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雪示阎仲孺

拂檐点砌静如沙,无限寒林顷刻花。
明日穷檐深一尺,不知何处觅袁家。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中朝理章服,南国随旌旆。腊酒湘城隅,春衣楚江外。
垂帘白角簟,下箸鲈鱼鲙。雄笔佐名公,虚舟应时辈。
按俗承流几路清,平明山霭春江云。湓城诗赠鱼司马,
汝水人逢王右军。绿蘋白芷遥相引,孤兴幽寻知不近。
井上铜人行见无,湖中石燕飞应尽。礼门前直事仙郎,
腰垂青绶领咸阳。花间五马迎君日,雨霁烟开玉女冈。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溪远樯危一望遥,此焉凄绝府中僚。
已同雁鹜依清浅,共看鸾皇上泬寥。
别岸无端雁细柳,回舟不忍过新桥。
醉来事事能生感,谁道愁肠酒易销。
四坐且勿语,听我醉中吟。池塘春草未歇,高树变鸣禽。鸿雁初飞江上,蟋蟀还来床下,时序百年心。谁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
欢多少,歌长短,酒浅深。而今已不如昔,后定不如今。闲处直须行乐,良夜更教秉烛,高曾惜分阴。白发短如许,黄菊倩谁簪。

圆其目,仰其鼻,奋髯吐舌威见齿。舞其足,前其耳,左顾右盼喜见尾。

虽猛而和盖其戏,嵓嵓高堂护燕几。啼呼颠沛走百鬼,呜呼妙哉我陆子。

庙堂风采重于山,多住江南草木间。一代循良须不愧,百年气运恐相关。

冰霜节苦天应识,亥豕书存手自删。莫道衣冠无荫泽,圣朝恩命果重颁。

斗柄危楼揭。望中原、盘雕没处,青山一发。连海西风掀尘黯,卷入关榆悴叶。

尚遮定、浮云明灭。烽火十三屏前路,照巫闾、知是谁家月。

辽鹤语,正呜咽。

微闻殿角春雷发。总难醒、十洲浓梦,桑田坐阅。衔石冤禽寒不起,满眼秋鲸鳞甲。

莫道是、昆池初劫。负壑藏舟寻常事,怕苍黄、柱触共工折。

天外倚,剑花裂。

冻雨催花紫,轻风散野香。刺沙尖叶细,敷地乱条长。

楚客收成裹,奚童撷满筐。行厨供草具,调鼎尔非良。

门巷绝轮蹄,春深绿草齐。风光不相负,泉石且幽栖。

卷幔通花气,移床避燕泥。时时得佳句,自向竹间题。

山河萦带九州横。深谷几为陵。千年万年兴废,花月洛阳城。图富贵,论功名。我无能。一壶春酒,数首新诗,实诉衷情。

潇洒三君子,是伊亲弟兄。所期持大节,莫负岁寒盟。

陇云低不散,黄河咽复流。关山多道里,相接几重愁。

为臣岂欲国倾危,莫把天戈挽落晖。一死得埋元氏土,寸心无愧首阳薇。

安居食禄当时贵,守节酬恩此日稀。老我尝从大夫后,题诗为尔泪沾衣。

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往迹。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

人饥慕粱肉,肉厌思茗汁。
径寸神明仓,蛲蛔争汁湿。
珍味纵可穷,饥饱要自得。
于我实腐余,于彼捐所急。
曲曲方塘边,扰扰牧鸡鸭。
时哉谨栖止,柳花作茵幂。
怜汝巢卵倾,忍使羽毛赤。
每来待曲宴,倒瓮浮大白。
渐为腰缓带,或遣头穿帻。
釜熟薪且劳,瓶饱汤已泣。
少损郇公厨,鼎笾未为缺。
淡然天人粮,请以羞主客。
一枕茶寮清,时时共来集。¤

河西女儿戴罟?,当时生长在西湖。手抱琵琶作胡语,记得吴中吴大姑。

此番不比寻常败,饱食泥盆待一旬。
临日带饥将出鬭,依然还做上将军。

辰阳十月菊丛芳,策马归来自夜郎。战绩共歌周召虎,经生犹识汉京房。

五溪浪静梅将白,二酉烟消酒半黄。截罢长鲸烟水阔,好招鸿雁到潇湘。

已将夙昔志,抵掌为君陈。
笳鼓悲吴地,须眉忆汉臣。
梅花凭夜发,柳色隔年新。
此夕关河客,应输夜卧人。

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回。

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