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况为许衡州赋

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塾师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半缺的柴门敲了半天没有人开门,石棱和砖缝上长满了青苔。
地处偏僻,道路上积满了水,下雨天天气寒冷,诗情柔瘦好似梅花。
没有钱买来茶叶,只能用菊花代替,无处筹借学费只能叫孩子回来。
私塾的师傅也是多有情思,送来了一些有点破旧的经书。
注释
苍苔:青色苔藓。
山茗:山中产的茶叶。
学钱:学费。
塾师:指郑燮自己。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猜你喜欢
剜苔得古鉴,湛湛清不浑。
大哉壶中天,勿与俗子言。
谁能时汲井,注兹老瓦盆。
欲观从容鯈,无羡横海鲲。
夜雨空馆静,幽人起裴回。长安醉眠客,岂知新雁来。
独鹤唳江月,孤帆凌楚云。秋风冷萧瑟,芦荻花纷纷。
忽思湘川老,欲访云中君。骐驎息悲鸣,愁见豺虎群。

初日澄前陂,馀阴澹岩曲。清流杳终古,宛此媚幽独。

烟消净衰草,风来振疏木。移舟度云影,停桡玩空渌。

理味后人踪,兴与前游属。托世楚云里,孤怀亮自足。

南郭同游上巳天。小桥流水碧湾环。海棠婀娜低红袖,杨柳轻盈荡绿烟。

花艳艳,柳翩翩。断魂花柳又春残。夕阳影里双飞蝶,相逐东风下菜田。

山岚变浓云,地气泄冬热。
急雨春风颠,十日声不绝。
舍中流水入,墙外古沟咽。
块然檐下雀,状若木鸡拙。
我亦类禅定,痴坐万虑歇。
厨兵忽相报,谓已糁藜蕨。
随缘就一饱,再看柏香爇。
东君滋万宝,雨点无头数。
穷巷一居深,编茅四檐注。
风平江静流,山近云低度。
州城杯斗小,没骭泥藏路。
远望池塘绿,似是春生处。
幽人本多睡,麹蘖仍相助。
陶然醉复醒,邻鸡管朝暮。

拍手阶前稚子嬉,南园春色柳丝丝。郎君修洁人如玉,触目琳琅乐可知。

车马朝游去,笙歌暮宴归。绣帏初睡起,红日上帘衣。

功名利达,任纷纷奔竞。纵使得来也侥幸。老眼看多时,钟鼎山林,须信道、造物安排有命。人生行乐耳,对月临风,一咏一觞且乘兴。五十五年春,南北东西,自笑萍踪久无定。好学取、渊明赋归来,但种柳栽花,便成三径。

春水孤篷发棹讴。彩虹为线月为钩。桃花浪,杜若洲。

此处垂钩钓玉虬。

谁如张璪工松石,拟裂鲛绡画作图。

一枕西风梦不成,乡心横似乱云生。天涯总为伤贫贱,陌路谁堪托死生。

小院夜阑闻落叶,破窗凉紧逼长檠。自怜作客曾非惯,凄绝中宵络纬声。

十三应选入宫来,便舞梁州送御杯。
交袂当筵小垂手,回头招拍趁虚催。

十年玄尚白,千里汝能来。童稚犹知喜,缄书其手开。

柳株陶欲隐,玉树谢还栽。会得中郎意,留连正可哀。

漫向溪头折柳枝,罗衣香透蝶先知。骅骝也似知人意,路绕丛花立片时。

小小三弓圃,疏疏六尺篱。有花难辨种,无树不交枝。

聚石新增坞,环墙半傍池。眼前生意满,绿草碧苔滋。

江流清浅外,山色有无中。平田坡岸回曲,一目望难穷。波面轻鸥容与,沙际野航横渡,不信画图工。路入神仙宅,翠锁梵王宫。俯晴郊,增胜概,气横空。云林城市层列,知有几重重。更上危亭高几,徙倚栏干虚敞,象纬逼璇穹。要尽无边景,烟雨看空濛。

见成公案便相当,秤则称兮斗则量。非较非年三十棒,至今平步也翱翔。

不复问沧洲。老我西畴。阳春何日换霜秋。一卷阳青千古事,谁付谁收。

浊酒自为酬。茅屋低头。元龙百尺更无楼。颇怪天边曾弄月,不照吾愁。

群山如削水如渑,一洞清音气味凝。
风送松声归远壑,日移猿影下垂藤。
林僧倚杖看泉脉,野客横琴坐石稜。
回首碧岩钟动处,云台犹在最高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