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写征人思家的心情。开篇一个“断”字一个“无”字将征人漂泊恍惚、没有着落的心态凸现出来了。继而视点由山水转至庭院阶前。词人抓住一个“情”字,落笔处皆是体量对方的宽慰,由自己的思家情重想到妻子的刻骨思念,因而劝慰道“落花须自扫”,寄托了希望对方刚强自持的关切,更有“莫更伤春,同是恹恹多病人”的劝慰,将自己与闺中人摆在相同的位置,同样的多病相思。全词像一封平常家信,但由于情真意长故十分感人。
首先,在主题上仍旧是伤春怀人。伤春题材的诗词是传统诗词主题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写伤春的甚至比悲秋还要多,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陆游《豆叶黄》“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等等。纳兰容若这首在对伤春这一风格的继承上有他自己的特点。他说“莫更伤春”,他用不伤春来表现自己的伤春,他要走出伤春的情节,然而始终又没能走出,只能是嘴巴上的一句话罢了。试想,他自己能不伤春么,他所思念的恋人能不伤春么。春的事实摆在面前,如同离别一样真实,不伤春,情何以堪。
这首词结构上很有其特色,使用了对话式的结构。全词分上下片,在一首词中创造了异空间中妻子和自己进行对话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由词人自己去把握,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情感主题两方面的思念,并用对话来缓和由于空间差距造成的交流矛盾。
上片是从妻子的角度来说的。断魂飘忽无定,思量无限,万水千山,天涯海角,伊人何处去,为何一点音信也没有,一纸信笺也没来,整日独立东风,春风吹来,枝叶又绿。
下片是从自己角度来说的,承上对前面的妻子抱怨似的语言进行回答,似乎是在异空间中进行对话似的。怀想故园,想来春色正好,满园浓郁正春风,此时此刻,多想给你一封信啊,我要告诉你,去年一同赏花,一同看春华凋零,一同扫去那谢落满地的花,一同葬花,可惜今年,只你一人,独自赏花,独自面对花的凋零,最后一人扫去满地残红。这何等残忍,何等伤心,我又怎能提笔,如何给你这样的一封信呢。不要再伤春了,春去春又回,春色年年再,不能同在固可惜,你我同是天涯伤心客,同患相思疾。
无论如何,这种对话都只是一个假设而已,只是词人由于思恋太深而导致的情感爆发。词人无论怎么“解释”,在家中的恋人都不能听见,所以也不会“原谅”他,而这一点是纳兰容若自己也清楚的。所以说这首词的情感基调还是悲哀伤感的。
对话体的结构是这首词的典型特征,词人通过对话形式表达两地相思,事实则是表达了自己对妻子一片的深情。这首词上片立足于妻子的“问”,下片立足于自己的“答”,问答两方面中交点在于自己这一方面,主要是抒发自己对妻子的爱情以及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下的无奈,情感是悲伤、灰色的。
自从载籍流传后,此是论心第一条。剖析精明为训切,如何心学尚寥寥。
十日一出郊容改,东风夜发山花红。纷纷桃李何为者,不可思忆天之工。
轮转荣枯何日了,年年青入长城草。嗟嗟人生物不如,一度经年一度老。
朔方健儿期报恩,憔颜短发披荆榛。成蹊桃李自何处,那知芳草忆王孙。
长身饥鹤毛羽修,客心茫茫增百忧。破釜生鱼突无火,贷粟且谒监河侯。
买得轻航不盈尺,揭牌自著飘零客。秋霜既下众林羸,一片寒烟压江白。
谁擘瑶笺赠远行,草风沙雨怅孤征。文游曾接秦淮海,独谱离歌动别情。
先生浩气吞云梦,直以衙官卑屈宋。醉后挥毫墨沈流,湘波岳石争浮动。
濯锦坊头贾傅祠,昔年鸿爪亦堪思。长沙九月成衣未,客子秋帆欲挂时。
连朝风雨重阳节,醉插茱萸不妨别。新诗笑谢杜陵人,八尺江湖壮行色。
濯足行将望八荒,巴陵水驿夜苍苍。回头黄鹤西楼月,秋思离愁满岳阳。
学士风流玉雪标,早陪凤辇听仙《韶》。光分莲炬从天下,香带炉烟近日飘。
书拟汉秦夸二篆,史修南北见三朝。承恩曾记东来日,绣斧光华拥使轺。
湛湛良秋,煜煜佳树。开我怡轩,兄弟既具。千里同心,吹兰断金。
矧我连气,后裾前襟。鸿飞自南,有肃其行。顾念徒侣,悲鸣徬徨。
浮云东西,顷刻万熊。脂车在门,莫知所届。图书四陈,短檠二尺。
秋风相提,夜以继日。雀鼠营营,风雨凄其。一隙不涂,摧倾继之。
虎豹堕地,气能食牛。松柏盈尺,岁寒不忧。来日大难,去日苦多。
今日何日,勖哉短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