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汉族,浙江余姚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诏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其学特点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朱之瑜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并与王阳明、黄梨洲、严子陵称为余姚四先贤。
醉墨淋漓天地间,谁知大德不踰闲。世无孔子今希孔,国有颜渊易铸颜。
多士龙门一乔岳,斯文牛耳两名山。暮春九曲峰前水,一笑风雩气象还。
使君尽酒不醉,郡阁先秋自寒。乾坤乍容车马,湖海渐入衣冠。
谁不从王事,夙夜独匪懈。休沐犹坐曹,伏日不归廨。
平生熟大法,馀事工小楷。自称日雳手,作县真癣疥。
董宣虽强项,临事中实骇。从君学吏礼,稍稍识起拜。
今当告别去,何以赠行迈。二十罚自亲,此理须少戒。
冠剑梁园,又去作、庞眉书客。休自叹、功名几许,一家风雪。
春色似嫌莺燕老,秋霜历试松筠节。爱赵生、游刃簿书闲,昆刀铁。
都会地,繁华歇。形胜在,犹堪说。更诸君表里,玉辉冰洁。
水陆若论都漕计,夷门忍使黄流坼。好相须、着力障狂澜,休伤别。
无仆无朋独自身,影行潭底月三人。春粮千里求仁去,到了还归自已仁。
衣冠趋近地,藻翰集群贤。给事黄门里,抽毫黼座前。
佩龟金作纽,赐马玉为鞭。御酒倾壶满,宫花插帽偏。
清光依日月,逸思绕风烟。记忆踰三箧,吟哦过百篇。
自惟叨侍从,不敢废周旋。秋著随车猎,寒当襮被眠。
苏瑰才既敏,陆贽宠尤专。自尔纡皇眷,于焉理化弦。
词臣方进用,才大毕腾骞。可念如扬子,萧萧独草玄。
信国不可为,偷生岂能久。止水与叠山,只争死先后。
若云袁夏甫,时地皆非偶。得正而毙矣,庶几全所受。
任堤柳、飘残轻絮。黯黯销魂,夕阴庭户。蝶惨莺凄,者番春竟去何许。
绿波南浦,空目断、离亭树。把酒饯春,但怪得,年年如此。
薄暮。看云山叠处,砌就乱愁无数。斜阳几度,算拌把、青春轻付。
纵转瞬、春信重来,怎不管、落花无主。算百幅鸾笺,难写幽情千缕。
与君始结发,画妾蛾眉长。妆成相媚悦,携手登华堂。
翘翘翠云冠,皎皎明月珰。怜君抱美玉,三岁怀中藏。
拔我头上钗,珍珠十二行。为君缀锦鞯,送君结客场。
铅华从此洗,寂寞掩幽房。君看缕金裙,摺破双鸳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