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阮籍清醒的时候少,陶渊明也是醉酒的多。

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还是乘着酒兴,赋诗作文,来自寻快乐吧!

注释

“阮籍”句:此用阮籍的典故。阮籍生活于三国时魏国末年,当时司马昭父子把持朝政,蓄谋篡位,为此,他们积极网络人才,不肯为其效劳者则被施以重罚,甚至下狱。阮籍违心接受了司马氏的官职,既不想为其效力,又不敢明目张胆地反抗,遂每日饮酒,醉醺醺、晕沉沉地糊涂度日。

“陶潜”句:此用陶渊明的典故。陶渊明是东晋末期人,有兼济天下的抱负,却只做了享有“五斗米”的小官。他不满于当时混乱不堪的局势,挂冠归隐,回乡后终日饮酒赋诗、耕田垦地,过着“携酒去,载诗归”的诗酒人生

百年:《列子·杨朱》:“百年,寿之大齐,得百年者千无一。”故借指人的一生。何足度:过得很快的意思。

赏析

  中国历史上,属魏晋人士好酒如命,竹林七贤的诗歌多有提到饮酒的事迹,陶渊明也是酒中常客,有《饮酒二十首》,可见当时人对酒的喜好。王绩的这首诗开篇就将阮籍和陶渊明点出,“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这两人一个“醒时少”,一个“醉日多”,极言其沉湎于饮酒的情状。王绩的多首诗中都曾大肆赞美阮籍和陶潜,他们一个是蔑视世俗的行者,一个是自由清高的隐士,其言行思想都是郁郁不得志的王绩的标杆。王绩醉后赋诗仍不忘前者,足见他对这二人的身世有感同身受、同病相怜之叹。

  “百年何足度”,诗人自问自答:“乘兴且长歌。”在王绩看来,饮酒以至大醉,既能帮人纾解现实的烦恼,又能催生文思,开启诗兴。虽然诗人流露出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的思想,但这与他济世安邦的初衷毕竟背道而驰,这是他仕途不遇后的无奈选择。虽然他作出了归隐山林的决定,“回归到了精神贵族的行列”,但还是难以完全摆脱失意的困扰。所以,诗酒“乘兴”中未必没有仕途“败兴”。

  此诗淳朴直率,措辞朴素,鲜作修饰,脱离了六朝习气,又摆脱了当时宫廷诗的“精英”氛围,真挚而疏放,大有魏晋高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题为“醉后”,是王绩酒意盎然后为抒发人生感慨而作。

王绩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猜你喜欢
桐庐归旧庐,垂老复樵渔。吾子虽言命,乡人懒读书。
烟舟撑晚浦,雨屐剪春蔬。异代名方振,哀吟莫废初。

潇潇栋宇自明昌,城郭人民半杳茫。帘捲太行秋气壮,窗摇汾水素波光。

目穷白鸟天边树,诗落青山云外庄。于此登临送君去,阑干留我倚斜阳。

平昔喜鳌举,未易自摧堕。
功名邂逅来,求则成大过。
壮年不艰苦,老即困寒饿。
消和理或然,要知非力可。
酌酒奉君寿,劝君慎勿辞。
只今举酒罢,已异行觞时。
波澜前后来,日月分寸推。
稚容不耐久,缟领无停缁。
独醒信劳人,兹事定何悲。
假令古无死,昼夜常倭迟。
正恐爽鸠乐,后人非所希。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小小珍禽似画眉。是相思。钗头偷立已多时。未曾知。

郎处不须红豆子。殷勤寄。双双取得系红丝。到天涯。

十里楼台绿映红,酒旗轻闪楝花风。桥边树树闻莺语,总付游人半醉中。

季秋甫强半,霜降才应律。顽阴十日间,陡觉寒惨慄。

填然忽惊雷,百虫破新蛰。雷声甫尔收,雪势陡然急。

霏微晓方晴,淅沥暮仍密。吾闻阴阳交,寒暑不相入。

如何冬夏令,并在秋之日。得非人事乖,无乃化工忒。

巫咸去已远,那辨凶与吉。

田家要雨随即雨,岂识潜珍在中止。霏微不绝自成霖,万古禾头不生耳。

白昼偶成芳草梦,起来幽兴有谁知。
风帘不动黄鹂语,坐见庭花日影移。

黄沙衰草羽毵毵,八月天山冷不堪。昨夜朔风吹过影,尽将秋色到天南。

今日忽不乐,绿酒徒盈樽。酌酒云解愁,愁生如有根。

安得二三子,促席相与言。尚思沧洲地,十月花更繁。

云随鹤盖合,雪避貂裘温。终筵复秉烛,歌吹高堂喧。

盈盈二八女,白苧鹤翎翻。月落犹未归,清夜宿西园。

到今题诗处,素壁龙蛇昏。荆扬忽云扰,海内俱星奔。

断肠临濠谪,回首颍上屯。昔如鹰脱韝,竟作驹在辕。

凄凉城南路,甲第今空存。潇湘窗下流,三神锁朱门。

江险隔秋梦,山寒啼夜魂。讵忘白璧赠,更恋绨袍恩。

索居怅无匹,落叶满孤村。

卧久疑妆脱,镜中私自看。薄黛销将尽,凝朱半有残。

垂钗绕落鬓,微汗染轻纨。同羞不相难,对笑更成欢。

妾心君自解,挂玉且留冠。

抛却渔竿沧海边,拂衣来看九重天。画阑九陌桥如月,绿影千门树似烟。

南国佳人王幼玉,中朝才子杜樊川。紫云楼上如渑酒,孤负东风二十年。

不识春风面,知从底处来。
红深桃靥破,绿静水帘开。
物外心常挂,人间事不谐。
从今江海去,无复世推排。
荆溪清晓。问昨夜南枝,几分春到。一点幽芳,不待陇头音耗。亭亭水边月下,胜人间、等闲花草。此际风流谁似,有孄窝诗老。向虚檐、淡然索笑。任雪压霜欺,精神越好。最喜庭除,下映紫兰娇小。孤山好寻旧约,况和羹、用功宜早。移傍玉阶深处,趁天香缭绕。
沙寒日薄水云愁,贼魏王吴一夜休。
自是英雄元不死,至今犹占大江流。

上之回,自回中。陇山晴,秋云空。上之回,自终南。罢期门,调云骖。

上之回,自岱宫。带三观,盘六龙。上之回,自汾河。泛楼船,横棹歌。

上之回,自灊岳。射赤蛟,导神雀。上之回,自大宛。驾龙驹,飞凤幰。

居九重,垂衣裳。一人端拱,千祀无疆。

鳌山临水一青螺,避寇曾传玉趾过。
牡蛎滩回春后雨,飞龙纛映夕阳多。
此时万乘唯航海,何日三军更渡河。
野寺仙题诗句在,侍臣谁赋式微歌。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