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采芳人杳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采集花草的姑娘巳经无踪无影,我也顿时失去游山玩水的心情。流落异乡总是以写诗诉说愁苦,那有心思细细欣赏春天的光景。
去年的燕子已飞向辽远的南方,今年的燕子该落在总家的梁栋?暮春三月不要听那夜间的风雨,雨声不催花开,但见遍地落红。
注释
采芳人:指游春采花的女子。杳(yǎo):没有踪迹。顿觉:顿时觉得。游情:游玩的心情。
草草:草率。
燕子:词人自喻。
天涯:形容很远的地方。
总家:何处。

赏析

  张炎词以“悲秋”见长,离愁别绪,万感情怀皆可由秋景而发。如《清平乐》(候蛩凄断)即是一首“悲秋”名作。然而他的“伤春”之作也别具一格。一“秋”一“春”,景物不同,然其抒发的情怀却是同出一源,——即伤亡国之情,感破家之痛。此词即是其“伤春”的一篇佳作。

  “采芳人杳”两句,前句写春光明媚,芳红草绿,本是赏花采绿之时,然而此时却人迹杳了,昔日美景歌舞生平,人头攒动的景象一扫而空。后句由前句而发出“顿觉游情少”之感。张炎写词,写景常借故国家乡西湖之景之笔。西湖美景美不胜收,举世闻名,然而在作者眼里,由于元兵的践踏,西湖盛景已成过往云烟,人迹杳杳,游情惨淡。作者在此留下一个伏笔,不说元兵南掠,而言人杳,其中所含隐情,不言自明,非不想说,而不能说,也不必说也。承接上两句,“客里看春”两句,似乎是写后悔错过春时,未能饱览一年一度的大好春光。其实一句“客里看春”,客居异地,浪迹天涯,终年如无根之萍,因此看景只会“草草”,“被诗愁分了”,怎么会游兴满怀呢?

  “去年燕子”两句,借写燕子把上文欲说而未忍多说的话,又进一步做了一点吐露。前后联系在一起,才能更深入体会词人的处境。张炎身世前文已知,其国破家亡却经常或被政治逼迫北上大都,或因生活所迫,居无家所,家无常址,如同飞燕一样羁泊无定,浪荡天涯。“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总家?”短短两句话,道出作者说不出痛苦情思,其情切切,其感深深。最后两句“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夜雨”指使“流水落花春去也”(南唐李后主《浪淘沙》)的夜雨,不是早春细雨,而是暮春急雨。“催花”不是催促花开而是“摧花折叶”的摧残花草。此时雨却不是催花的媒剂,而是葬送春花的急雨。一“雨”双关,透出家国身世之痛。

  此词最突出的就是对比、比兴。物是人非的强烈对比渗透其中,借“燕子”比喻自己飘荡无依,借“夜雨”比喻摧花折绿的残暴的元兵。写作之中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层层深入,又层层翻新。有人评价说:“羁泊之怀,托诸燕子;易代之悲,托诸夜雨,深人无浅语也。”

鉴赏

  这是一首语句清丽的小词,其写法是建筑在“今昔对比”的基础上的。

  上阕中,“草草”两个字,把张炎当时的情绪劳落展示得淋漓尽致,如同饿了几天的人面对别人施舍发了霉的馊饭,吃上两口就会作呕,翻肠搅肚,难以下咽了,此时此刻唯一能够聊解烦郁的,大概只有文人手里那支一文不值却能宣泄愁肠的笔了。往日临安(杭州)的春天,本是游乐者赏花踏青的季节。尤其是那西湖胜景,更是“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静“(周密《武林旧事》)。但经过元兵劫掠以后,却是景况凄凉,今不如昔了。“采芳人杳”四字,平平之中包含着很多内容。词人孤寂游春,思今念昔。“顿觉游情少“,“顿”字表现心中受到触动,翻然产生与游春不相协调的情绪,因而游兴大减,几乎是扫兴。他本是该城住户主人,眼下却只是匆匆过客。既已到来,便草草浏览一过,赏春之情露”总被诗愁分了“,也即巨大哀愁,要用诗词来表达的意思。可想而知,词人要表达的已非对春色的讴歌,而是个人家国沦落的感慨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总家?“燕子是春天的吉祥物。词人在草草游春中,也许目睹燕子飞过,也许忆起燕子前事,于是借以比兴,以燕子比喻自已:去年飘泊远距家园的外地(用”天涯“指代)如今回到京城,却满目萧然,不知归于何处?显然,眼下游春之处不是自己久留之地,甚至不可在此逗留过夜,因为三月夜雨不堪入耳,它已成了摧落春花的酷手,而不是“润物细无声”、催开舂花的使者。听着三月夜雨,将更令人无限伤心。“三月休听夜雨”给人以妥贴、蕴藉、自然、典雅的感受。

创作背景

  公元1276年,元兵占领临安之后,世居临安的张炎的家园被抄没,亲人被掳杀,他成了逃亡在外的宋臣。多年以后,他的家祸在人们心中已经淡忘,他回到了临安。时值春天,他目睹境况萧条,自已也已无家可归,而成了旧日都城的过客,子是万千感慨,聚于笔端,吟成此住。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猜你喜欢
满窗疏韵伴吟声,别夜犹怜枕簟清。
见说解梁难种植,此君相别若为情。

一病成疏隔,琴堂入见时。形癯已非昔,客至尚谈诗。

手墨松烟湿,声歌薤露悲。春风谁管领,梅月重相思。

起坐忆所梦,默溯犹历历。初谈自有形,继论人无极。

无极生往来,往来万化出。万化无停机,往来何时息。

来者胡为信,往者胡为屈?微哉屈信间,子午当其窟。

非子尽精微,此理谁与测?何当衡庐间,相携玩义《易》。

柞宫凭几画成王,泪落铜仙月似霜。
王母不来方朔死,茂陵松柏自斜阳。

回廊曲榭称春游,绿酒红花白玉瓯。借取游丝系西日,晚风吾上海棠楼。

灵烟漠。红光紫雾成楼阁。成楼阁。鸾飞凤舞,往来琼廓。神仙队仗迎丹药。虚无造化龙生恶。龙生恶。蓬莱三岛,横铺碧落。
客游数改期,不为桃花堤。
离衾淹画雨,梦驾怯春泥。
芳草远犹绿,柔条近更迷。
妾心宁自苦,愁杀乱莺啼。

古木藏精舍,春风日闭关。飞花自容与,乳燕任游閒。

禅影清池上,经声绿竹间。何须携锡远,自有赤城山。

青门谁识种瓜心,道义行藏酌量深。我爱蔓延香不断,及期应许报泥金。

柳外旗亭傍水隈,花前留客倒金杯。青云暗抱日华转,碧草暖随春色回。

远道自怜衰力尽,好怀常向故人开。轻衫短策东风里,白首蹉跎望隗台。

寒生玉壶,香烬金炉,晚来庭院景消疏,闲愁万缕。胡蝶归梦迷溪路,子规叫月啼芳树,玉人垂泪滴珍珠,似梨花暮雨。

石径崎岖里,春阴晻霭中。莺啼千树雨,驴背一蓑风。

野渚流添碧,村楼雾隐红。孤山全入画,云水正濛濛。

事向生前了,名逾死后新。
溪山三尺冢,诗酒四时春。
急义先乡社,忧民问缙绅。
蜃江才一苇,恨阻送车尘。

形胜当天险,龙争识故关。鸟飞筹笔驿,云护定军山。

世降英雄奋,时清锁钥闲。一声啼谢豹,惨尽旅人颜。

百花潭上,但荒烟秋草。犹想君家屋乌好。记当年,远道华发归来,妻子冷,短褐天吴颠倒。卜居少尘事,留得囊钱,买酒寻花被春恼。造物亦何心,枉了贤才,长羁旅、浪生虚老。却不解消磨尽诗名,百代下,令

郎如江上船,乘流不回顾。妾心江上水,婉转随船去。

丈人古君子,清德肖冰玉。
仕宦三十载,一饱犹仰禄。
驱车向金阙,此行何太速。
家山岂不恋,陶令瓶无粟。

小屏中,觉布被,微凉淅淅。纸窗未启,早见晴光窥隙。

却原来、西风一夜吹空碧。花草悦新秋,总净叶柔枝欢适。

切切吟虫,吟而清而不激。有感慨之人,无语当阶立。

深惜。盈阶秋意,染绛匀黄,供人鉴赏,博个少年相识。

谁知道,已把壮时虚掷。如今老大,才和秋海棠,一般装饰。

只有霜深,那时枫叶,知他踪迹。多少闲愁,除酒难消得。

抱膝东皋下,春风又草庐。
海仙将可见,溪友未宜疏。
楷著祈年疏,闲笺种树书。
西山頮烟雨,容易长嘉蔬。

赤县官曹拥才杰,软裘快马当冰雪。

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

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

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