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四月十四日陪尚书公泽民游祥符寺分得煖字

芙蓉六六森如铲,乘舆登临寄疏散。绿沈灵湫老龙蛰,翠护祇园新竹短。

山乐鸣空石洞寒,金鸡舐鼎丹炉暖。藓瘢拂拭读残碑,一浴灵泉客尘浣。

(1304—1372)元明间徽州府祁门人,字德辅,一字仲裕。元泰定帝泰定二年举人。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教授于宣城、歙县间,四方学士执经门下者甚众,学者称环谷先生。明洪武初,聘修《元史》,辞归后,结庐石门山。有《春秋经传附录纂疏》、《程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通》、《礼经补逸》、《环谷集》。
  猜你喜欢
尺寸功名几短长,区区驰骛等空忙。
皮毛尽剥丹心在,世味风霜已饱尝。

拟问扁舟,归来趁、蓬莱寿席。还又向、月城迢递,岁寒为客。

多竹襟期居已就,一川图画□堪觅。想玉笙、霜鹤拥蹁跹,真仙伯。

身早退,头翻黑。心最懒,闲偏适。更新来膝下,始看袍色。

安石正多人望在,子公何用缄书力。但年年、把酒为梅花,寻消息。

秋风动梁溪,何日理归鞅。放逐正拘囚,寤寐劳梦想。

新诗聊慰今,旧事那追往。缅怀故山居,杞菊苗应长。

挂冠神武门,便欲学疏广。躬耕南亩云,实报无卤莽。

一点红尘惹人心,蘂珠殿上堕遗簪。
当时同降瑶台路,只是于今鼓鹤林。
梦到人间不知退,夜夜窗下调玉琴。
笑指神霄归未得,绛阙清都烟霭深。

卷落银潢天汉涯,坐观河伯势雄誇。游人不识支机石,拟向津梁问客槎。

十年五岭敝征袍,更向南中拥节旄。汉使旧传金马重,昆池行抚石鲸高。

歌闻槃木天垂尽,师渡泸江地不毛。六诏只今勤旰食,大夫莫赋北山劳。

归田不早计,岁月易云徂。但要追莲社,何须赐镜湖。

簿书欺俗吏,绳墨守愚儒。安得如嵇阮,相从兴不孤。

萧萧秋气升。凄凄万物衰。荣华尽零落。槁叶纵横飞。

蟾蜍食明月。虹蜺薄朝日。惊飙昼夜起。饥食野棘实。

机榻委尘埃。

鸳鸯于飞,载飞载吟。有郁浚薮,实惟桂林。芳条高茂,华繁垂阴。

爰翱爰翔,爰甜其南。有馥其芬,协我好音。

难得望春来,君住留难住。到得君归没杏花,却住愁春去。

春去肯重来,花落还开否。到得明年有杏花,住要听春雨。

杨柳塘东更向东,绿蒲红蓼各成丛。三家村口少人过,独木桥边有路通。

老屋短垣披薜荔,主人长日注鱼虫。客来仿佛桃源内,鸡黍为欢话古风。

如今便一似麻糊,也是人间大丈夫。
笔裹无时那解有,命有有处未应无。
百千万世传名节,二十三年非故居。
寄语长安朱紫客,尽心好上帝王书。

蜡屐行吟逸兴多,墨花飞洒遍山阿。道经写罢无他羡,翻笑羲之欲换鹅。

肉山六月火云蒸,渴想滹沱一片冰。回首家山林下寺,水帘深处定中僧。

翠柏产高冈,百卉无颜色。得一已足珍,双株况挺特。

物生固难量,才大天所啬,嗟此独郁葱,吹嘘岂人力。

大厦需栋梁,良工终见识。霜雪虽云苦,摧挫实培植。

保此后彫心,无为徒郁抑。

遇晴常听月,无月听偏难。海怒声疑近,溪喧势作寒。

閒枝惊鸟宿,野渚洽鱼欢。梦与诗争局,诗成梦亦残。

楼立梅峰最上头,日随元气与浮游。
道心快活云心似,飞去飞来得自由。
风雨连朝忽转晴,天还着意作清明。
簿书共了公家事,尊酒聊酬我辈情。
花却馀寒红尚瘦,柳融初日黛犹轻。
一年春事才如许,又作明朝祓禊行。

花屿书床明且净,朋从如云墨华映。沤情冲淡鹭情并,一曲琴心琴理正。

六法精研轻且清,佳章四壁助吟咏。玉箫金琯和时令,千万芙蕖绕门竞。

我避烽烟脱虎阱,濡毫点墨徒纵横。倾盖之交非所聘,敢望万间招与请。

昔别信空海,今来逐暖风。细微无物役,飘泊有人同。

正喜衔花语,仍劳葺垒工。遥怜楚江外,栖止尽林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