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上的微微春雨洒下阵阵清寒,邮亭边的片片落花飘过我的马旁。
试问亭前的旅客啊你们来来往往,可有几人曾把家乡的花细细欣赏。
邮亭:是古代设于沿途的馆舍,供传递文书信件的邮使歇宿,来往旅客亦可借住。
征途:旅途。
动:牵动、引发。
马上残:指于旅途马上看见邮亭春花凋残。
来往客:来来往往的行人。
几人:有几个人。
徐熥为闽人,他的诗秉承林鸿、高秉、郑善夫等闽派诗人遗风,宗法盛唐,七绝质朴委婉,在明代诗人中,是佼佼者。
这首诗写征途春寒,写邮亭残花,渲染的是冷寂的氛围,抒发的是萧索的情调,全然没有春光明媚、春花艳丽的春天意象。在这里,春的意象之所以被诗人有意变形,旨在衬托“亭前来往客”,羁旅生涯之辛酸,反衬故园春花之可爱,安居家乡之幸福。此诗反映的是无数旅途中人共有的孤单,清寂的心境。
首句交待季节与环境,渲染气氛。诗人奔波于征途,碰上细雨蒙蒙的天气,感到春寒料峭。次句自然地点示诗人为之感兴的主要物象——残花,并且是在片片地飞,飞到诗人的马上丽残了。这两句通过细致具体的景物动态的刻画,已将满腔怅惘惜春之情寄寓其中。
三、四句陡转,诗人突然向亭前来往客人发问:你们之中,能有几人是在故园看花的呢?如此一问,立即使诗意升华到一个高度,从一般的惜春之情转向怀乡之情,并且是那样地诚挚,那样地浓郁。令人不觉要拍案叫绝。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见残花感兴而作,亦是为抒发自己羁旅生涯之辛酸而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相彼宝章,昭回于编。如龙斯升,如凤斯骞。
如泰山斯重,如北斗斯悬。
泰山维何,岩岩高矣。北斗维何,奎壁交矣。缅彼结绳,心焉忉忉。
皖彼科斗,不可以殽。何以似之,禹畴羲爻。
于洛有书,于河有图。圣人则之,人文诞敷。于古有训,世有格言。
格言孔嘉,垂裕后昆。
于昭元子,岐嶷夙成。群后在天,克配于京。终始典学,缉熙光明。
帝曰元子,毋怠毋盈。
元子有命,咨尔墨卿。乃召楮生,乃召管城。徵彼处士,进彼陶泓。
执事有恪,遹观厥成。
于皇尼父,载宣四教。文行是先,忠信是蹈。
曰维为善,处身之纲。谁其乐之,东平王苍。
彼臧克臧,俾也孔昌。彼狂弗庄,俾也斯亡。
嗟尔恩卿,永保全名。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恩拜稽首,对扬洪休。君子万年,永锡尔猷。
种树风烟长,移花岁月深。稍添春烂漫,浑忘老侵寻。
阅世成流水,何时返故林。便开松菊径,共葆雪霜心。
冷枫笑客,照悴影吴波,素霜新染。寺门半掩。拂素墙藓襞,旧题诗黯。
醉眼登高,怕有山魈昼瞰。憩游暂。听林叶乱鸦,飘送归帆。
回望秋荏苒。蓦古事今情,尽来荒槛。莫愁系缆。数齐梁残照,画帘斜飐。
看惯江南,剩祇狂吟未减。翠微暗。独踟蹰、负他长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