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低卧,直挺挺地躺着,意思是说年老力衰,作者当时已68岁。孤村,荒僻的小村,指作者的故乡山阴。戍,是守卫的意思。轮台,是汉代西域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县,这里是借指宋朝北方边防据点。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拖着病弱的身体,躺在这荒僻的小村庄里,但是我并不为自己的艰难处境而哀伤,我还想着为国家去守卫北方边疆。“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
“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
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自有“肉食者谋之”,诗人不必多此一举。另外,诗人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才罢官闲居的。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今后国运如何他可以毫不负责。其次,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作为年迈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义务了。作为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七旬老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达官贵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们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却无心复国,显得渺小和可鄙。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南海阴墟,祝融之宅,即祀于旁。帝命南伯:吏惰不躬,正自令公。
明用享锡,右我家邦。惟明天子,惟慎厥使。我公在官,神人致喜。
海岭之陬,既足既濡。胡不均弘,俾执事枢。公行勿迟,公无遽归。
匪我私公,神人具依。
昔叩于公拜绿章,拟征楛矢靖东方。鸱夷灵爽真如在,铜狄灾氛实告祥。
地戛龙吟翻水窟,天回电笑闪湖光。残灯仿佛朱衣语,梦断潮声夜殷床。
许身曾比汉留侯,盖世才名也拙谋。国史未镌身已戮,功成不共赤松游。
方舟并鹜首飞鹢,深浪破行浅受敌。我发石幢二十强,不鸟翚翚虫趯趯。
十月之朔水归壑,两路沙堆一道激。水激沙过沙激水,下者杯斟上杯幕。
一折为水一折沙,越陌度阡舟所历。陆地行舟古曰奡,非陆非水今始觌。
姚家门头沙横绝,土克水出齿??。舟穷南岸改北岸,中央高沙铺瓴甓。
绕之乃达小登陁,插柳何人示之的。舟舟衔尾弯环前,鲤上龙门额点戚。
前舟得去后舟来,我舟近前舟舟逖。十人推舟一槔簎,簎沙舟登舟陷砾。
六鳌戴舰那可夺,双鲸夹樯不自适。力大负而趋谁呼,一蚁盗之穿难觅。
系绳曳木揠沙入,人试髁没豕涉蹢。舟前人短后人长,两人横槔舟伏擿。
傍舟几人舟一动,舟底沙开珠玓瓅。大珠抛撒如沸泉,细者如烟吹幕。
舟移步步入齐声,放转滩光列缺劈。我坐舟中亦太閒,百变喜艰观以寂。
危滩亲记闽中奔,恶峡空闻巴上击。偶然此作沙中游,饱食安过心莫惄。
凉飙吹人向北行,淠水舟流风惠迪。沙舟不险亦不易,聊判吟成漏三滴。
谗口成铄金,沉舟由积羽。苍蝇正群飞,白璧无完素。
臧仓沮孟轲,伯寮诉子路。正直枉者非,妍好丑者妒。
芳兰每见锄,实以当门故。道义苟无愆,特立何足惧。
由贪而蹠廉,毁誉每错互。孔光诋王嘉,马融排李固。
孔马皆大儒,物情常向慕。一朝势利夺,颠倒迷好恶。
嗟尔名教人,毋令青史污。
汉家士马知多少,晚得蒲萄绕院栽。何物支郎能伎俩,龙须马乳应时来。
城东鉴湖道,水光翻夕鸥。云破青靃靡,稽峰芝掌浮。
悠然动予瞩,玉女开明眸。固知穴可探,却恐书难求。
蒲莲浩如海,微风挟轻舟。前山与后岭,导从森幢旒。
谁张北斗旗,渐进东瀛洲。桂枝傥堪折,衰白愧重游。
说道残冬归矣。何事经春还未。铅粉褪梅妆,又报杏花微雨。
留住。留住。几叠遥山烟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