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第五》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用脏土垒砌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 “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 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从宰予这里我就改变了这种态度。”
圬(Wū):指泥工抹墙的工具,也作动词用,指把墙面抹平。
与:语气词,同“欤”,下文“于予与改是”中的“与”同义。
诛:责备。
粪土:腐土、脏土。
是:这(指对人的态度)。
寝:睡觉。
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除了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之外,还发出了关于认识一个人的感慨。读遍 《论语》,这大概是温文尔雅的孔圣人最动肝火的一次震怒了?那语气有点类似今天的老子骂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老子不说也罢!”
推想起来,宰予这块“朽木”恐怕不光是大白天睡觉,比如说 睡个午觉的问题,很有可能还是在老师的课堂上打瞌睡(梦见周 公?)哩。不然的话,以我们今天的生活习惯来看,睡个午觉算什 么罪过呢?犯得着孔老先生这么大动肝火吗?
问题在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我们 的话来说,就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因此,孔 老先生是万万不会苟同我们关于午睡的观点的 。
如此说来,他的震怒也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说到“听其言而观其行”,倒正如儒学大师朱熹在《论语 集注》卷三里引胡氏的话所提醒我们的那样:“圣人怎么会现在才 知道听其言而观其行呢?也不是真因为宰予就对所有人都抱不信 任态度了。不过是以宰予的事情为例教育大家,要求我们多做少 说,言行一致罢了。” 而之所以需要如此,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那么些人说 起比唱起还好听。这段文字说的正是"言"与"行"的关系。
《论语疏证》中引用《韩非子·显学篇》曰: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之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
所以,我们不仅要听他怎样说,而且还要擦亮眼睛观察他怎样做啊!
天运自消息,诗人费平章。何花春不红,何草冬不黄。
我昔游新河,君时犹未冠。有如金在镕,气燄巳光烂。
京华再见之,风采殊旧观。青松既出壑,势愈凌霄汉。
对庭违夙心,佐郡试新宦。政声如江潮,日日临堤岸。
况当有事秋,一日百趣办。事机纷以沓,无不迎刃断。
骥足虽可展,犹自困羁绊。去去宜努力,莫起贤劳叹。
时方需异材,九重正宵旰。
灞桥波似箭,南浦草如裙。此夜灯前泪,他年日暮云。
醉和酲一半,悲与笑相分。莫作阳关叠,愁多不忍闻。
上界仙官紫宸客,朱颜雪额双瞳碧。超然心与造化游,回头风雨人间窄。
金函玉印来帝傍,赞书屡下紫泥香。珠裳宝璐映星月,苍精含景生寒芒。
年光老我红尘里,遥睇蓬莱隔弱水。金丹何日乞刀圭,聊跨白鸿三万里。
大妇怨空闺,中妇夜偷啼。小妇独含笑,正柱作乌栖。
河低帐未掩,夜夜画眉齐。
鸡鸣十庙衰草多,志公遗塔高嵯峨。远望大江千里之雪浪,近俯晴湖万顷之烟波。
湖形北向称玄武,锦缆楼船斗歌舞。结绮临春迹已空,惟有澄泓一片无今古。
闻说龙蟠王气真,徐党伟伐图麒麟。共球爱日归天府,户册登馀藏水宾。
周遭沆漭中台榭,瀺灂游鱼通港汊。仁民爱物本相兼,罟于渊者罚无赦。
兔葵燕麦摇春风,细柳新蒲发故丛。鸳瓦已销金碧外,渔歌时起获芦中。
自古盛衰如转烛,六朝兴废同棋局。君不见钟山陵树来樵牧,射生收得银牌鹿。
孤芳寡所合,百合种何因。恐尔清高病,冥途忤俗人。
领三司,掌钱谷,胡为不入君王目?春秋鼎盛府库余,丰亨豫大非良图。
不见朝无先识李太初,祥符中叶进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