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怨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柏梁台里是曾经的旧爱,昭阳殿里有新宠的美人
我恪守本分,拒绝登上香车与君王同行;我脉脉含泪,吟咏着凄凉的《团扇歌》。
载歌载舞的新人一旦得到恩宠,旧人昔日的诗书都变得卑贱。
往日的恩宠果真已完全断绝,失宠的旧人正如泼出去的水,再难重获欢心。
注释
长门:即长门宫,地址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北。《汉书.东方朔传》:窦太主献长门园,武帝更名为长门宫。武帝陈皇后失宠后,退居此宫。
柏(bǎi)梁台:汉代台名,《三轴黄图·台榭》:“柏梁台,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台,在长安城北门内,《三轴旧事》云,似香柏为粲也,帝尝置清其上,诏群臣和诗,能七言者,乃得上,”台高二十丈,太初元年(453年)毁坏,后世称七言诗为“柏梁体”。
昭阳殿:汉代殿名,汉成帝时造。
芳辇(niǎn):香车,指后妃们乘坐的人挽推车,这句引用了班婕妤辞辇的典故
团扇:即《团扇歌》,见班婕妤《怨歌行》。
夙昔:往日。
颓恩:恩情已绝之意。诚:果真。此句是说旧日的恩情果真是完全断绝了。
覆水:旧称被遗弃的妇女。难重荐:难以重荐枕席,此句是说被遗弃的妇女就象泼出去的水难聚那样难以重荐枕席。

赏析

  徐惠的《长门怨》是一首五言律诗,是为班婕妤这位贤妃秋风团扇的悲苦命运鸣不平的作品。作者细致入微的描述了班婕妤被成帝冷落遗弃后的心理状态,抒发了主人公被弃后无法言说的怨愤之情,这也是封建时代后宫女性对自身被动命运的无奈慨叹。

  绵密的典故和意象是徐惠诗作的特点之一。以此诗为例,首句中的“柏梁台”是指代汉武帝抛弃陈阿娇一事,表明女主人公已经落得陈阿娇一般的下场。“昭阳殿”则是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宫殿,这里指代新宠之人的居所。此句中“旧爱”和“新宠”的强烈对比,充满了哀怨。接下来的一句则巧用班婕妤辞辇的典故和她《怨歌行》里的团扇意象,写出了女主人公德行高洁却秋绢见弃的悲剧命运。徐惠身为妃嫔,深知当年汉成帝宠爱班氏,邀其同坐一辇之上,是何等地荣耀,而其以“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之言推辞和劝谏,又是何等贤明。正因如此,班婕妤最后“含情泣团扇”的结局,才更加令人扼腕叹息。

  题为《长门怨》的诗歌一般都是失宠后妃忧伤悲痛的心灵写照,但徐惠则不然。她诗中的女性,不同于以往被动望幸的嫔妃宫人,而是有思想,有感情,要求独立个性和平等人格的女性。她的《长门怨》充满了人的尊严,既“怨”也“怒”。她敢于用“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大胆的表达自己对皇帝的不满。而一旦失去感情,她有深深的绝望,“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一句,写得斩钉截铁,以一种“决绝”态度表达了自己的自尊和傲骨。

  徐惠的诗与她的思想是相合的,她看中的是感情。班婕妤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她自己心灵的写照?在她眼里,太宗不是至高无上的君王,更是和自己在感情上处于平等地位的丈夫。她在《长门怨》中表达的愤怒和幽怨,正是基于对感情的失望而产生的反抗情绪。虽然这种反抗意识还很模糊,并且她最终以“不医而卒”为唐太宗作了殉葬,但这种平等的观念和有意识的反抗,在以往的宫怨诗里是从没有过的,这昭示了宫廷题材诗作新变的方向。而徐惠不凡的才华,思想政治见解,对当时和以后的女性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格律上看,此诗的修辞手法对偶运用得尤其突出。如“旧爱”对“新宠”、“柏梁台”对“昭阳殿”、“守分”对“含情”、“芳辇”对“团扇”,“一朝”对“夙昔”,“歌舞荣”对“诗书贱”,“已矣”对“重荐”等,且全诗声韵和谐。这表明徐惠创作中偶对和律化意识的自觉,也体现了初唐宫廷诗的典型特征。

徐惠

徐惠(627年―650年),湖州长城人(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被封为婕妤,接着又升为充容。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药,求早死。又作七言诗和连珠以示其心愿。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仅二十四,被追封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猜你喜欢
所惜绝吟声,不悲君不荣。李端终薄宦,贾岛得高名。
旅葬新坟小,遗孤远俗轻。犹疑随计晚,昨夜草虫鸣。
自闻东蜀病,唯我独关情。若近长江死,想君胜在生。
瘴蒸丹旐湿,灯隔素帷清。冢树僧栽后,新蝉一两声。
功名有天命,美好无定姿。
云梦未足吞,聊可巢一枝。
同时金门士,文学多瑰奇。
幞被向淮海,酣放遽尔为。
车盖岂不荣,野马不受羁。

大麦成苞小麦深,秧田水满绿浮针。今年一饱全无虑,宽尽归舟去客心。

屈指中兴六七公,论才考德首南丰。笼人意气谈天口,转似区区隘乃翁。

日下飞声彻不毛,酒醒时得广离骚。先生鬓为吟诗白,
上相心因治国劳。千乘信回鱼榼重,九华秋迥凤巢高。
强酬小谢重阳句,沙恨无金尽日淘。

秋社年来事总非,自将弱羽托乌衣。看他华屋羞轻入,留得孤巢拟独归。

鹰隼猜深应远害,炎凉历尽早知几。当风莫笑身无力,未肯衔泥附热飞。

郭外同君去,清尊对水涯。寒潮鸣草径,积雪耀平沙。

小艇乘流急,人家逐岸斜。流连归路晚,高柳乱啼鸦。

九牧失贡金,司空不行水。蛟龙弄波涛,魑魅入城市。

吁嗟清谈者,万事谩不理。遂令千载人,稽首旌阳子。

空光皓虚明,水色绿以净。短柳烟未深,弱荷风不定。

华觞劝行数,绮席肴俎盛。故人礼意殊,衰暮怀感并。

临虚结亭构,旷景争献纳。□禽故时□,上下相命荅。

风定。风定。不动芰荷几柄。承来仙露珠明。泻上衣襟绝清。清绝。

清绝。小学鹭鸶独立。

江边回首见峥嵘,砥柱颓波气象狞。
三面好山俱觌面,一泓寒绿不闻声。
月从康节诗边吐,风向包羲易里生。
如此生涯天未老,更须著脚外间行。

十二楼头花正繁,朝回环佩五云间。

金鳞不动春塘满,天上仙人爱静閒。

君家仲连不帝秦,风高七国推奇人。后来鱼头老参政,立朝蹇谔称直臣。

君生自顾非录录,肝胆照人炯双目。读书养气四十年,鹤立鸡群迈流俗。

国家正逢全盛时,朋侪尊酒但论诗。惟君忧深且思远,抱膝长吟多叹咨。

前年烽火连京口,银山铁瓮无人守。半壁东南几劫灰,空城往往无鸡狗。

君为死者表忠贞,三公哀诔昭精诚。君为生者激义勇,功罪分明见者悚。

书生一言何重轻,谈言微中四海倾。补偏救弊元气足,鞭箠自足驱长鲸。

我昔逢君建康道,扪虱而谈见怀抱。我今访君黄河边,闻鸡起舞心如捣。

乾坤虽大意气孤,杞人之忧何其愚。我谓其愚不可及,终看轶足驰天衢。

厉诗但衍宝积经,前此作者推阮亭。此卷无诗但存画,淡描水墨非丹青。

纷拿变幻斗俶诡,精怪出没鞭雷霆。飙驰电掣兽奔驶,刀剑断折纷雨零。

钵底忽现小儿相,手足卷曲如拘囹。半空天乐下鸾驭,慈光普照留云軿。

我于此图悟禅指,画师寓意加丁宁。佛言贪嗔与痴爱,根尘净绝无畦町。

尔缘性嗜啖人子,饕餮餍饫污膻腥。是曰贪心杀机伏,轮回毂转不暂停。

尔缘幼子失所往,七日遍索穷幽冥。是曰痴心堕恶趣,如茧自缚迷难醒。

尔作狡狯聚丑类,搴旗挥刃铦发硎。是曰嗔心即苦海,无明焰炽通天庭。

尔因弱雏乞援救,涕洟哀吁怜伶仃。是曰爱心著魔障,爱未能割况汝形。

四者轇轕互薰染,流派那辨渭与泾。遂兴幺么蠢蠕动,蕃孳鷇勃生螟蛉。

钵耶非钵乃佛力,琉璃七宝圆光荧。相与非相难执著,鸠盘嫫母尹与邢。

神奸魑魅起妄念,爱魔未许逃天刑。慈悲智慧释尘缚,空空倒挈军持瓶。

离奇惝恍震心魄,花妖木客招群灵。人非人兮想非想,青磷佛火辉流萤。

李森朱璧不可作,谁与画手存模型。不徒罗家绘图拟,好续梵偈传镫铭。

船头酣睡人,热汗渍凉露。船腹包我身,蒙头结粗布。

山谷亦有言,寄梦日星处。胡令喜垢幽,空阔不得住。

有志睎野人,无志化纨绔。而况江湖间,风波没调护。

五年迎刃已如斯,谁谓时艰不可为。令是神仙聊作守,化成文俗且行师。

风清去李兼无鹤,地遍谣衢剩有碑。圣主悬知汤沐重,玺书劳问更何之。

古刹开峰顶,庭宽不觉巍。江流回练曲,野稻露青肥。

近海风偏响,深秋雨渐微。午钟僧饭熟,寒色欲侵衣。

常从天外望归鸿,缥缈云山路忽通。殷浩答函无一字,淳于致鹄只空笼。

岂嫌萝薜长贫贱,但恐风尘共始终。莫向少君问偕隐,白杨荒陇起悲风。

半曲生群盗,穷年见乱离。
出门偏念母,挟策欲干谁。
雪重人踪绝,山寒火气低。
平时来往地,满目尽忧疑。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

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

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

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

阊阖晴开詄荡荡,曲江翠幕排银牓。

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

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

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