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檀台山上猎围屯,金镡基中锡仗存。岂是好生真帝德,故于围处见桑门。
早秋风日好,挟伴共寻幽。岁月抛尘外,烟云挂杖头。
闲情狎鱼鸟,残照淡林邱。坐卧不知晚,归欤还复留。
无赖春光三月新,马蹄不厌蹋芳尘。桃花有路寻渔父,春水无波赋丽人。
为掘药苗携仆至,少餐厨蕨恕僧贫。群鸡乱叫牛羊下,归路黄昏雨垫巾。
罗浮山下是朱明,一入朱明紫气生。羽景洞中开日月,玉笙吹送隔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