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斗帐高眠

宋代·佚名

斗帐高眠,寒窗静、潇潇雨意。南楼近,更移三鼓,漏传一水。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

无似有,游丝细;聚复散,真珠碎。天应分付与,别离滋味。破我一床蝴蝶梦,输他双枕鸳鸯睡。向此际、别有好思量,人千里。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安卧斗帐中,寒夜寂静,不料一阵萧疏带凉的雨意,进了窗户,从梦中惊醒。住处地近城南,此刻听得城楼上更鼓敲了三响,已是三更天了。室内夜漏滴答、滴答,有节奏地连成一支水滴之声。窗外雨点潇潇阵阵,从杨柳叶尖上滴响,在芭樵叶片上溅响,奏成一场雨滴的交响乐。无情的雨滴,一个劲儿地滴,也不管要滴穿这一双愁人的耳,要滴破这一颗思乡的心。

雨丝真细,若有若无,飘飞在空中,如缕缕游丝。雨丝有时也加大而形成雨点,洒在植物叶上汇聚起来,又如颗颗真珠。叶子承受不了而珠落,滴答一响,碎了。雨珠的聚而复散,与人生的悲欢离合,是多么相似呵!刚才一晌好梦,就让雨声绘打破了。梦一醒,不由人不羡慕那些雨夜双栖的伉俪。此时此刻,让我的精神飞过无边的雨丝,与千里之外的人相会吧!

注释

满江红: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三字四句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

斗帐:小帐子,形状像倒置的斗,所以叫斗帐。

三鼓:三更。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雨词,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词把雨滴声贯穿全篇。作者敏锐地捕捉住这一听觉形象,并且别出心裁地联想出相似的人生感受。

  上片写雨滴声造境。一顶小帐,形如覆斗,词人安卧其中。夜,静悄悄地,本该睡一夜好觉。不料一阵萧疏带凉的雨意,进了窗户,醒了词人。住处地近城南,此刻听得城楼上更鼓敲了三响,已是三更天了。室内夜漏滴答、滴答,有节奏地连成一支水滴之声。

  窗外雨点潇潇阵阵,从杨柳叶尖上滴响,在芭樵叶片上溅响,奏成一场雨滴的交响乐。树有远近,叶有高低,故其声亦有远近高下。往远处普遍地听,是淅淅沥沥,连成一片;往近处仔细地听,则滴滴答答,点点分明。“不离”、“只在”是强调深夜雨声唯有植物叶上滴响之商,最为打动人心。这两句,紧紧衔接上面“漏传一水”,就把雨滴声和漏滴场连接起来,在睡意朦胧的词人听来,似乎就感到四面八方有无数的漏滴作响。失眠的人,情何以堪?无情的雨滴,一个劲儿地滴,也不管要滴穿这一双愁人的耳,要滴破这一颗思乡的心。滴,是全篇之眼。

  下片书写雨滴引起的更多联想感伤。雨丝真细,若有若无,飘飞在空中,如缕缕游丝。雨丝有时也加大而形成雨点,洒在植物叶上汇聚起来,又如颗颗真珠。叶子承受不了而珠落,滴答一响,碎了。词人说,雨珠的聚而复散,与人生的悲欢离合,是多么相似呵!真该是天意吧,让我从雨滴来咀嚼离别的滋味。再说那雨丝吧,若有若无,又与梦思的飘忽断续多么相似。可不是吗?刚才一晌好梦,就让雨声绘打破了。梦一醒,不由人不羡慕那些雨夜双栖的伉俪。梦,做不成了。

  可是,在这潇潇夜雨中好好想念一番,不也是很美的吗?词人说,让我的精神飞过无边的雨丝,与千里之外的人相会吧!无可奈何语,也是痴情语。这样结笔,仍与全篇妙合无迹。

  巧妙地沟通各种联想,是这首词的特色。通过雨滴声,联想到雨滴柳叶、雨打芭蕉的情景。进一步联想到雨点聚成水珠又滴落溅碎的细节。这些,表现的都是从听觉形象化出视觉形象的通感。更为出色的是奇特的相似联想,他把自然现象与生活现象联想起来。漏声、雨声是相似联想;从雨丝的若有若无联想到梦思的飘忽断续,从水珠的聚散想到人生的离合,是更为巧妙的相似联想。试取温庭筠的《更漏子》一词下阕比较,在温词中雨滴只是撩起“不道离情正苦”;而在这首词中,雨珠更象征人生,就别具清新韵味。

  猜你喜欢

□□□□□□□,□□□□□□□。□□□□□□室,殿耆英社独灵光。

锦袍争看前供奉,白发谁怜老遂良。丛稿如山千载后,尚堪拈出补诗亡。

家近吴王古战城,海风终日打墙声。
今朝乡思浑堆积,琴上闻师大蟹行。
自叹未沾黄纸诏,那堪远送赤墀人。老为侨客偏相恋,
素是诗家倍益亲。妻儿共载无羁思,鸳鹭同行不负身。
凭尔将书通令弟,唯论华发愧头巾。

行年七十化,聩景亦乘时。日近尤为祟,雷轰尚弗知。

顾多居士病,赖有宁馨儿。若得都无听,唯哦见赠诗。

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绿萋萎,金铺闲掩绣帘低。
紫燕一双娇语碎,翠屏十二晚峰齐,梦魂消散醉空闺。

况自宦情薄,未忘嫠纬忧。圣知非我责,若要尽心酬。

牛陇松萝月,鸥汀水竹秋。丁宁与将护,待我赋归休。

犊车辘轣满长街,火树银花对对排。无数红裙乱招手,游人拾得凤凰鞋。

李郭风骚匹,登楼独怅然。黄花秋满地,白雁夕横天。

玉阙云霄外,金门日月边。疏狂燕赵客,早晚赋甘泉。

霄汉人瞻五凤来,东堂今始为公开。丝纶烜赫先同拜,簪绂从容此共陪。

岂乐任倾千日酝,光仪如接九英梅。斯文盛会元非偶,一醉何妨踏月回。

旅情秋又暮,长路更旌旗。王气平三极,兵尘黯四夷。

拙惭名已晚,病恐志将衰。许国微躯在,崎危善自持。

青天青如石,星辰何磊落。适见北斗高,忽复滞郊郭。

感此流电惊,行迈孰为乐。况值杪秋令,清商动凉幕。

芳燕候朋亲,驱车背河朔。登高望四野,下田毕新穫。

于时不同赏,惆怅睇云岳。古人有云然,末契重交托。

托契自有初,相晞在结发。请持交龙镜,比似空际月。

昔月三五盈,今夜三五缺。月盈自有时,徯君采薇蕨。

采薇陟崇冈,空筐不易满。季女怀朝饥,日下光纂纂。

岂无机杼思,十旬义一浣。含悽就经纬,意长丝绪短。

路逢相识亲,要入鲛人馆。泣下仍成珠,更苦哀歌缓。

缓歌浮云停,急歌流水促。水流亦有宗,云散复成族。

踽踽行路子,离居振群肃。会合宁无期,载感时运速。

晨风怀菀林,玄鸟辞华屋。明发念飞蓬,秋声浙江曲。

浙河名山水,在昔最馀杭。浩浩负海区,地绝川无梁。

执玉夸禹会,带甲宣吴疆。慨彼仁义都,风俗殊兴亡。

末代缀繁会,周衢沸丝簧。闻之虚庙閟,断雨生蛩螀。

幸及九域一,四民乐时康。游历须慎重,勿用多殒伤。

矧兹握新命,出布尧文章。虽当日月远,足昭云汉光。

凄其金气厉,嘉实方敛藏。杨柳卧枉浦,蒹葭委严霜。

物情各有归,我独不得将。仰视云中雁,肃肃俱南翔。

云雁鸣天中,回首顾齐州。沙屿重绵互,竟复少迟留。

欲知鸣雁心,黍稻非终谋。视彼群飞者,矢心良不犹。

不犹将谓何?岂复不如兹。明年择圣蹈,既往无复疑。

譬之騉蹄驹,昂藏养云姿。下乘岁百驾,逸足诚归谁。

伯乐偶并世,当受知者知。长鸣待俦侣,首路复安之。

所之在东南,断水列风峤。至人遗吏隐,出处惠兼妙。

干莫居匣中,千年逸神耀。一朝持入手,未言心相照。

照之千里外,如在咫尺间。明夜梦见君,怡怡越河关。

惜去不须臾,念来亦循环。古时岐路人,何用涕潸潸。

景岩草木断,虎豹啼空山。方冰先春水,野饭维清湾。

买觞斮鱼鲜,甫谢金銮班。此行竟遂媾,亦慰亲友颜。

天目扫烟岫,日夕飞禽还。山中桂树多,庶为故人攀。

攀花贻远道,洵美道中轭。若复无相忘,报之双白璧。

美人如芙蓉,隔浦无相识。旧交日已违,新交当日得。

各自有殷勤,初不在容色。俯水愧游鳞,仰空惭飞翼。

眷言执手地,岁暮霜霰迫。踟蹰复踟蹰,悽恻重悽恻。

棱棱剑叶翠尖长,生长云根野水傍。一点骚魂清万古,山灵未许閟幽香。

张侯好兄弟,韡韡棠棣芳。
筑室听风雨,书史堆满床。
床前竹千挺,竹外花两行。
举头见青山,秀色临我傍。
客来具鸡黍,亦复陈壶觞。
坐与尘土隔,淡然风味长。
我久倦行役,万里归故乡。
相过饭三日,笑语成清狂。
百年几别离,两鬓各已苍。
此会苦难复,此欢不可忘。
薝蔔花中燕子飞,旌旗小队到招提。
客车陆续毡重席,僧馔雍客藿间藜。
文奕已先元墅夺,诗坛渐压鲁山低。
归来醉步谁扶杖,月在牛栏西复西。

豆蔻梢头春欲妍,历山高下覆祥烟。祗今骐骥腾千里,当日麒麟下九天。

中渭早芬廷尉誉,集贤行峻曲江迁。貂蝉奕世真馀事,愿比灵椿赋大年。

景色随生指顾间,踏翻香雪弄潺潺。
奏编谁上三千牍,宝带争拖十二环。
有底穷愁惟甔石,无多远意但盆山。
何时万顷沧波去,乞我扁舟自在閒。
金门白日开,行人乱如蚁。
不得公卿怜,何由取青紫。
本乏入幕才,岂能令公喜。
但抚千秋弦,一奏磻溪水。

我来非偶尔,三度叩禅关。泉品中泠水,诗题北固山。

江声离接外,帆影有无间。留得坡仙带,山门镇日闲。

双龙剑,双飞几今古,乃是莫邪之夫、干将之妇。金铁未流时,大冶交龙虎。

铸得龙泉及太阿,光怪或分终复聚。自从丰泽斩秦妖,鸿门翼楚舞。

三侯歌其雄,四海加其武。大风飒飒日色黄,云气从之天下雨。

一朝奋鬣飞上天,万里扶摇竟何许。虹光夜夜斗牛间,丰城陆沈暂一还。

乃知变化终莫测,神物岂久留人寰。或云张公亡、大雷死,小雷佩之行江涘。

腰间宝鞘声铿然,两龙复合延平水。延平水,深复深。

在天逐雄飞,在海逐雌沉。四海大一统,五兵不敢侵。

镇国家、安边陲,神剑长为龙虎吟。

水凭地面高,峡束江身窄。上流滔滔波,下撼磊磊石。

水石两相斗,大声日漰湱。珠玑乱飘洒,羽箭相激射。

回飙卷飞雪,惊涛溅高壁。孤舟尔何物,乃与水角力。

百丈入云牵,䠥躠走山脊。千指胶一缆,疲极不遑息。

三老目始炬,心神注石隙。退尺进则寸,从午直到夕。

布帆幸无恙,举船犹墨色。东洋况逼近,闻险忘晡食。

篷窗暂假寐,坐失千峰碧。梦里闻风声,依然荡心魄。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