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鸟

先秦·佚名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天命玄鸟降人间,简狄生契商祖先,住在殷地广又宽。当时天帝命成汤,征伐天下安四方。
昭告部落各首领,九州土地商占遍。商朝先王后继前,承受天命不怠慢,裔孙武丁最称贤。武丁确是好裔孙,成汤遗业能承担。
龙旗大车有十乘,贡献粮食常载满。国土疆域上千里,百姓居处得平安。
开拓疆域达四海,四夷小国来朝拜,车水马龙各争先。景山外围黄河绕,殷受天命人称善,百样福禄都占全。

注释

玄鸟:黑色燕子。传说有娀氏之女简狄吞燕卵而怀孕生契,契建商。
商:指商的始祖契。
宅:居住。芒芒:同“茫茫”,广大的样子。
古:从前。帝:天帝。武汤:即成汤,汤号曰武。
正(zhēng):同“征”。又,修正疆域。
方:遍,普。后:上古称君主,此指各部落的酋长首领(诸侯)。
奄:拥有。
九有:九州。传说禹划天下为九州。有,“域”的借字,疆域。
先后:指先君,先王。
命:天命。殆:通“怠”,懈怠。
武丁:即殷高宗,汤的后代。
武王:即武汤,成汤。胜:胜任。
旂(qí):古时一种旗帜,上画龙形,竿头系铜铃。
乘(shèng):四马一车为乘。
糦(xī):同“饎”,酒食。宾语前置,“大糦”作“承”的前置宾语。承,捧,进献。
邦畿(jī):封畿,疆界。
止:停留,居住。
肇域四海:始拥有四海之疆域。四海,《尔雅》以“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为“四海”。或释“肇”为“兆”,兆域,即疆域。开辟疆域以至于四海。
来假(gé):来朝。假,通“格”,到达。
祁祁:纷杂众多之貌。
景:景山,在今河南商丘,古称亳,为商之都城所在。景:广大。员:幅员。
咸宜:谓人们都认为适宜。
百禄:多福。
何(hè):通“荷”,承受,承担。

赏析

  这是殷商后代宋国祭祀其祖先武丁的乐歌。《毛诗序》云:“《玄鸟》,祀高宗也。”郑笺云:“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丁,中宗玄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合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郑玄的意思是《毛序》所说的“祀”是合祀,而他所讲到的“雊雉之异”,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是这么一回事:“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雊)。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 据今人的研究,商是以鸟为图腾的民族,“雊雉之异”的传说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不无相关。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则是关于商的起源的最珍贵的早期文献资料。传说中商的祖先契是其母有娀氏之女吞下燕卵之后生下的。《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上古典籍中对此传说有相当多的记载。《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凤鸟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诒,如何喜?”《吕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嗌嗌。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此外如《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尚书中候》,《史记·三代世表》褚少孙补引《诗含神雾》等纬书也记录了这同一传说。更有意思的是:传世的晚商青铜器《玄鸟妇壶》上有“玄鸟妇”三字合书的铭文,其含义表明作此壶者系以玄鸟为图腾的妇人。玄鸟是商部族的崇拜图腾,“天命玄鸟”的传说正是原始商部族的起源神话。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审视这一神话,可发现它作为一种原型,有其典型意义。有关鸟卵生子的传说长期流传于东北地区,如《论衡·吉验》:“北夷橐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对曰:‘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娠。”’《清太祖武皇帝实录》:“长白山,……有神鹊衔一朱果置佛古伦衣上,……其果入腹,既感而成孕。”高丽李奎极《李相国文集》中亦有鸟卵生子的传说,与《魏书·高句丽传》所记之事略同。而据傅斯年考证,商部族正是发迹于东北渤海地区。

  由此可见,所谓的“雊雉之异”是为了显示高宗武丁的中兴而造出的神话,它正基筑于商民族的玄鸟图腾信仰。商至盘庚而迁殷,发展兴旺,政局稳定。盘庚死后,传位二弟小辛,小辛不幸三年而亡,又传位三弟小乙,小乙即位十年而亡。其时殷道又衰,小乙之子武丁立,用傅说为相,伐鬼方、大彭、豕韦,修政立德,终使国家大治。诗云:“龙旂十乘,大糦是乘。”郑玄笺曰:“交龙为旗,高宗之孙子有武功,有王德于天下者,无所不胜服。乃有诸侯建龙旗者十乘,奉承黍稷而进之者,亦言得诸侯之欢心。十乘者,由二王后,八州之大国与?”中原部族建立联盟后,统以龙为标志,“龙以建旗”。商族在东北兴起后,南下黄河流域,进而控制诸夏。高宗武丁时,中原各部族以车载稻米进贡。诗云:“四海来假,来假祁祁”,则不但是中原诸夏部族,即使是氐、羌等四边民族也纷纷进贡朝见。武丁功业之隆,于此可见。

创作背景

  这是殷商后代宋国祭祀其祖先武丁的乐歌。

  猜你喜欢
君向岘山游圣境,我将何以记多才。
叮咛堕泪碑前过,写取斯文寄我来。
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绵联杞树周。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
隔谷闻溪声,寻溪度横岭。
清流涵白石,静见千峰影。
岩花无时歇,翠栢郁何整。
安能恋潺湲,俯仰弄云景。

黑窑秋夜,记临风痛饮,黯然言别。我去汴城君绣岭,一样前朝陵阙。

麦积山高,木皮岭滑,度陇何须怯。汉家节使,天边铙吹不绝。

且自掷帽狂呼,绕床大叫,卢采输谁喝。莫听渭桥呜咽水,残了秦时明月。

凿空张骞,缒兵邓艾,此事真人物。骊山山下,料应红树如血。

遗恨横苍翠。算年时、多情海日,见人憔悴。满目江山残金粉,叟也何尝能寐。

丘壑是、填胸块垒。叠嶂层峦空回合,甚兰根、欲著浑无地。

知渲染,费清泪。

静观无那东轩寄。俯茫茫、同昏八表,涛惊云诡。陵谷迁流十年梦,并作无声诗史。

聊付托、迂倪颠米。兜率海山堪盘礡,莫骖鸾、回首人间世。

墨黯淡,剡溪纸。

送美临南浦,回首新亭游。我自嗟系匏,君如远行辀。

蒋陵有高岫,大江日长流。鲤鱼何处来,南从白蘋洲。

故人尺素书,念我情绸缪。还复折疏麻,一寄航门秋。

嘉会难可期,五岭行悠悠。葭菼随风翻,摇落增离忧。

努力事修名,报子双吴钩。

性学丝毫未易通,醇疵何敢议轲雄。
文章事业须年少,朴钝情怀属老翁。
閒把笑谈穷物外,漫裒今古着胸中。
触来方寸有余地,喜到小斋缘素风。

羽盖霓旌满空簇。暗合朝元真数目。逍遥自在乐真欢,何须一派喧丝竹。

洞仙歌雅曲。佩环时响清韵玉。做奢华、琼浆玉醴,不让金杯绿。

宴罢高真重赐禄。从此灵明无盖覆。回嗟尘世谩贪饕,皆将根本成波漉。

不知昏性烛。盖因那边光景熟。怎超升、复投幽暗,刬地遭凌辱。

死别已经时,寝兴怀惨凄。感深召魂梦,恍惚无端倪。

伟然盛礼服,垂髫还佩觿。摩挲问旧疾,何处逢良医。

欣喜命俦侣,徘徊安枣梨。噌吰风外钟,胶角墙下鸡。

启目失处所,肝肠如刃?。

  写旧游,换新愁,玉箫寒酒醒江上楼。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隋堤犹翠柳,汉土自鸿沟。休!来往愧沙鸥。

步栏光欲通,曙鸟向西东。烛灭传馀气,帷香开晓风。

繁花无处尽,还销寒镜中。

吴门客中

九秋天,三吴地,江空寒早,天远书迟。地菊开,丹枫坠。流水行云无拘系,好光阴枉自驱驰。尘心自洗,清风绿绮,明月金杯。

湖上

浣花溪,方壶地,呼猿领鹤,问柳寻梅。行厨白玉盘,进酒者楼妓。惊起沙头鸳鸯睡,棹红云乘兴而回。冰壶影里,笙歌远近,水榭高低。

花园改道院

锦江滨,红尘外,王孙去后,仙子归来。寒梅不改香,舞榭今何在?富贵浮云流光快,得清闲便是蓬莱。门迎野客,茶香石鼎,鹤守茅斋。

暮春即事

被诗摩,将花探,春深渭北,绿满江南。残红鱼浪香,接叶莺巢暗。古往今来无心勘,习家池日日春酣。人生易感,青铜似月,白发盈簪。

汝水驱车马,扬鞭指翠屏。泉声冲石落,鹤唳隔烟听。

远树连云淡,微风拂草青。轩辕曾问道,留咏寄山灵。

一生吟兴僻,方见业精微。事若终难得,乡应不易归。
乱收西日叶,双掩北风扉。合国诸卿相,皆曾着布衣。
师生高掠二山名,千载谁云道义轻。
岳府柏林风雨夜,琅然犹带读书声。
驿路飘黄叶,关门薄紫荆。
上都瞻处近,北斗坐来平。
塞冷胡笳断,原荒野烧明。
终军虽老大,还欲请长缨。
晴红烟绿衬虚亭,公退因来得野情。
落日东风懒归去,擬将薄禄换溪声。
避喧宽结小茅庐,庭竹栽多引凤栖。
满地松钗风啸木,隔窗渔艇月涵溪。
归鸿目送云间失,贺燕巢成栋外低。
料想春残曾有梦,谢家芳草绿将齐。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
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