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所有的人养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聪明,但我却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

只希望自己的孩子稍显愚蠢和鲁钝,只要平平安安到公卿就好了。

注释

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

赏析

  洗儿,旧时风俗,婴儿出生三天或满月,亲朋集会庆贺,给婴儿洗身。苏轼当年得子,“洗儿”之外,赋《洗儿诗》一首。这首诗语言浅白易懂,虽然仅28个字,情感却跌宕起伏,表面上是为孩儿写诗,而实际上既讽刺了权贵,又是“似诉平生不得志”。

  苏轼宋仁宗嘉佑二年中进士,曾任凤翔判官、殿中丞等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为杭州等地方官。后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回京,入御史台狱,释放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召为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而后一再遭贬,先后贬到惠州、琼州、昌化。宋徽宗即位大赦,被召回京,病死在常州旅舍。

  苏轼是诗词文俱佳的大文豪,他的作品讲究炼词炼意,这首七绝也是如此。一个“望”字,写尽了人们对孩子的期待;一个“误”字,道尽了自己一生的遭遇。诗中几处转折,情味全在其中。愚鲁的人该无所作为,但却能“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的牢骚全在这些转折中。

  苏东坡《洗儿诗》短短四句,语气戏谑,基调反讽,实乃事出有因。“人皆养子望聪明”,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只是苏轼本人仕途受大挫,痛定思痛。“我被聪明误一生”也是实情。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又在诗文中讥讽“新进”,被对方构陷入狱。一场“乌台诗案”,震惊朝野,幸有元老重臣营救,苏轼才免得一死,贬谪黄州。在黄州期间,侍妾朝云为苏轼生下一个男孩儿,《洗儿诗》即为此男孩儿而作。刚刚经历一场大磨难,诗人“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一点不难理解。“公卿”还是要当的,只是希望“无灾无难”而已;“愚且鲁”不过是件外套,大智若愚才是内核。苏轼此愿,实在是有感而发,绝非无病呻吟。

  明代文学家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身居杭州一位先辈瞿存斋写过一首诗。“自古文章厄命穷,聪明未必胜愚蒙。笔端花与胸中锦,赚得相如四壁空。”反《洗儿诗》意,一目了然。郎瑛以为,瞿氏“自慨不露圭角,似过东坡”。显然是嫌苏轼诗过于直白。明代杨廉也有意与苏轼唱反调,“东坡但愿生儿蠢,只为聪明自占多。愧我生平愚且鲁,生儿哪怕过东坡。”清人褚人获评论杨诗,说虽属戏作,总不如少陵所云“有子贤与愚,何必挂怀抱”为旷达也。明末清初文学家钱谦益写《反东坡洗儿诗》,跟苏轼一样直抒胸臆。“东坡养子怕聪明,我为痴呆误一生。但愿生儿狷且巧,钻天蓦地到公卿。”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充团练副使的闲散官,这一贬就是五年。苏轼在黄州初寓居于定惠院,后迁居于临皋亭,倒也安于贬所,随僧蔬食,有暇则往村寺沐浴,寻溪傍谷钓鱼采药,自寻欢适。有时也随一叶扁舟,放棹于大江之上,浪迹于山水之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酒的醉汉所推倒,甚至于詈骂,他却自喜渐不为人识,而自得其乐。苏轼在黄州的生活,最得意的恐怕还是与朝云的相处,朝云为东坡侍妾,于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来归,深得东坡的宠爱。元丰六年(1083年)九月二十七日,朝云产下一子,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苏轼欣然,因作《洗儿戏作》诗。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烟姿玉骨尘埃外,看自有神仙格。花中越样风流,曾是名标清客。月夜香魂,雪天孤艳,可堪怜惜。向枝间且作,东风第一,和羹事、期他日。
闻道春归未识。问伊家、却知消息。当时恼杀林逋,空绕团栾千百。横管轻吹处,余香散、阿谁偏得。寿阳宫、应有佳人,待与点、新妆额。
池上静难厌,云间欲去晚。忽背夕阳飞,乘兴清风远。
堂上西风至,郊原岁事成。
雨馀虹影落,云霁露华清。
唧唧蛩鸣夜,飘飘雁渡晴。
登临多物色,笔落竞纵横。
艾花开过天中节,桂树飞来月上弦。
唤起西堂春草思,吟成小雅杖华篇。
庭闱心事关儿子,场屋声名有岁年。
好把文章收富贵,却将功行作神仙。
雪瑞连宵未肯晴,妆排光景待朝正。
八盘岭转宫城近,惝怳身登白玉京。

且食蛤蜊,管婢价、何如奴价。君不见、棠梨一树,昨开今谢。

形状何劳麟阁画,泪痕不上牛山洒。愿他年、青史好为之,传来者。

月射隙,霜寻罅。骑篷背,眠樯下。笑长贫陈孺,肉难分社。

张祜宅荒碑窜鼠,吕蒙城阔帆如马。问半生、何物误人欤,残编也。

家书写罢报平安,酒坐围红且醉观。
别后双溪春色散,应无卖镜去寻官。

滇桂源头万里遥,一秋无雨涨全消。端坑水涸初开砚,羚峡门高暗长潮。

无复春城《金缕衣》,斑骓蹀躞是耶非。张郎街后人何处,白傅园中客已稀。

誓作浮萍随水去,好从燕子背人飞。误传柳宿来天上,一堕风尘万事违。

蚩蚩鹬与蚌,渔者并擒之。今日谁渔父,愿人熟计斯。

巷寂无人,帘深闻鹧,愁色沉凝疑暮。楚柳湘蘋,堪被湿云黏住。

怜收了、酒旆旗亭,恨闲却、笛桡江浦。可东风、吹醒斜阳,依依来照燕归路。

平芜千里浸色,须似宵来梦见,迷茫村渡。红杏相思,撩瘦几分眉妩。

定香影、多半漂残,怕消息、断无寻处。问烟边,谁倚阑干,玉箫咽怨语。

晨出广陵城,气候喜晴旭。生烟织前林,杂英纷满瞩。

长河理轻舟,宾朋偶相逐。周览问故基,兴没半平陆。

灌木傍禅栖,回溪荫修竹。十里萤苑西,往化灭已促。

曲池饮牛羊,高台登樵牧。昔人弃九五,大业消百六。

荒哉锦帆行,运去伤陵谷。柔脆何足哀,氛昏荡倾覆。

释兹愤懑情,且寓登临目。

家声戚里流传久,才气科场挺出殊。自昔昆山誇片玉,一朝沧海得双珠。

市中定价谁高下,暗里朱衣信有无。归去江头养神骏,春风历块看过都。

偶因北院依南院,新辟梅园近竹园。多谢居亭旁借径,试穿邻壁别开门。

云霞推里疑无地,鸡犬声中别有村。但使榻边容鼾睡,置身何异古桃源。

著书无笔力,饮酒亦支离。眼底传人少,身前造物疑。

闲花开自落,小圃我同谁。又是年垂晚,秋光到九时。

中郎旧已蓄奇书,千古鸿名肯放虚。道大自堪容口铄,心閒何事不眉舒。

四时好景诗收拾,万丈愁城酒破除。身后儿孙何足计,于公门拟纳高车。

三八为刀息缓留。圭凭戊己吸呼修。飞伏十干证添抽。造化结成仙药体,依时饵讫御神游。日飞天外得优游。

一从飞锡到招提,每试冬泉拟霅溪。笑我得閒多病后,感君高谊共幽栖。

道情是处甘寥寂,诗思无时不品题。山色满楼相过近,刺桐花下柳桥西。

金鸡旭照气氤氲,片片晴霞布彩纹。万里沧波联锦绮,乾坤五色绘奇文。

决决沙泉取次流,小堤闲贮一奁秋。
莫将霞鹜飞飞影,认作兰成万斛愁。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