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长夜里,虽然放下了帘幕,小楼上依旧寒气逼人。可恨那萧萧飒飒的无情风雨,在夜里摧残着如玉的白菊。看那白菊,不似杨贵妃的微红醉脸,也不似孙寿的娇柔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他们的行径都不能拿来与白菊相比。细细看着,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洁的品性正与白菊相宜。微风吹起,白菊的清香蕴藉,丝毫不亚于淡雅的荼蘼。
秋天将尽,白菊愈发显得雪清玉瘦,似向人流露出它无限依恋的惜别情怀。你看它似忧愁凝聚,在汉皋解佩;似泪洒于纨扇题诗。有时是明月清风,有时是浓雾秋雨,老天让白菊在日益憔悴中度尽芳姿。我纵然爱惜,但不知从此还能将它留下多少时候。唉!世人如果都晓得爱护、欣赏,又何须再去追忆、强调屈原和陶渊明的爱菊呢?
注释
多丽:词牌名,一名“鸭头绿”,一名“陇头泉”,139字。此词是《漱玉词》中最长的一首。
潇潇:疾厉的风雨声。一作“萧萧”。
琼肌:指花瓣像玉一般的白菊。
贵妃醉脸:此句意谓:杨贵妃醉酒以后的脸蛋儿,就像李正封诗中的牡丹花那样娇艳动人。
韩令偷香:韩令,指韩寿。徐娘傅粉:徐娘,指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
看取:看着。取,语助词。
屈平陶令:屈平是屈原的名,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陶令:指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曾任彭泽令。
蕴藉(yùnjiè):宽和有涵容。
酴醾(túmí):即荼蘼,花名,初夏开白色花。
秋阑:秋深。
瘦:一作“度”。
汉皋(gāo)解佩:汉皋,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西北。佩:古人衣带上的玉饰。此处当指男子有外遇。
纨(wán)扇题诗:纨扇,细绢制成的团扇。
泽畔东篱:指代屈原、陶潜二位爱菊的诗人。

赏析

  在李清照的词中,“花”是出现得最多的意象。她笔下的花,不仅有人的情志,如“宠柳娇花”(《念奴娇·萧条庭院》),“梅心惊破”(《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而且有眉、腮,如“柳眼梅腮”(《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有肌骨,如“玉骨冰肌”(《瑞鹧鸪·双银杏》);因而也有肥瘦,如“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菊花纤细,这里就用“揉损琼肌”来描写菊花的纤纤玉骨。然后进一步用四个历史人物来作类比反衬。贵妃醉脸,是对牡丹的比喻。李正封《咏牡丹》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唐玄宗认为可比杨妃醉酒(见《松窗杂录》)。作者通过铺陈贵妃、孙寿、韩令、徐娘等典故,来说明白菊既不似杨妃之富贵丰腴,更不似孙寿之妖娆作态。其香幽远,不似韩寿之香异味袭人;其色莹白,不似徐娘之白,傅粉争妍。她是屈子所餐,陶潜所采。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渊明《饮酒》之五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细赏此花,如对直臣高士,香淡风微,清芬酝藉,不减于酴釄。酴釄,即荼蘼花,花黄如酒,开于春末。

  下片续写,用一“渐”字表示时间推移,秋阑菊悴。“雪清玉瘦”呼应“揉损琼肌”,紧扣白菊在风雨中挣扎自立从开到谢的神态。这里不说人对残菊的依恋,反说菊愁凝泪洒,依依惜别。用班婕妤“汉皋解佩”的典故,以“秋扇见捐”自喻。这两个典说的都是得而复失、爱而遭弃的失落、捐弃的悲哀。怅惘之情,融入朗月清风,浓烟暗雨之中,又通过这既清朗、又迷离的境界具象化。同时,它又暗示了,菊既不同流俗,就只能在此清幽高洁,又迷蒙暗淡之境中任芳姿憔悴。

  词人不胜惜花、自惜之情,倒折出纵使怜爱之极,亦不能留花片时。情不能堪处,忽宕开作旷达语:只要人情自适其适,应时菊赏,且休忆他屈子忠贞,行吟泽畔;陶潜放逸,采菊东篱。

创作背景

  此词当为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李清照为党祸之松紧所左右,时居汴京,时返济南原籍。作《小重山》《多丽》等。一说此词作于大观元年(1107年)。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猜你喜欢
去世能成道,游仙不定家。归期千岁鹤,行迈五云车。
海上春应尽,壶中日未斜。不知相忆处,琪树几枝花。

山阴刘子无清策,彭泽陶公有逸才。种秫剑溪休更问,俸钱须买菊花栽。

署邮特地送秋涛,山馆双虬对影号。
倚槛浑忘行役苦,成阴曾费主人劳。
徂徕结侣根原固,泰岱分封节并高。
知是丁公勤爱护,梦中奚止兆三刀。

太阿倒授又移权,便到玄黄血战年。狂喝枭卢天一笑,怒诃狗脚帝三拳。

垂虹上贯重轮日,泻海横分九点烟。毕竟图王图作贼,无端殿下比雷癫。

炎蒸一室困尘编,坐忆山房滴暗泉。古寺晨游聊复尔,清溪夜发岂其然。

一天凉雨怀逋客,半壁残灯对老禅。清旦坐谣还至夕,空馀陇月向人圆。

夙龄讽图谍,微尚寄丘壑。神期虽未并,斯衷固无怍。

江南仙灵地,句曲奥且博。孔记衷形迹,河篇表经略。

青磴下崎岖,丹壁上岞㠋。靡靡被石菌,嗈嗈戏云鹤。

闻道甘閒旷,养痾困疲弱。即趣怀同好,赠言负前诺。

岩廊窃已忝,江海自堪托。敢希东都金,且访西山药。

去年曾寿生朝。正黄菊、初舒翠翘。今岁雕堂重预宴,梨雪香飘。是时梨花盛开。
明年堂傍丹霄。看宝胯、重重在腰。鹊尾吹香笼绣段,且醉金蕉。
柔条不奈晓风流,乱织新丝绿。瘦倚春寒灞陵路,影扶疏,梨花未肯飘香玉。
黄金半吐,翠烟微妒,相伴月儿孤。 碧桃
  华不喜污天真,玉瘦东风困。汉阙佳人足风韵,唾成痕,翠裙剪剪琼肌嫩。
高情厌春,玉容含恨,不赚武陵人。

繄昔炎帝神农氏,品尝百草医药始。轩辕代起征不附,浮化草木及虫豸。

乃延岐伯讲至道,推研疾病死亡理。灵枢玉函素问书,剖析丝毫明要指。

维秦越人太仓令,用之攻疾良有以。下逮炎汉长沙张,论辨伤寒分表里。

魏晋徂唐不乏人,脉经本草咸述纪。金源卯金刀最良,志复古学拯颓靡。

再传戴人术亦神,后来继者东垣李。用药攻守势虽殊,异路同趋无远迩。

遂令末学知所归,溯流寻源终及委。缅彼规规守局方,仿若刻舟求剑耳。

娄东有客稚川裔,尚友前修敦素履。白晰丰下颀而长,蒿艾之中见兰芷。

去年挟册观光游,门外求医日成市。太史雄文特笔褒,五色云霞光堕地。

里人曾生客他郡,触暑长涂行不己。黄尘眯目口生烟,乖沴致疾几不起。

朅来一视曰无虞,投以囊中方寸匕。煮而食之俄顷间,外热己弭内泄止。

举家感德何以报,索我长诗当纨绮。诗成写赠愧不工,愿保贞名垂信史。

玄真道士留余宿,报道君来八月初。会面犹如千里隔,别怀动是一年馀。

喜闻筋力加强健,每遣儿孙问起居。老境逼人能几见,碧天空阔雁行疏。

二十年前燕市客,黄尘蔽天相逐来。中有出头先一丈,山中彷佛忆龙媒。

绿树阴相接,过君不出门。
少年能淡薄,高卧动寒暄。
开径多邻客,移家只故园。
晓凉闻汲响,凿井在篱根。

双桡乘激浪,一叶趁轻风。塔立斜阳外,山移薄霭中。

钟声遥出寺,树影暮浮空。胜地知多少,登临兴未穷。

岁晏抱琴入室处,榾柮烧残听风雨。
有客五弦弹太古,扫空恩怨不儿女。
污樽抔饮击土鼓,如与羲轩相对语。
又如重华坐舜皋,万物长养不苦窳。
闻君澹然太古音,感君悠悠太古心。
古心古音谁能识,应向松涛处处寻。

山中夜读书,山鬼来相试。隔窗问疑难,颇及尧舜事。

予非卯金人,安能动星纬。划然一推窗,馀音入空翠。

孤村流水夕阳西,接饭鸦雏屋角啼。恨未雄飞酬反哺,上林何日一枝栖?

重阳开满菊花金,斗酒忘言良夜深。

顿觉胸怀无俗事,不妨文字问知音。

闲搜好句日红叶,惊觉眠童与宿禽。

此际自然无限趣,一樽须尽故人心。

重轩深似谷,列柏镇含烟。境绝苍蝇到,风生白雪前。

弹冠惊迹近,专席感恩偏。霄汉朝来下,油幢路几千。

只叹襄阳不遇时,襄阳初不要人知。
不然岂少投机句,偏诵南山北阙诗。

丝布皆可服,本自机上分。布作缟素色,丝成罗分春。

载染红紫艳,花色争鲜新。紫分裁穷裤,红罗制舞裙。

细腰同结束,密与支体亲。回顾衣桁间,缟袂积埃尘。

罗分虽见爱,私亵不可陈。布素虽见弃,拂拭有馀芬。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