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之池

先秦·佚名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沤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相对唱。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沤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聊天话家常。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浸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诉衷肠。

注释

池:护城河。一说水池。
沤(òu):长时间用水浸泡。纺麻之前先用水将其泡软,才能剥下麻皮,用以织麻布。
淑:善,美。一作“叔”,指排行第三。姬:周之姓。一说是古代对妇女的美称。
晤(wù)歌:用歌声互相唱和,即对歌。
纻(zhù):同“苎”,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含纤维质,可做绳,可织布。
晤语:对话。
菅(jiān):菅草。芦荻一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浸渍剥取后可以编草鞋。

赏析

  这是一首欢快的劳动对歌。可以想像,这种场面,时至今日,还屡见不鲜。沤麻的水,是有相当强烈的臭味的。长久浸泡的麻,从水中捞出,洗去泡出的浆液,剥离麻皮,是一种相当艰苦的劳动。但是,在这艰苦的劳动中,小伙子能和自己钟爱的姑娘在一起,又说又唱,心情就大不同了。艰苦的劳动变成温馨的相聚,歌声充满欢乐之情。

  全诗三章十二句,其实只是一个意思,一章已经把全部意思包容了。二、三章只是复沓。而复沓,相同或相近意义的字语反复吟唱,正是中国民歌传统的语言形式。这种反复吟唱,既表现劳动青年感情的纯朴强烈,又以复沓的手段加强诗歌的主题。这种方式,一直沿用到现代。如果说变化,三章只换三个字,一个沤的对象不只是麻,还有苎麻菅草;一个是晤的形式变了,还有言来语去。这说明随着劳动过程的延续,爱情的温度也在渐渐提升。

  诗以浸泡麻起兴,不仅写明情感发生的地点,也暗示了情感在交流中的加深,麻可泡软,正意味情意的深厚,而根本的还在于两人可以相“晤”,有情感的相互对话的基础。

  大麻、纻麻经过揉洗梳理之后,得到比较长而耐磨的纤维,成为古时人们衣料的主要原料,织成麻布,裁制衣服。白色麻布制成的衣服,不加彩饰,叫深衣,是诸侯、大夫、士日常所穿;洗漂不白,保留麻色的粗麻布,就是劳动者的衣料。因此,每年种植、浸洗、梳理大麻、芝麻,是春秋前后很长历史时期农村主要劳动内容之一。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谓“《东门之池》,刺时也。疾其君之淫昏,而思贤女子以配君子也”,苏辙《诗集传》谓“陈君荒淫无度,而国人化之,皆不可告语。故其君子思得淑女,以化于内”,都将诗意与政治联系起来。

  猜你喜欢
白天碎碎如析绵,黑天昧昧如陈玄。
白黑破处青天出,海月飞来光尚湿。
是夜太史秦月蚀,三家各自矜算术。
或云七分或食既,或云食书不在夕。
上令御史登吴山,下视海门监月出。
年来历失无人修,三家之说谁为优。
乍如破镜光炯炯,渐若小儿初食饼。
时方下令严禁铜,破镜何为来海东。
天边有饼不可食,闻产饥民满淮北。
是镜是饼且勿论,须臾还我黄金盆。
金盆当空四山静,平波倒浸云天影。
下连八表共此光,上接银河通一冷。
御史归家太史眠,人间不闻钟鼓传。
白石道人呼钓船,一瓢欲酌湖中天。
荷叶摆头君睡去,西风急送敲窗句。
位望谁能并,当年志已伸。人间传凤藻,天上演龙纶。
贾马才无敌,褒雄誉益臻。除奸深系念,致主迥忘身。
谏疏纵横上,危言果敢陈。忠贞虽贯世,消长岂由人。
慷慨辞朝阙,迢遥涉路尘。千山明夕照,孤棹渡长津。
杜宇声方切,江蓠色正新。卷舒唯合道,喜愠不劳神。
禅客陪清论,渔翁作近邻。静吟穷野景,狂醉养天真。
格论思名士,舆情渴直臣。九霄恩复降,比户意皆忻。
却入鸳鸾序,终身顾问频。漏残丹禁晓,日暖玉墀春。
鉴物心如水,忧时鬓若银。惟期康庶事,永要叙彝伦。
贵贱知无间,孤寒必许亲。几多沈滞者,拭目望陶钧。
佳丽三吴国,湖光荡日华。
鱼惊动苹叶,燕喜掠杨花。
云过山腰黑,风驱雨脚斜。
烟波遥尽处,仿佛见渔家。

一觉红尘梦欲残,江城六月滞风湍。人间炎暑无逃遁,归向山中卧岁寒。

安问谢张纲,依凭恃堞长。获三当战狩,用一胜千羊。

冰渡忧濡尾,风嗥乐在梁。莫言无粹白,九尾荐佳祥。

独寻危坂出高冈,蔓草荆榛古道荒。谷口人家似仙馆,几间茅屋荫垂杨。

万里淮安客,孤舟强作诗。夜深霜露冷,天近斗星移。

细酒甜如蜜,黄河浊似泥。梅花深处里,应是梦交时。

昔别溪南寺,奇庞总角儿。
传闻不好弄,賸喜更能诗。
弦术真吾道,躬行是汝师。
掖垣家学在,何以遍参为。
昔余登大梁。
西南望洪河。
时寒原野旷。
风急霜露多。
仲冬正惨切。
日月少精华。
落叶纵横起。
飞鸟时相过。
搔首广川阴。
怀归思如何。
常愿反初服。
闲步颍水阿。

红叶恰翻阶,露气晓如沐。山雨忽欲来,新香时断续。

日入江风静,安波似未流。岸回知舳转,解缆觉船浮。

暮烟生远渚,夕鸟赴前洲。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讴。

疑是辰阳宿,于此逗孤舟。

不因修禊过春山,谁得澄湖一望间。
顿觉尘心空水上,偶逢渔父语沙间。
几多沃野桑麻蔽,半是荒畬雁鹜还。
日夕微茫僧问渡,双峰寂历掩禅关。

绿芜春远裙腰衬。寻诗天气新晴稳。池草梦初醒。窗纱镂翠痕。

小庭人静处。两两幽禽语。犹记擘吟笺。闲凭卐字兰。

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独传。
中绝仅如线,鸾胶真续弦。
自有乘法累,吾道几弃捐。
相挻入茫昧,一律争谈玄。
谁洗新学肠,少愈自圣颠。
斯文日琢丧,未丧关诸天。
上帝实惠顾,为时生此贤。
高文破崖岸,天地登大全。
论事似陆贽,实录如史迁。
绪余寄吟咏,直追风雅篇。
根本于丘轲,道德其渊源。
如奏清庙瑟,三叹遗音存。
如闻阳春曲,和者奚寡焉。
公昔在西掖,丝纶代王言。
胥吏俱腕脱,思涌惊飞泉。
玉堂久挥翰,夜席屡为前。
禁中得颇牧,可但词采专。
草书招赞普,传檄定幽燕。
欲清塞北尘,自许素志坚。
经纶天下手,经纶天下手,
绘像期凌烟。异论忽矛盾,
去国可翩然。申伯宣辅相,
有时于蕃宣。帆锦落天东,
寒色与江连。雪意聚忽散,
雁字整复偏。行行采石江,
斗酒酹谪仙。古来文士贵,
宠数极异恩。金井沃醉面,
落笔动至尊。愿言投谮者,
以雪千载冤。伟哉扶靴气,
宁复事拘变质挛。异世傥周调,
一系五湖船。

不牵春草咏池塘,且对山泉共举觞。碧玉涌波清见底,戏鳞依荇款成行。

杯盘草草情逾厚,淡话平平味更长。亦有浯溪耸天石,待镌佳颂压元郎。

六月西湖带雨山,小膛终日傍鸥闲。
风烟如许关情甚,宾主相推下语难。
几点送君归大雅,一凉今夜满长安。
江湖远思知多少,归去风前各倚栏。

两仪石得阴阳气,八卦潭通坎兑根。别有洞天开小口,个中凉不异桃源。

仲蔚蓬蒿雅没人,闭门养性略荣名。古人冷淡今人笑,击鼓求亡大过情。

游丝乍绕,芳树渐齐,偶踏画桥红雾。柳外高楼,一片嫩烟扶住。

缭墙边、浅递流莺语。为惋惜、桃英万点,随风细细吹去。

窈窕寻私路。记草色香痕,旧曾相遇。欲饮琼浆,定少丽人怜与。

枉多情、门掩无敲处。笑此日、吟魂醉影,化濛濛花雨。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