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和觞字韵

崇宁二年正月己丑,梦东坡先生于寒溪、西山之间,予诵寄元明“觞”字韵诗数篇,东坡笑曰:“公诗更进于曩时。”因和予一篇,语意清奇,予击节赏叹,东坡亦自喜。于九曲岭道中连诵数过,遂得之。


天教兄弟各异方,不使新年对举觞。

作云作雨手翻覆,得马失马心清凉。

何处胡椒八百斛,谁家金钗十二行。

一邱一壑可曳尾,三沐三舋取刳肠。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崇宁二年正月己丑日,我梦中在寒溪、西山之间遇到东坡,我朗诵了几篇寄给大哥元明的“觞”字韵诗,东坡笑着说:“你的诗比以前更进步了。”东坡于是和了我一首诗,语意清新奇妙,我拍手感叹赞赏,东坡自己也很高兴。我在九曲岭的道路中接连诵读几遍,于是得到了这首和诗。


上天让我们兄弟二人各处于不同的地方,不让我们在新年共同举杯对饮。

朝廷中某些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对我们进行残酷打击;但我们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心态淡然处之。

那些贪污了许多财物,蓄养了众多歌妓的权贵如今又在哪里呢?

在丘壑山林间隐居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身居要位享受至高礼遇却会招来杀身之祸。

注释

崇宁二年正月己丑:崇宁二年为公元1103年。己丑,干支纪日,为初九日。

元明:黄庭坚之兄黄大临,字元明。

“觞”字韵:以“觞”所属的平水韵韵部“七阳”部字为诗的韵脚。

曩(nǎng)时:以前。

和(hè):和诗,和答他人诗而作的诗。

击节:拍手,表示非常赞赏。

作云作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形容朝中政敌反复无常,玩弄权术。

得马失马: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语意,表示对祸福淡然处之。

清凉:形容心态平和,怡然自得。

胡椒八百斛:《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五〈元载列传〉:“籍其家,钟乳五百两,诏分赐中书、门下台省官,胡椒至八百石,它物称是。”代指贪官贪污很多财物。

金钗十二行:白居易《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指权贵蓄养的歌妓很多,形容生活奢华。金钗:女子的首饰,代指歌妓。

一邱一壑:代指隐居之处。

曳尾:拖着尾巴游动。《庄子·秋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代指过隐居自由生活

三沐三舋:亦作“ 三沐三熏 ”。再三沐浴熏香。舋(xìn):以香涂身。《国语·齐语》:“庄公束缚管仲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比至,三舋三浴之。”指得到很高的礼遇。

取:自取,招致。

刳(kū)肠:割肠,挖空肠胃。《庄子集释》卷九上〈杂篇·外物〉:“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代指杀身之祸。

赏析

  由诗前序言可知,此诗为作者梦中和苏轼诗之作。在梦中,苏轼还没有去世,二人谈笑甚欢,所以这首和诗并没有苏轼去世的悲痛之情,而是表达了隐居山林的快乐和自由

  首联以调侃的语气概写二人同遭贬谪,天各一方,无法在新年举杯对饮,这是写梦中苏黄二人见面后述说阔别之情。“天教”二字既包含着对二人遭受打击的愤懑,又显示出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上天教我们分离,我们却在梦中团聚了。颔联“作云作雨手翻覆”延续“天教”之意,写政敌对二人的残酷打击;“得马失马心清凉”则进一步宣示了二人对命运的抗争——残酷的打击并不能击垮我们,我们心态平和,怡然处之。正如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所言:“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颈联以前代贪官元载为例,表达对当朝那些气焰熏天、骄奢淫逸的权贵的鄙夷不屑。“何处”与“谁家”变文同义,无处可寻;谓元载当年那么贪婪骄奢,今天又在哪里呢?言外之意就是当朝那些不可一世的权贵也会像元载一样灰飞烟灭。尾联以占卜之龟虽受礼敬却刳肠而死与丘壑之龟曳尾涂中却自由而活对比,表示苏黄二人虽遭受打击却得到了隐居山林、吟咏山水的快乐,避免了身居要位可能带来的杀身之祸,又焉知非福呢?照应上文“得马失马心清凉”,首尾圆合。

  这是一首拗体律诗。从句式、对仗、章法来看,都是律诗的写法。但从平仄来看,却多为拗体句。如“得马失马心清凉”为三平尾句,“何处胡椒八百斛”为三仄尾句,“谁家金钗十二行”倒二拗,“三沐三舋取刳肠”倒六倒四连仄拗等。这种平仄的拗折与句法的生新及全诗桀骜不驯的精神相配合,形成瘦硬劲拔的风格。

创作背景

  据诗前序言,此诗作于崇年二年(1103)正月。此时黄庭坚五十九岁,流寓鄂州(今湖北武昌)。苏轼已于两年前去世。因诗中所写是梦中情形,故仍以健在者看待。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脱了荷衣事将台,羁留又见岭梅开。
诗因癸水辰山作,讼自雷州电县来。
架上书从人借读,墙边竹是俸移栽。
小窗睡起无情味,闲听饥禽啄砌苔。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
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云容杂浪起,楚水漫吴流。渐看遥树没,稍见远天浮。

渔人迷旧浦,海鸟失前洲。不测沧溟旷,轻鳞幸自游。

草庭驯鸽傍谁飞,云锁山房何日归。帝里宁教淹锡杖,京尘犹恐上缁衣。

路通三晋音书杳,雨隔诸天钟磬微。却忆少林风雪夜,一灯相对话禅机。

一身南北劳奔走,不觉眼中三月残。水流花去送春色,风挟雨来生晚寒。

缺食小民方困苦,忧时野老正辛酸。聊成短述歌时事,或备风谣得采观。

百尺城头雪月间,城楼更向碧霄干。优游野步来危坐,彷佛仙踪在广寒。

幽致独为中夜赏,清辉分与近邻看。瑶台十二传佳句,潇洒高情岂易阑。

半轮斜月挂岩边,见者多应叹未圆。
圆极会如钩样曲,何如此月镇婵娟。

共惟二百载,诗礼一门中。冷落吾忧甚,扶持尔辈同。

传心无异辙,随用不言功。外慕知何极,惟应念祖风。

何处哭故人,青门水如箭。当时水头别,从此不相见。

百花洲上姑苏台,吴王宴时花正开。半空画烛西子醉,三更铁甲东门来。

吴波渺渺吴山烛,不见娇嚬倚阑曲。丹枫落月怨啼乌,碧草东风惊走鹿。

阖闾丘墓相连处,应恨夫差迷不悟。断指千年血未乾,游魂夜哭台前路。

周子雅孝友,声价动江隅。有德斯有言,新诗敷道腴。

示余以咏叹,累日不知劬。雅亡风亦衰,赖尔亦区区。

与子初识面,青春满洪都。别来二十年,王事劳驰驱。

山泽念耆旧,风尘扬鬓须。焉知离忧中?乃得此长娱。

公园橘柚寒,骥鸣感修途。发音咏隆施,重见能来无?

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
衣冠谁有先朝制?东海翻然认故园。
我爱昭州酒,千家不禁烧。
醥醪一爵举,瘴雾四时消。
红叶和云踏,青帘傍水招。
化浓民自醉,鼓腹日歌尧。

无水乃云钓,有才只负屈。纵已陟林端,求鱼奈缘木。

嫚侮群豪誇大度,可怜容得辟阳侯。

沉沉夜壑燃幽炬,冢入松根逼寝处。
风凄月苦知者谁,夜与山前石人语。
忽看龙舟压浪飞,鼓声催促笛声悲。
锦标到手还轻放,转得头来事已非。
我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
亲付最明殿,祝寿如沧海。
但愿得此经,当下明此心。
的知胡达磨,元不在少林。

黄华趋欲止,翠峦卓且崇。隔江峭壁面,定窟释子宫。

天晴鸟唤侣,屋敞林环丛。仰焉石骨秀,百亿秋芙蓉。

净土忆开院,岁晚回其踪。妙明知徙塔,色相火一红。

我客谁则主,歌欤牧牛翁。西堂月初白,杵杵三更钟。

上与山响答,下与江声通。

溪流曲折绕城根,客棹夷犹过石门。小市疏镫沿碧柳,平桥细雨近黄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