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

露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寥唳。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乍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露水寒冷烟气变凉,芦苇也不开花了。天边长途飞行的雁,声音凄清高远。银河光照下的秋天夜晚,灯光暗淡的西汉皇帝的离宫上空,一声雁鸣刚刚传,想起了在潇湘时的生活。水岸遥远,无人打扰,食物和水丰盛。俯望那无边的平坦田野,犹豫不定地想降落地上,但和以前一样,被风吹草动受惊而飞走了。

必须坚信万里之外的衡阳回雁峰是最好的栖息地,有谁愿意把我的书信送到遥远之地。不管远隔万里,但我相信鸿雁你经过艰苦飞行,总会把信送到。为了长生不老,仙人在月明的夜晚,以手掌擎盘承接天上的甘露。在石头城下,寒冷的江水里倒影摇动。想起在外丈夫的寒衣还未捣洗,心上人一挥动捣衣的木棒,就眼泪盈眶。

注释

①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清真集》入“越调”。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②蒹葭(jiān jiā)老:芦苇不开花了。

③征鸿:长途飞行的雁鸟。寥唳:声音凄清高远。

④长门:西汉皇帝离宫,位于陕西长安城南。灯悄:灯光暗淡。

⑤潇湘:潇水与湘水会合处,在今零陵县,现以此泛称湖南。

⑥岸遥:水岸很远。

⑦菰(gū)米:又名雕菰米,茎可作饭。

⑧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位于湘江中游。名胜古迹有回雁峰。它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最高峰。相传北雁南归,到此为止不再向南飞了。

⑨锦书:织锦上书写文字的书信,代指妇人思念他乡丈夫的信。遥寄:指雁遥远传带书信。

⑩斜行横阵,才疏又缀:雁斜飞成“人”字,横飞成“一”字,刚刚散开,又马上靠拢。斜行:指雁飞成斜体形。横阵:指排成一条线。

⑪仙掌月明:为了长生不老,仙人在月明的夜晚,以手掌擎盘承接天上的甘露。

⑫石头城:古代金陵的别称,即现在的南京市。

⑬拂:挥动。杵(chǔ):捣洗衣服的木捶。

赏析

  上片,咏秋夜南归飞雁,暗示苏轼自己得其所归的愉悦心情。开头两句写秋景,隐喻自己远征而清高回归。“露寒”、“烟冷”、“蒹葭老”、“征鸿”,为典型的深秋景物,极为苍劲。远在“天外”的“征鸿”唱着“寥唳”的歌回归了,心情自然舒畅。接着五句,写深秋夜雁的美好归宿。“银河”光照的“秋晚”,“灯悄”寂寥的“长门”上空,一声雁鸣刚刚传来,“应念”乐土“潇湘”。“岸遥”,写雁归宿地宽阔。“人静”,写雁归宿地无干扰。“水多菰米”,写雁归宿地食品充足。言外之意,是指苏轼艰苦穷困的日子总算结束了,现在和“雁”一样,有将返回朝廷的机遇。最后四句,写雁归路上遇到小小风波,隐喻苏轼改移汝州仍有余悸。然而,一望仪真那无边无际的原野,被迷住了,“徘徊欲下”。但又出现“风”浪,只好照旧地“惊”而起飞,到那“潇湘”的“回雁峰”去。

  下片,写鸿雁传书,寄寓妇女思念征人之情,反衬苏轼忠君的一番苦心。第一、二句写“衡阳万里”的“回雁峰”是乐山,应“须信”不疑。苏轼应诏回朝效命多年的心愿一直未改移。第二至五句,直写要托鸿雁帮忙,为苏轼“锦书遥寄”到金陵。不管“万里云外”多么遥远,但苏轼相信鸿雁经过“斜行横阵,才疏又缀”的跋涉,终将会把信送到的,词意富有人情味。第六、七、八句,用赞美石头城的词句,来交代家居的优美环境:在仙人承接甘露、“影摇寒水”的“石头城下”,有苏轼寄居的寒舍和妻妾。最后三句,近乎恳求,鸿雁哪,你见到了没有?苏轼那“佳人拂杵”,正在“念征衣未捣”,还“有盈盈泪”而为之伤心,此等思念,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全词,借景抒情。名为咏物,实是抒发苏轼心境、志趣、感叹,可以说是伦理道德的衍化物。以鸿雁自况,咏物喻志,是苏轼黄州词创作的一大特色。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八月中旬,苏轼陪同王益柔从金陵,经仪真,去南都。在去仪真的路上,即景动情,思念暂住金陵的妻子。反其意点化活用唐代诗人杜牧《早雁》诗意,而作该词。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灵质贯轩昊,遐年越商周。自然失远裔,安得怨寡俦。

我亦小国胤,易名惭见优。虽非放旷怀,雅奉逍遥游。

携手桂枝下,属词山之幽。风雨一以过,林麓飒然秋。

落日倚石壁,天寒登古丘。荒泉已无夕,败叶翳不流。

乱翠缺月隐,衰红清露愁。览物性未逸,反为情所囚。

异才偶绝境,佳藻穷冥搜。虚倾寂寞音,敢作杂佩酬。

凤辇幸秦久,周人徯帝情。若非君敏德,谁镇洛阳城。
前席命才彦,举朝推令名。纶言动北斗,职事守东京。
郑履下天去,蘧轮满路声。出关秋树直,对阙远山明。
肃肃保厘处,水流宫苑清。长安日西笑,朝夕衮衣迎。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
残烟犹傍绿杨村。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何日刀头水石间,婆娑犹得一官闲。
杖藜早晚寻幽处,望断秋空不见山。

渔舟一出桃源路,烟锁云埋迷旧处。那知九龙有仙村,漫山灼灼花无数。

人言却老是此花,只今已似刘晨家。微风披拂飞红雨,杲日照耀蒸红霞。

似闻花间新结宇,醉吟多是神仙侣。更求人面相映红,我欲叩门求雪黍。

三年独立已成僧,欲与何人说葛藤。
夜夜隔墙囚叫佛,三生因果伴孤灯。
当年驾鹤共骖鸾,对蹑丹梯上广寒。
绿鬓旋同依帅府,华颠今并列王官。
文才似我旋多子,契分于君有四般。
念旧不妨频枉驾,瓮头随意酌甘酸。

山气与湖光,四时足殊秀。我识轩中人,是为益三友。

窗前八哥鸟,学语太轻狂。何须以鹦鹉,自遣羽毛伤。

太行易驱仕路难为工,太行易驱仕路难为工。䛕佞丧志,罄折不衷。

自负者忌,自异者攻。智力相御,莫知所终。歌以言之,仕路难为工。

短发刁骚不受催,坐看浮世几飞灰。流年冉冉人空老,世事悠悠首重回。

天远望穷归去雁,池寒瘦损折残梅。等閒无计驱愁得,除向垆头酒一杯。

飘蓬客,天赐水云闲。自在行时无日月,相随到处有蓑蛮。

风雨亦开颜。

修炼事,地轴锁天关。出有入无三尺剑,长生不死一丸丹。

名列上仙班。

逆骈欲遗世,异服事缪悠。恭也差可观,未是真仙俦。

因服究其衷,有怀小竹楼。一时示萧散,千载瞻风流。

鄙人冒朱紫,因循成白头。衣锦不尚絅,褫带宜承羞。

归来作褐父,敝缊寒无忧。老仙独不弃,谓可同真游。

解衣远衣我,意重千金裘。高义固多感,浊骨难昆丘。

披之焚香坐,世虑忘嚣湫。神仙未能学,愿学王黄州。

刘郎去后綵云空,谁写深红间浅红。老我看花浑似雾,任他人面笑春风。

红桥几曲照湖明,十顷琉璃镜样平。香饵不施竿在手,悠然物我两忘情。

过雨西湄,草堂里、闲看新涨。病初起、尘襟顿遣,诗怀无恙。

波影如云当岸走,芦花似雪缘阶上。见携来、尺半鲤鱼肥,邻翁饷。

衰柳下,扁舟漾。夕阳外,渔歌唱。更举杯邀月,同倾花酿。

高兴漫裁金缕曲,狂游还觅青藤杖。但烟霞、深处作生涯,真无状。

绿琐窗纱明月透。正清梦、莺啼柳。碧井银瓶鸣玉甃。翔鸾妆样,粲花衫绣。分付春风手。
喜入秋波娇欲溜。脉脉青山两眉秀。玉枕春寒郎知否。归来留取,御香襟袖。同饮酴醿酒。

狗子佛性无,宝剑出规模。落在将军手,横按立当途。

爱无差等墨之徒,理一由来分则殊。
爱只是情仁是性,合於仁上着工夫。

皇明属休运,圣泽流无方。雨露所沾被,穹祇献嘉祥。

奎壁丽中天,昭昭焕文章。精华入厚土,变化珠玉藏。

桥门东南隅,畦蔬茂且昌。土酥生其间,希异不可常。

累累若联珠,皎皎如截肪。根悬素琼琚,叶秀青琳琅。

老圃事灌溉,内侍誇才良。得之不敢餐,金盘献明光。

喜气动天颜,荐祼心弗忘。神灵式昭格,时羞匪烝尝。

谓宜比瓜瓞,兆此百代康。金陵本形胜,沃野千里强。

峨峨素王宫,奕奕三鳣堂。菁莪育群英,蘋藻流世芳。

甘美萃天和,易充藜苋肠。岂无同颖禾,九穗归鲁邦。

岂无两岐麦,贻我来于皇。嘉蔬孰与俦,金芝产斋房。

人能咬菜根,愈久名愈香。草蔬本无情,一旦升庙廊。

吾道日光辉,圣寿天久长。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