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紧扣题目,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有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可见“望”者一往情深;“望夫”而“夫不归”,是女子化石的原因。“夫”字叠用形成句中顶针格,意转声连,便觉节奏舒缓,音韵悠扬。次句重在“苦相思”三字,正是“化为石,不回头”(王建《望夫石》),表现出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 这大大突出了那痴恋的执着。“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理。因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和深切。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虚词的呼应,又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这首诗是深含寓意的。刘禹锡在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政治上备遭打击和迫害,长流边州,思念京国的心情一直很迫切。此诗即借咏望夫石寄托这种情怀,诗意并不在题中。同期诗作有《历阳书事七十韵》,其中“望夫人化石,梦帝日环营”两句,就是此诗最好的注脚。纯用比体,深于寄意,是此诗写作上第一个特点。
此诗用意虽深,语言却朴质无华。“望”字一篇之中凡三致意,诗意在用字重复的过程中步步深化。
这种反复咏叹突出主题的手法,形象地再现了诗人思归之情,含蓄地表达了他坚贞不渝的志行,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作峰头望故乡”,与此诗有相同的寄意。但柳诗“望故乡”用意显而诗境刻意造奇;此诗不直接写“ 望故乡”之意,却通过写石人“望夫”,巧妙地传达出来,用意深而具有单纯明快之美。陈师道因而称赞它“语虽拙而意工”。这是此诗写作上又一特点。
中原回首尽羌胡,王气金陵一丛孤。却向石城求故节,谁云江左有夷吾。
右军昔得清真趣,兰树留芳总贤裔。君侯振起自天朝,恩重椒房冠穹贵。
华轩正面松筠开,玉作檐楹金作台。松风堕雪响晴菌,筠雾迎春侵晓梅。
琴书插架牙签束,斜月阑干醉丝竹。珠履球缨满席珍,不嗔玉漏催醽醁。
五侯七贵雄当时,飞甍杰阁凌光辉。披露彤墀听鸣凤,簪星紫禁闻朝鸡。
辇毂新承临甲第,玳筵绮食繁歌吹。千金宝带五云裘,一朝颁宠传丹陛。
世德由来忠孝家,相传簪组俱才华。圣朝累代蕃宠锡,许史金张奚足誇。
丰姿温雅信奎壁,凤劵鸾章焕今昔。颇牧功成万户侯,愿尊圣主隆勋迹。
愧我山泽臞,清真惬幽适。山阴羽客未笼鹅,扫素何由写空碧。
尝谒高轩翠树丛,落花细雨回青骢。广庭潇洒尘不到,春色绕帘啼鸟风。
只今齿暮惭衰槁,刷羽高骞羡青昊。贵胄恒看奕叶繁,醉向鹅池卧芳草。
频年飘梗各天涯,夜月霜天不见家。庄上独题青凤竹,庭前空对紫荆花。
仰观鸿雁书何达,俯察烝尝事可嗟。春草池塘应有恨,聊将杯酒问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