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上片是忆旧。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起首两句写早年的政治生活。唐宋时九品官服色青,公元1160年(高宗绍兴三十年),陆游由福州决曹掾被荐到临安,以九品官入京改职,言“青衫”十分贴切。陆游为官期间交识的同辈人士多是一时俊彦,因言“结友尽豪英”。
“蜡封侯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写任圣政所检讨官时的活动,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很鼓舞人的。这时宋孝宗刚即位,欲有所作为,遂恢复起用主战派的著名人物张浚,筹划进取方略。
词的下片是抒愤。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换头三句既是词意的转折,接连三个三字句如走丸而下,表现出他激动的心情,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经历的转折。“时易失”,先就大局而言,就是说,好景不长,本来满有希望收复中原的大好机会竟被轻易地断送了!宋孝宗操之过急,张浚志大才疏,北进结果遭到符离之败,反而又结成了屈服于金人的隆兴和议。这些史实概括在这一短语之中,表现出了陆游的痛惜之感。“志难成,鬓丝生”就个人方面说,正因为整个政治形势起了变化,自己的壮志未酬,而白发早生,以致成终身大恨。六字之中,感慨百端。
“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歇拍三句写晚年家居的闲散生活和愤懑情绪。“平章风月,弹压江山”是相对上片结交豪英,夜半草檄而言的。那时候终日所对的是英雄豪杰,所作的是羽书檄文;此时终日所对的则是江山风月,所作的则是品评风月的文字,成了管领山川的闲人。天壤之别的场景,怎能不令词人痛心疾首,透出无奈之态。风月的品评,山川的管领,原是“闲者”的事,与“功名”二字沾不上边,而结句却说“别是功名”,这是幽默语,是自我解嘲,也是激愤语,是对那些加给他“嘲咏风月”的罪名的人们,予以有力的反击,套用孟子的一句话就是:“予岂好嘲咏风月哉;予不得已也!”
全篇率意而写,不假雕琢,语明而情真,通过上下片的强烈对比,反映出陆游晚年的不平静心情。
雪浪鼍吟,布帆鸱叫,西风削碎晴秋。看绿平楚尾,翠入吴头。
盘淌急洑孤光陷,铸一点、旸谷金毬。柁楼长啸,汜人侑舞,海若供讴。
十载萍梗飘流。只赁庑皋桥,卖饼安邱。喜今朝尻马,仿佛天游。
水云混混黏无极,真欲犯、碧落空幽。只怜今夜,琼宫高处,清冷难留。
与君试弹三两弦,中有流水仍高山。与君试听山与水,恍若泠泠合宫徵。
试问此声当属谁,道人指爪如金锥。划然一鸣天地白,初月何情为谁色。
丹青谱出无声琴,却借青眼成知音。声空色空人已矣,彼图我歌皆幻耳。
芦展霜英,蓼开红粟,三分秋在堪怜。芙蓉木未,午压绛痕鲜。
似欲将人共醉,何须问、谁健他年。吹不去,当头皂帽,直上有青天。
飞仙曾授我,汝南真诀,壸里清元。已住云山,绝顶芸尽芝。
田何处更寻高,巘累芒、鞋竹杖横。肩凝眸处,齐州数点,万里罩平烟。
双锡香岩望又虚,柏林回忆侍巾初。雁翎各散予偏远,狮乳同餐尔自馀。
五石城边音寂寂,万松坪下步徐徐。会须连袂依霜鬓,未必罗浮剩旧庐。
昔我游太湖,欲访洞庭山。匪为爱僻绝,自古多隐贤。
翠壁浮大泽,洪涛卷高天。道阻不可致,怅望二十年。
蔡生从予游,秀出西山巅。爱之如爱山,神爽超尘凡。
虚无指归路,渺渺在云间。为我卜角里,先扫茅公坛。
凿凿沸白喧,浩浩空青泻。渔翁互相呼,放船莫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