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触帘风送景阳钟,鸳被绣花重。晓帷初卷冷烟浓,翠匀粉黛好仪容,思娇慵。
起来无语理朝妆,宝匣镜凝光。绿荷相倚满池塘。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

译文与注释

注释
景阳钟:这里泛指钟声。
绣花重(chóng 虫):花纹繁丽。
冷烟:晓雾。
娇慵:娇羞无力的样子。
宝匣:梳妆盒。
绿荷相倚:池塘里碧荷一株紧靠一株。

评析

  这是一首写春怨的词。上片写女主人公初起时的娇好仪容。“思娇慵”一句承上起下。下片具体写她的情态:“无语理朝妆”,表明心事重重。当她看到池上绿荷相倚相偎,嗅到藕花的幽香时,心际不禁浮起了一股恨意。词中对“恨”、“思”这类抽象的感情着墨不多,但这种感情却寓于每句之中,可谓句句含恨,字字带怨。“相倚”二字,尤见情致。
  [约公元九二八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无考,约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前蜀王建通正时,(公元九一六年)以小臣给事内庭。久之,擢茂州刺史。后蜀建国,敻又事孟知祥,累官至太尉。性好诙谐,仁前蜀时,见武官多拳勇之夫,遂作武举谍以讥刺他们,一时传笑。敻工词,作风间似温庭筠,今存五十五首(见花间集及唐五代词)。
  猜你喜欢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云暗天低。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茅店儿前,竹篱笆后,初见横枝。
盈盈粉面香肌。记月榭、当年见伊。有恨难传,无肠可断,立马多时。

我怜钟氏子,冒雨为求文。暂以经兹迈,与之书所闻。

野鸥窥笔砚,舟子采蒿芹。况有新炊饭,箪浆可送君。

玉磬蒲团出定音,谒酬与世费浮沉。
径松参汉周官肃,坞竹藏云商易深。
莫色溪山皆有道,春风花草本无心。
年来年去头成白,斗酒楼前明月斟。

宦途至老无馀俸,贫悴还如筮仕初。赖有一筹胜富贵,小儿读遍旧藏书。

醉胆望秋寒。星斗阑干。小窗人影月明间。客里不知归是梦,只在吴山。

行路自来难。长铗休弹。黄尘到底涴儒冠。一片白鸥湖上水,闲了渔竿。

澄辉看渐展。数圆期禁他,绛霄人盼。盼到良宵,又露华啼湿,一规珠汗。

镜彩分明,忆良隔、银桥曾见。竟夕相思,青嶂魂迷,玉楼吟倦。

何处霓裳歌按。但药杵声停,粉奁妆换。困倚天香,赋旧情争被,晓风吹断。

破斧谁携,空暗结、吴郎秋怨。望里山河小影,轮孤梦短。

季咸曾相壶丘子,随变难分亟自逃。
输与高楼凝望者,炯然明可察秋毫。
黄郎千人黄,凛凛霜松姿。
邺侯三万卷,载复无遗辞。
十年居太学,辛勤厌朝虀。
词场事雄俊,傲睨深丛罴。
再拜天子前,袍笏光陆离。
朅来皖水滨,乐哉同襟期。
顾我蓬之心,友娅惭非宜。
朝来摆征衫,怅望当分携。
君家闽海陬,去作楚郢归。
大哉天宇间,会合固有时。
丈夫志八表,曲士守一涯。
锦衣行未暮,鸾桂先高枝。
清润照冰玉,唱和共埙篪。
行行得所诣,何必事町畦。
寒江清无波,爱影摇窗扉。
衮衮江上山,万象供品题。
还登古石城,往和白雪诗。
傥因西飞鸿,寄我长相思。
眼病身亦病,浮生已半空。迢迢千里月,应与惠连同。

柏府森森五夜寒,当年直气震长安。雄心欲扫豺狼道,壮发时冲獬豸冠。

濒死不言臣节苦,馀生惟戴主恩宽。悲今吊古情何极,遗草令人掩泪看。

西涯宅废水空存,又叩禅扉访墓门。病衲斜阳剪榛莽,老羝秋雨啮松根。

仅留诗句传湖海,无复齑盐计子孙。三百年来谁过问,暮鸦黄叶畏吾村。

一夜霜风动地寒,塞垣火未报平安。
嫦娥亦带伤心色,为照征人尚抱鞍。
二祖无端向少林,庭前立雪到腰深。
直饶觅得心无有,未免全身被陆沉。
今朝五月五,击动禾山鼓。
郁垒与神荼,欢呼齐起舞。
菊花黄,茱萸香。
时节既至,其理自彰。
近之不逊,远这则怨。
无义无情,可贵可贱。
一年一度雪深冤。毕交无人是的传。
落叶归根,铁牛当路。
来时无口,索监得醋。
金槌不动落群机,列圣丛中第六祖。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