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啴骆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四匹雄壮的骏马向前飞奔,宽广的大路遥迢而又漫长。难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乡?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内心里禁不住暗暗悲伤。
四匹雄壮的骏马向前飞奔,黑鬃白马累得喘息腿发慌。难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乡?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没有闲暇安享静好时光。
漂亮鹁鸠从远处翩翩飞来,有时高空飞有时低处翱翔,最终栖落在茂密的柞树上。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顾不上把老父亲来奉养。
漂亮鹁鸠从远处翩翩飞来,有时自在飞有时收起翅膀,最终落在茂密的枸杞树上。但君王的差使还没有完成,我顾不上把老母亲来奉养。
我驾驭着四匹黑鬃的白马,风驰电掣般在大路上奔忙。难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乡?不得已苦心创作这首诗歌,寄托我对母亲深深的怀想。
四牡:指驾车的四匹雄马。
騑(fēi)騑:《广雅》:“騑騑,疲也。行不止,则必疲。”
周道:大路。倭(wēi)迟(yí):亦作“逶迤”,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
靡:无。盬(gǔ):止息。
嘽(tān)嘽:喘息的样子。骆:黑鬃的白马。
不遑(huáng):无暇。启处:指在家安居休息。启,小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跪着,臀部贴于足跟。
翩翩:飞行貌。鵻(zhuī):一种短尾的鸟,也叫鹁鸠、夫不。
集:落。苞:茂密。栩(xǔ):柞树。
将:奉养。
杞:灌木,即枸杞树。
骤:疾驰貌。骎(qīn)骎:形容马走得很快。
是用:是以,所以。
谂(shěn):想念。
此诗为行役诗,与《诗经》中其他同类题材诗一起,是后世行役诗的滥觞。
全诗五章,基本上都采用赋的手法。首章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王事靡盬”与“岂不怀归”一对矛盾中展现了人物“我心伤悲”的感情世界。以下各章内容都是对“伤悲”情绪的具体补充,全诗渗透着一种伤感色彩,这也是那个纷乱艰难时世氛围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影吧。“四马騑騑,周道倭迟”,马儿跑得快,跑得累,而道路又是那么曲折悠远,漫无尽头。风尘仆仆的小官吏知道马车跑得越快,离故乡和亲人就越远。他脑子里不是想那神圣的“王事”差使,他只在想一件事:“归”。却又用“岂不怀归”那样吞吐含蓄的反问句式来表达,表现了丰富细腻一言难尽的思想感情,非常耐人寻味。这“周道倭迟”,也正象征着漫长的人生旅途。多少人南辕北辙地行走在人生旅途中而有“怀归”之想,而“王事靡盬”无情地鞭笞着他们无奈地违心地前进着。除了陶渊明式人物能毅然“归去来兮”外,谁也免不了会有“心中伤悲”的阴影掠过。诗的抒情韵味相当悠长。
全诗有三章写到马,因为马是载客的主体。有二章写到鵻,是行途所见。路上所见必不少,单单拈出鵻,自有一番良苦用心。鵻又称夫不。《左传·昭公十七年》:“祝鸠氏,司徒也。”疏云:“祝鸠,夫不,孝,故为司徒。”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因云:“是知诗以鵻取兴者,正取其为孝鸟,故以兴使臣之不遑将父、不遑将母,为鵻之不若耳。”俞樾《群经平议·毛诗》:“夫不乃孝鸟,其载飞载下,或以恋其父母使然。”诗人见孝鸟而有感于自己不能在家“启处”(安居),更谈不上尽孝于父母,让孝鸟与客观上已成了不孝的人作对照,感喟良深。又鹁鸠非常逸豫闲暇,自由地飞上飞下,累了可以任意停歇,在柞树上行,在枸杞上也行,爱停哪里是哪里。而可怜的四马,虽然是精心选拣出来毛色划一的华贵的骆马,但不得不终日拼命地跑,累了也得跑,累得气喘吁吁也还得跑。王家公事有规定期限,不容半点差迟。在这里,鵻的闲又与马的累形成鲜明有趣的对照。而写马的苦和累,其正意是衬托出人的疲劳烦恼。可见,诗中写马,写鵻,都非泛笔,而有很深的匠心在。
从谋篇布局来看,首章“我心伤悲”是定调,二章“启处”是安居乐业尽孝的基础,三、四章写父、母,“父天母地”是古人的观念,次序不能移易。末章念母,是承四章而来,以母概父。全诗层次井然。末章结句“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篇末揭旨,道出不能尽孝的悲哀。手法与《小雅·四月》末两句“君子作歌,维以告哀”相同。
尽管这首诗是发泄牢骚,不满“王事靡盬”之作,但也可被曲解成忠孝不能两全而勉力尽忠王事之作,所以统治者用此诗来慰劳使臣的风尘劳顿。”《毛序》说此诗“劳使臣之来也”。所以《仪礼》中的燕礼、乡饮酒礼中也歌此诗。在笺释上,最典型的是毛传和郑笺。毛传云:“思归者,私恩也;靡盬者,公义也。”郑笺云:“无私恩,非孝子也;无公义,非忠臣也。”都将此诗的“怨”思化为“美”意,实有悖于原作的主旨。《诗经》中像这样被曲解的诗,数量还相当不少。
风度书帷月度窗,萧然相对倒秋缸。寒声屡报重城柝,孤影频摇客舍釭。
共惜离怀伤旧约,却联长句托新腔。潘郎远裔骚人一,蒙叟诸甥国士双。
久向文名知俊逸,更于交谊见淳庞。情如元酒真堪酌,音出黄钟不在撞。
总慰诗坛传檄定,自惊敌垒竖旗降。锦囊遗学宁惭贺,綵笔雄才岂亚江。
量隘五湖怜浩渺,口翻三峡讶琤淙。好殚儒术禆元化,圣主隆文理万邦。
鸣蛙属官私,庸儿固可笑。江山本谁争,但苦归不早。
物情閒始见,宛转为君好。区区乞鉴湖,多事怜贺老。
静思吴越中,民妇实可怜。每到春夏交,育吞胜力田。
采桑不辞劳,陌上破晓天。江北蚕独少,求茧尚艰难。
我取越蚕子,育之楼榭间。北郊多柔桑,买此不费钱。
越中旧仆妇,养蚕已多年。率彼怀其种,如蚁生蠉蠉。
每日亲视之,桑叶何攒攒。将成色明洁,分箔上簇山。
如雨食叶声,三起还三眠。吐丝皆成缕,作茧皆成圆。
缫丝可为帛,剥茧可为绵。我思淮南人,耕稼业已专。
何不教村妇,采桑满陌阡。民风既可厚,民力亦少宽。
为语儿女辈,物力当知艰。几树桑青青,千个茧团团。
贫女一月工,织成绮与纨。绮纨在尔身,忍令污且穿。
所以莱公妾,讽谏咏诗篇。
鸡鸣戒征鞍,残月犹在岭。很石出荦确,倦客畏驰骋。
徐行得佳境,欲过心犹耿。平沙埋马蹄,小雨不作泞。
回头看乱山,直若脱陷阱。少焉天宇阔,日出万峰顶。
空翠涧谷阴,峭茜竹柏影。平溪清见底,洁不容蛙黾。
草屋傍山田,百家共一井。人稀鸡犬静,径僻荒秽屏。
田家聚妻孥,操作趁朝冷。对此念乡闾,我心更孤迥。
兹行方未央,归辔何时整。输他田舍翁,饭熟呼不醒。
生小恃游宦,耗粟蠹天庾。家无一尺田,岂识农田苦。
赐牒领江郡,搴帷课晴雨。我来四月中,烈日龟坼土。
新秧寸黄萎,渴比婴失乳。天不绝吾民,解悬赐甘醹。
桔槔声渐和,钱镈效微睹。如何桀桀苗,生此??羽。
捕蝗如捕盗,连乡整櫜鼓。惟螟独阴贼,潜据心自腐。
剔之不可尽,祈佑神所主。盼到禾豆花,欢若珠玑吐。
一夕起阴霾,彼苍胡啴怒。忍令蔀屋丰,坐听山风蛊。
存者盖已仅,登场日可数。夏旱秋转阴,谷烂芽先弩。
哀哉一粒粟,受此百摧侮。长官料谷数,还曰十得五。
舟行见炊烟,嗟我民力普。瓯窭祝未央,鸠扈职何补。
三复《伐檀》篇,改空对农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