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写歌女们在夜深人静时的遭遇。第一、二句点明时间“月转乌啼”,更暗示了此时是歌女们的凄凉酸楚的生活时刻。在一种正常人休息的正常时刻,却从“画堂”里传来了离情别恨的音乐声,可以窥见歌女们怀念家人的伤心碎腑之苦痛。第三、四句进一层写美人“愁闷”。不仅仅在于娱乐皇公贵族,而且还在于歌女顾不上去脱“罗衣”,早已被皇帝皇后脱下了,自然人格上受到侮辱。“画堂”,腐朽淫威的殿堂,哪能容得下纤弱“美人”。苏轼愤然而诉:“画堂”里充满了音乐传递的“离恨”和“愁闷”。
下片,特写歌女们的泪斑与残粉。第一、二句“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写斑斑血泪变“清泪”,泪向肚里流,这种“离恨”的表现。挥泪痛断柔肠,痛向心里藏,这种“愁闷”的心情。最后三句更进一层,突出两个典型细节:一是不愿旁人细问,二是背着灯暗暗地揩拭泪水,直至揩尽被皇公贵族们所侵染过的残妆和脂粉。从清泪、柔肠、嗔人、偷搵、拭残妆这些行为的表现,将被压迫、被侮辱的歌女形象活脱脱地推向世人面前,不得不为歌女感到同情和爱怜。
该词的艺术贡献,在于塑造了一位成功的“泪美人”形象,并为婉约词提供一种经过“雅化”的新风貌。苏轼写歌女不同于其他词家,重在写“神”和内心的“凉”,具有超脱尘俗、高洁晶莹的美感,是寻常的“宫体词”不能比的。
心爇真香,神排妙供,满空遥送丹方。收藏灵宝,嘉瑞自呈祥。
一点穿联浩动,两仪内、反复阴阳。全真乐,团团性月,光散满空香。
搜详玄妙理,根源无漏,道德芬芳。聚神砂玉液,无致倾亡。
结果真仙妙道,超三界、无极清凉。全家悟,颐神养浩,皆得到蓬庄。
少抱烟霞资,雅志向林壑。出门混世尘,中逵反堕落。
闻道岂不早,优游岁将迫。言就巫咸问,敬访何氏宅。
石竺敞灵界,紫云冒岩箔。匪梦复匪幻,乃见鹤上客。
长跪诉悃诚,曰予动迷错。授我灵光剑,斩断妖魔色。
朅来无穷门,灏灏见天德。接手浮丘老,感恩讵云薄。
乘云凌高丘,永与世寰隔。
人子能不念其母,乌鸟哑哑犹返哺。十月怀娠乳抱劳,亦期仰事慰迟暮。
那知中道母子分,南望亲舍唯白云。伯也执殳在军旅,堂上消息空传闻。
将军命许迎就养,拜捧檄文喜无量。杭州万里到兰州,母见子如堕天上。
膝间乍见欢复悲,天河水流有合时。宜男草是别时草,老莱衣是别时衣。
只今四海车书一,人间万事真难必。十年戎马行陈间,子母团圞有今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