,令作者叹为观止。

  虽未描述作者的行为事迹,也恰恰表现了他被贬之后不得自由、无所适从,只能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作者,对自然环境自然有超乎常人的感知能力。所以他状景细致入微,思维广阔,描写景致奇幻瑰丽;抒情则含蓄蕴藉,于字里行间不经意散发出饱满的乡思愁绪,似有自得之趣,又有千回百折的情感波澜。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一题为“黄州临皋亭作”。苏轼因为写诗揭露新法的弊端,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到黄州后,住在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元丰四年春天的一个傍晚,词人在临皋亭上倚栏观江,便将这美好的景色记录了下来,即成此篇。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陌上雪销初,才得江梅信。翦彩盘金院落香,便觉烧灯近。
乐事眼前多,春酒今年胜。香趁迎梅接柳时,满引金杯饮。
修竹长松十里阴,任敦烧药洞门深。
独闚金版惊人语,能到青霞出世心。
鸡犬亦随云外去,蓬瀛何必海中寻。
丹楼碧阁唐朝寺,钟呗香花满旧林。

画堂帘捲兽香浓。花上雪玲珑。平地十洲三岛,蟠桃已试春红。

清朝旧德,仙姿难老,主眷方隆。烂醉笙歌丛里,年年先占春风。

小立船仓揭起篷,晚来帆福饱西风。
望他鸿雁一双去,过了峰峦千万重。
深谢高科客,名毡寄惠重。静思生朔漠,和雪长蒙茸。
折坐资禅悦,铺眠减病容。他年从破碎,担去卧孤峰。

柁楼吴越壮游年,遗佚编诗历下前。惟有高祠照寒水,文章千古寄云烟。

天宝之乱唐巳亡,中兴幸有汾阳王。孤军疋马跨河北,手扶红日照万方。

凌烟功臣世争羡,李侯先识英雄面。沉香亭北对蛾眉,眼中巳见渔阳乱。

故令边将储虎臣,为君谈笑靖胡尘。朝廷策勋当第一,圭组不敢縻天人。

西游夜郎探月窟,南浮万里穷楚越。云山胜地有匡庐,银河挂空洒飞雪。

醉中信马踏清秋,白眼望天天为愁。金闺老奴污吾足,更欲坐濯清溪流。

英风逸气掀宇宙,千载人间宁复有。梦魂飞度南斗傍,笑酹庐山一卮酒。

云松可巢今在无,九江落照连苍梧。欲从李侯叫虞舜,尽倾江水洗寰区。

曾凭水栅誓长江,报国全躯事不双。
力屈已嗟关羽死,势孤犹笑李陵降。
宿坟古剑龙腥匣,坏壁灵旗兽缠扛。
神理高高人意近,楮钱祈福暗尘窗。
昔日嘉山第一程。今朝臣海载清清。重泛瑶池真得得,盈盈。昂头堪认自家声。玉浪银波别景致,琼涛朱溜作高名。涌出白莲花一朵,呈呈。

每年秋涨赖横堤,水纵漫堤害尚微。近为鹿城偷堰破,放交流潦到柴扉。

落日不得意,飘然一出门。溪光秋水净,山色暮云昏。

叩户月初上,挑灯细论文。遗书溯两世,手泽祖犹存。

长淮绿如苔,飞下桐柏山。黄河忽西来,乱泻长淮间。

冯夷鼓狂浪,峥嵘雪崖堕。惊起无支长,腥涎沃铁锁。

两雄斗不死,大声吼乾坤。震撼山岳骨,磨荡日月魂。

黄河无停时,淮亦流不息。东风吹海波,万里涌秋色。

秋色不可扫,青烟映芦花。白鸟亦四五,长鸣下汀沙。

黄灵奠四渎,各剖盘古髓。千载今合流,神理胡乃尔。

渔翁一鬓霜,扁舟依古树。隔浦欲扣之,翩然淩波去。

岷峨雪尽生春水。江阔盘蛟喜。兰桡晓发大江东。回望银宫金阙五云中。来时秋渚蒹葭老。归日春花早。客身千里似征鸿。恰恰秋来春去总相

人生百年间,往往如过客。吾生未六十,须发早已白。

自持岁寒心,谬比松与柏。卫生乏良药,疾病日侵迫。

天运苟未穷,流年岂终厄。依然冰雪姿,苍苍见颜色。

青芜平野四围山,山郭依依紫翠间。村远路长人去少,一竿斜日酒旗閒。

皇帝巡行极海东,登封篆刻待斯翁。蜡宾一老喟然叹,混一迁流便大同。

广文官舍如山家,昼静但闻蜂喧衙。海棠开过鹿韭花,香凝宿露光朝霞。

护风不用苏幕遮,支以荻帘竹丫叉。我来花正一丛坼,深红色映绛帐纱。

看花授与种花诀,栽培谓必先根芽。酝酿当令气深厚,扶持莫任枝欹斜。

开虽迟暮后众卉,品自稳重殊凡葩。还须得意无矜夸,我闻师言为咨嗟。

君不见名园别墅繁春华,往来游赏皆高车。几家富贵得长守,易衰往往由豪奢。

争如此地尘无哗,来看只许谭与芭。清谈久坐有余味,一杯共啜谷雨茶。

言行相应宜此地,空谈大隐也无端。
升沈岐路非他得,生熟根机且自看。
瞋火微烟还渐息,贪泉余润亦消乾。
平生正直须甘取,虚纪门中莫自瞒。
子胡讥神仙,仙人轻薄俗。
轩冕既非荣,刀锯况多辱。
惟能小万物,是以超五欲。
栖琼得轻安,镂玉记华馥。
一咏太始音,灵芝悟前夙。
小谪未可遗,裁书系鹤足。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