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㠯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乘龙兮辚辚,高驼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天宫大门大开,我乘驾起一团团连接的黑云。
命令旋风在前面开路,指使暴雨洗净空中的飞尘。
大司命你自天上盘旋降临,我则跨越空桑山与您相随同行。
纷扰扰的九州众生,为何其生死大权掌握在我的手中?
高高地飞呀缓缓地飞,乘着天地间的正气,驾驭着阴阳二气的变化。
我与您并驾齐驱,引导您到九冈山去。
云彩的衣裳长长地飘动,腰间的玉佩叮叮当当。
凭借着万物阴阳生成之理,谁也不知道我的作为职掌。
折下茎断丝连的疏麻白花,将它赠给离居者聊表思念。
老暮之年已渐渐地来到,不能再亲近反而更加疏远。
驾起龙来云车隆隆,高高地奔驰冲向天空。
我编结着桂树枝条远望,为什么越思念越忧心忡忡。
令人忧愁的思绪摆脱不清,但愿像今天这样不失礼敬。
人的寿命本来就各有短长,谁又能消除悲欢离合之恨?
注释
广开:大开。
天门:上帝所居紫微宫门。按,以下四节为扮大司命的神尸所唱。
纷:多。
吾:大司命自谓。
玄云:黑云。乘玄云即以玄云为车,犹云乘云车。
飘风:大旋风。
涷(dòng)雨:暴雨。
君:指大司命。祭祀女巫以少司命的口吻迎神娱神。
㠯(yǐ):同“以”。
空桑:山名。据《吕氏春秋》所载,有侁氏女得婴儿于空桑,即后来之伊尹。其地在赵代间。空桑同主管婴儿之少司命有关,故大司命这样说。
女(rǔ):汝。
纷总总:众多的样子,指九州之人。
寿:长寿。夭:早亡。
予:我。
清气:天空中的元气,也称作“精气”。
阴阳:阴阳二气,此处兼及阴阳变化而言。
吾:大司命自谓。君:指少司命。
齐:原作“斋”,朱熹《楚辞集注》作“齐”,今据改。齐速,严肃地快步走,也叫“趋”,为恭谨之貌。
导:引导。之:到。帝:天帝。
九坑(gāng):当即《左传·昭公十一年》说的冈山,楚人曾祭天于冈山。“坑”同“阬”,一本作“阮”,即古“冈”字。
灵:《北堂书钞》等所引作“云”,二字繁体同为雨字头,相近致误。云衣,以云霞为衣。
被被:衣长的样子。
陆离:长的样子。
壹阴兮壹阳:指万物生成之理。《周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正义:“天下万物,皆由阴阳。或生或成,本其所由之理,不可测量之谓神也。”
疏麻:升麻(王逸称为“神麻”,神升声近)。麻的秆茎折而皮连,有藕断丝连之意。按,此下三节为女巫以少司命口吻娱神所唱。
遗(wèi):赠。
离居:本来亲近而现在分离的人。
冉冉:渐渐地。
极:至。
寖(jìn):同“浸”,渐。
辚辚:车声。
驼(chí):同“驰”。
延伫:“伫”借为“眝”。延眝,远望。
羌:何为。
若今:像今天一样。
亏:亏损。
固:本来。
当:当然,本来的样子。
孰:谁。
为:作为,起作用。

赏析

  《九歌·大司命》是屈原的所做的祭大司命之神的歌舞辞,是组曲《九歌》中的一篇,是《九歌·少司命》的姊妹篇。大司命是先秦时代中国传说中的神,是掌管人的寿夭之神。其中大司命的主巫的唱辞,既有他的自述,也有他对少司命的唱辞。通过这些唱辞,描绘出了大司命威严、神秘、忠于职守、 督察人的善恶、握有生杀大权的形象。形神毕肖,准确的写出了大司命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或作者屈原对生与死、个人的生死命运与其善恶修为关系的认识及对大司命神的敬畏之情。折疏麻兮瑶华之后则是少司命的唱词,大司命与少司命的形象在篇中形成了富有意味的对照。主死 的大司命威严、神秘、令人敬畏;主生的少司命亲切、爱人、令人爱戴。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谏雨兮洒尘。”这是大司命的唱词,这两句是说,大开天门,我驾起滚滚的乌云,令旋风为我开路,令暴雨为我洒尘。这里写大司命的上场,从开天门的叙述里,我们可以推断他的天神地位,从以黑云为乘,令旋风为先驱和暴雨洒尘的清洁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权威,他的威严,他的冷酷和可怖。吉神降临往往有祥云为伴,有满堂的芳香,凶神的降临往往伴有黑云、狂风和暴雨。死对常人来讲是可怕的,而掌管人寿命的大司命在人心目中自然也是可怕的凶神。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这是迎神女巫的唱词。这两句是说你从天上盘旋而下,我则跨越空桑山与你相随通行。大司命是受了迎神女巫的礼祭从天而降的。而迎神女巫的追求则是出于对大司命的爱恋。先民的娱神的目的往往是通过男女情事来达到的,这一手段同样适用于人对大司命神的祭祀。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这是大司命的唱辞。谓纷扰扰的九州众生,为何其生死大权掌握在我的手中?面对迎神女巫的追求,大司命高傲地亮明自己的权威与身份,带有自我炫耀的成分一一这或许就是人神离别的根本原因。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这是迎神女巫的唱辞。谓高高地飞呀缓缓地飞,乘着天地间的正气,驾驭着阴阳二气的变化。我与您并驾齐驱,引导您到九冈山去。她顺承大司命自炫的心理,一方面赞项了神的功德无量,一方面表现了对神的虔诚恭谨。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这是大司命的唱辞。谓我穿的神衣随风轻轻飘舞,我佩戴的玉饰光怪陆离。我时隐时现、变化无常,我的所作所为,平凡人都莫知其详。这里仍是大司命夸耀其衣饰华美、神力非常的目炫之辞。至此,高高在上、冷酷无情、神秘莫测的大司命形象已塑造完成。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寝近兮愈疏。”这是迎神女巫的唱词。谓采摘美丽如玉的花朵,将把它送给即将离别远去的大司命。人已经渐渐地进入老境,若不多加亲近,就会变得更加疏远。它表现了迎神女巫对神的崇敬、依恋,也表现了因年纪既老而情意愈疏的悲伤,流露了冀幸延年的情绪。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中说:“神以巡览而至,知其不可久留,故自言折其麻华,将以备别后之遗。以其年已老,不及时与神相近,恐死期将及,而益以琉阔也。盖诉而寓祈之意。”可谓深得其中三昧。

  “乘龙兮磷磷,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这仍是迎神女巫的唱辞。谓大司命驾着滚滚的龙车离去,他高飞远举,直冲云天。我手持编好的桂枝久立凝望,越是想念他啊越是忧愁悲伤。上四句从抒清主体的角度,言因感于老境渐至却不能愈力睐近而有折疏麻以挽留之举,重点抒写了迎神女巫的复杂情感;而此四句则从另一角度,写大司命全然不顾迎神女巫的挽留,乘龙冲天而去,既表现了大司命的冷酷无情,又表现了迎神女巫的痴情与忧愁。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这仍是迎神女的唱辞。谓神已离去使人忧愁,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但愿自今而后事神之心不减。本来人的寿夭是有定数的,难道是由人神的离合可以改变的么?这是神去之后迎神女巫的自我宽解之辞:既然人的命运由天而定,又何必苦苦追求,又何必因与神的离合而徒增忧伤呢?从表面来看,作品以这样的口吻作结,显示了迎神女巫对生死寿夭的达观态度,展示了她既现实又乐观的性格。但仔细品味,其中却充满了追求不得的失落和惘怅,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无可奈何。

  作品以对话和独白的形式,成功地塑造了大司命和迎神女巫(追求者)的形象。在大司命与迎神女巫的对话中,重点突出了大司命冷酷无情、自命不凡、自鸣得意、高高在上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均自大司命口中说出,又带有明显的自炫性质。同时,在对话中还表现了迎神女巫对神的虔敬与崇拜,表现了互目寸神的热爱与追求。但二者的对话却有异乎寻常的特点:它不是承前启后的相互对答,而是大司命一方只顾炫耀自己的威灵和神秘,迎神女巫乘势表述自己对他的爱慕与追求,反映出地位尊卑的殊异。而这样的对话形式,更有利于对大司命性格的塑造。在迎神女巫的独白中,则主要突出了迎神女巫的痴情和惆怅,表现了她对命运的无可奈何。而这种种情感均以独白的方式说出,更加重了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乎引唐色彩,将一个“终被无情弃”的女子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哀怨动人。

  作品寄慨遥深,富有寄托。先民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既观照了草木的零落,也观照了自我的衰亡。他们将自己生死无常、寿夭不齐的抽象思考,塑造成为具体可感的大司命神的形象,并在迎神、送神的过程中寄托了自己长生不老的愿望。这就是民间《九歌·大司命》的原始意图。当诗人屈原利用这一形式抒发情感的时候,他则在人神离合的情节中,寄寓了自己君臣离合变化的情思和希冀,以及追求不得的失落与惆怅。而其中“老冉冉兮既极,不寝近兮愈疏”与《离骚》中的“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情感何其相似!“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与“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意味又复相同;“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与“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又同是遇合难成的牢骚与无奈。

创作背景

  《大司命》原为《九歌》的第五篇,调序后为第四篇,处于《云中君》之后而在《少司命》之前。《大司命》是对寿夭神的祭歌。祭祀时由男巫饰大司命,由女巫迎神,其唱词由大司命和迎神女巫穿插配合演唱,所用人称的含义随时变化,明显地表现出轮唱的特点。从歌辞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大司命高高在七、自命不凡或自鸣得意,而迎神女巫却对他表现出一厢情愿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追求不得的无可奈何。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天书远召沧浪客,几度临歧病未能。
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骑发金陵。
旧恨新愁无际。近水远山都是。西北有高楼,正为行藏独倚。留滞。留滞。家在吴头楚尾。
置亭隐城堞,事简迹易幽。公性崇俭素,雅才非广求。
傍檐竹雨清,拂案杉风秋。不移府中步,登兹如远游。
坐觉诗思高,俯知物役休。虚寂偶禅子,逍遥亲道流。
更闻临川作,下节安能酬。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烟波宿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春明梦醒,便洒然、归去非同秦赘。一幅轻帆,数声桨、预遣风姨回避。场上鱼龙,盘中窭薮,变灭聊相戏。生于忧患,古今大抵如是。
且去视膳堂边,凝妆楼侧,小拓灯龛地。书捧双筇,宵伏案、强似吹箫吴市。称体斑斓,等身图藉,佳日花前醉。古人寂寞,也应梦我千里。

州县徒劳人,著作非所务。道殊岂自强,气直已多迕。

屡招遂长往,归欤彼何暮。

东风恶。雪花乱舞穿帘幕。穿帘幕。寒侵绿绮,音断弦索。宫梅已破香红萼。梅妆想称伊梳掠。伊梳掠。十分全似,旧时京洛。

蜀山春动锦江流,水绿山青总是愁。愁绝不堪山上望,无人解与月宫游。

爰生浪饮日亡何,漫遣文章应制科。六十公孙犹牧豕,较来还少十年多。

暑威验伏始,月迟知望过。
无风能濯热,有句可蠲疴。
竟拙空频点,求工复屡哦。
思寻戴安道,宁待雪舟何。

府谷我先契,诸公吾辈流。悬知盍簪际,颇解忆人不。

蕙逐光风转,莺啼出谷幽。因声烦为我,传写寄荆州。

故人何定远,造物不虚生。
骨骼棱棱瘦,诗篇字字清。
世皆尊道义,我独见忠诚。
尊酒分携后,何时盖复倾。

井梧飘后愁堪赋,俄闻这番凄语。接砌花根,连阴树底,那不消人魂处。

高吟低诉。恰经断回文,指寒停杼。灯影清莹,夜深怪尔撩愁绪。

苔茵露浓过雨,似休还又杂,月下鸣杵。唧唧荒村,喓喓静馆,作出秋声无数。

何当递与,惹鹤步挨来,呆儿痴女。盆盒携归,逞馀音更苦。

淅淅风声止,凄凄雨气凉。愁工萦客思,梦故绕江乡。

书疏亲朋少,干戈岁月长。平城弭节地,可复见秋霜。

茸城北郭清明路,士女提壶拜坟墓。纸钱飞尽提酒乾,还向落花深处坐。

杨柳阴阴栝柏晴,尚书墓道满啼莺。牲碑滴露行人泪,石马嘶风故国情。

老人指点为余说,尚书百岁高清节。第宅张苍赐予隆,丘山郭泰呼号切。

宰木无端又百年,根株蟠亘叶相连。祠荒蜀相春应老,剑挂徐君树可怜。

子孙繁衍如嘉木,玉树琼枝代相续。剪伐谁忧召伯棠,青葱不改莱公竹。

蹉跎奕世有兰孙,二俊才名众所尊。贫贱那知公子贵,衰迟偏受少年恩。

配边万里哀笳急,木叶山头对相泣。苏武丁年鬓已非,钟繇丙舍嗟何及。

军纸抄家尽赐庄,墓田门帖更凄凉。十围老柳千寻柏,官吏商量到北邙。

匠石操斤仰而立,小者为薪大论值。昔日马下信陵坟,今日牵牛到家石。

鄂君飞鹢正抡才,南国楩楠岂在哉。轮囷生为华栋用,松楸死作济川才。

昨日三江秋水阔,木兰楫戒沙棠发。青雀舟中有白云,麒麟冢上无黄叶。

荒隧西风我重过,石人瞪目雨滂沱。君不见燕昭墓表千年木,既遇张华可奈何。

避世高人故隐居,瓜牛今日更无庐。石门夜话寻禅榻,一苇江天纵所如。

云湿烟封不可窥,画时唯有鬼神知。
几回逢著天台客,认得岩西最老枝。
十亩之间雀啾啾,止蒿集莱鸣相酬。
远川遥陌路孔修,原田茫茫禾黍稠。
秋来古树风飕嵒,夕阳惨淡沉西丘。
群飞群下不相求,衔穗食谷安无忧。
南有樛木在芳洲,雌雄迫暮共依投。
咄哉兹禽多诡谋,性行佻巧谁与俦。
穿屋作巢于高楼,食彼粢盛令人愁。
非罗非丸致无由,草窃奸宄将何尤。
吁嗟此鸟毋久留,愿汝化蛤湮东流。

残竹和烟冻未消,梦回池馆夜萧萧。却疑身倚乌篷立,重过江南旧板桥。

昨夜西风急,庭前损桂枝。伤心怜尔父,抱恨惜吾儿。

生死长年刖,音容没齿思。轮回真是否,犹望采还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