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坞,蓝田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内)风景胜地,王维辋川别业附近。坞,四面高、中部低的小块地方。
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木末,指树杪。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的颜色也近似荷花。裴迪《辋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为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
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诗人笔锋一转,将辛夷花置于一个山深人寂的环境之中,写它开时即热烈地开放,使山野一片火红,落时则毫无惋惜地谢落,令人想象花瓣如缤纷红雨洒落深涧。它自开自败,顺应着自然的本性,它自满自足,无人欣赏,也不企求有人欣赏。这绝无人迹、亘古寂静的“涧户”,正是诗人以“空寂”的禅心观照世界的意象;然而,诗人又反对趋入绝对的空无和死灭,因此它在这个空寂得发冷发自的涧户中,却又描绘出辛夷花猩红的色彩和开落的动态声息,使人感到空寂中仍有生命的闪烁。
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此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一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的感慨,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
赤日涸大江,家家泣禾黍。如何千峰云,不作千峰雨。
龟趺结苔发,虬松长鳞鬣。寂寞丘垄平,秋虫吊寒月。
菜甲封泥,桃英怯冻,浅寒尚浓。正小窗深掩,暮云低密,颓垣半露,残雪玲珑。
冷逼单衣,愁欺倦枕,暗度一番花信风。年光在、但尘襟耿耿,镜鬓匆匆。
十年旧梦无踪。算何异、天涯随转蓬。甚愔愔坊陌,灯宵闲过,沉沉烟雨,酒兴谁同。
鸟已春声,人犹旧感,点检芳菲前事空。莺花好,更明年此际,何处相逢。
朔风起,鸿雁来。遥传苏武讯,直过李陵台。万里关山和月度,几行书字拂云开。
群飞远浦凫鹥乱,阵落平沙鸥鹭猜。自是随阳向南去,非关避雪待春回。
数声惊起闺中怨,夫在边头何日见。水长天远若为情,月下停砧泪如线。
与子别几辰,经涂不盈旬。弗睹朱颜改,徒想平生人。
宁知安歌日,非君撤瑟晨。已矣余何叹,辍舂哀国均。
瘦骨如山立,临流饮渴虹。谁怜中道弃,苜蓿老秋风。
锦帆走灭淮海波,虬髯起操汤武戈。荡民疮痏六朝下,天开百二秦山河。
我来傍徨旧宫土,细麦繁花忽谁主?终南王气三百年,仙李春风一千古。
春风吹梦天茫茫,玉楼金殿春云香。开元舞马散冥寞,纥干冻雀含悲凉。
世态苍黄几烟雾,秦汉英灵不知处。昆仑河脉自西来,湘浦雁行今北去。
秋色佳哉,正斗酒、双螯天气。寒欲到、轻云酿雨,晴阴无次。
十里深红前夜染,百钱挂杖今朝始。问丹丘、绮壑肯容无,将侬置。
风撼叶,飘萧坠。肠得酒,槎牙起。笑长愁独醒,那如沈醉。
腹内山川吞八九,眼中人物惟三四。念尊前、真足了吾生,他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