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喜承君命不彤闱,万里亲庭愿不违。进士恩荣先拜母,黄门官好况言归。
乾坤楚越看须远,乡井山川也共辉。万里可知吾分内,成都负弩是还非。
凉波三泖路悠悠,望断云軿目眇愁。渐觉雨风香渡口,惊闻箫管下峰头。
卷帷态自迷阳蔡,赠石身看上斗牛。借问蓝桥今共室,何如鄂渚昔同舟?
入山是天樵,出山是人樵。如何不息担,洗足看溪流。
霜枫雨过锦光明,涧壑云寒暝色生。信是两翁忘世虑,相逢山水自多情。
碣石临乐海,峨嵋距西候。两杜昔夹河,二龙今出守。
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
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
乳鸭池塘,初莺院落。回头往事全如昨。人生那得似东风,东风依旧穿帘幕。
万里苕苕,尺书空托。一春但见离怀恶。胜游别后负南园,花间闲煞秋千索。
忧民太守致精祈,爱物天公意不违。要及岁元彰瑞应,故先春至作花飞。
梅藏疏蕊馀芬馥,山压群峰失翠微。疫疠已消麰麦润,更随晴色探芳菲。
丰姿袅袅,况西风添上,几分清瘦。无限幽思争诉得,总要芳心禁受。急雨凋颜,斜阳送影,真个魂消透。春阴过尽,绿章更有谁奏。
此去怜惜无人,夜深回想,酒醒繁华候。我亦未经寥落者,竟到孤镫残漏。梦阻江关,霜横庭院,一样情迤逗。好留晚艳,重来消遣长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