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抓住不放的是“钟山”这个词。后主对“钟山”这个词很有爱,自号钟隐、钟山隐者。“钟山”对后主来说,意味着出世、隐居、清逸。因此联系全文,“钟山”一次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无乃见钟山并非说见不到钟山,而是说无法继续目前这种类似隐居的闲逸的状态。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应该是,有一件事他不想去做。不想做的理由是因为环境恶劣,无法像现在这样清逸闲散。
他说“不想去”,意味着有选择的余地。又说不想去的理由是因为“不能这么安逸”,意味着他目前的生活状态是相当安逸舒适的。如果是亡国前后期的作品,是否去汴京,是他可以选择的吗?他当前的生活状态,能用“安逸”来描述吗?显然不能。所以这不是亡国前后的作品。
将这首诗和后主的生平相联系,可以作以下猜测:所谓异国,并非指某个国家,而是指自己灭亡的唐朝。所谓惊涛,并非是说渡江的情景,而是自己现状。所谓钟山,并非是说某座山,而是说隐居的生活。而在后主心目中,隐居不代表清苦,而代表清逸。
冷煖旧雨今雨,是非一波万波。壁下禅枯达磨,室中病著维摩。
环堵三间,东西相向,读书静坐都适。邺架图书,欧斋钟鼎,米船书画环集。
兴阑神倦,又清对、蒲团即栗。古今逆旅,天地蘧庐,有斯安宅。
个中妙处难言。从有观无,以儒参佛。排日工夫,按时蚤暮,兼或抡流双只。
此乡终老,算吾辈、区区愿毕。空山寂寞,更进竿头,两途归一。
十年几作五陵游,一剑高横万里秋。此夜龙光方射斗,乡心且莫视刀头。
李君李君,汝今坎壈何甚哉。七命藩臣二十载,朝天又奉除书回。
忆昔蓬莱开内院,翩翩二九凌霄汉。大者为相小乃卿,君乎锻羽来何晏。
当代词场论作者,君及江东两司马。误杀人间白眼儿,轻言侍从无风雅。
一去承明阅岁年,秦梁蜀越多邅延。道高不容岂有以,异哉造物操微权。
我闻柱下之裔多才子,白也飘零贺折死。今日得君而三矣,君今不夭复不贱,又无留滞安有此。
李君李君为我楚舞,我为君歌,岁云暮矣将如何。
天生豪俊必有用,如君不信长蹉跎。泾水一斗泥,化为一斗谷。
清者受其名,浊者食其福。翘翘常不足,碌碌常有馀。
人者歆其实,天者宝其虚。请君还我凌云笔,我还君家禄万石。
鳌阙昆峰路不赊,单车聊复向褒斜。东山行止繄民望,康乐文章自世家。
政在冰壶人畏慕,诏移金节使光华。百城争欲扳遗爱,岂独诸生恋帐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