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武侯庙中的壁画已经脱落,整座山空旷寂静,只有草木徒长。
站在这里好似还能听到诸葛亮作辞别后主的声音,只是他病死军中,再也无法回到故地南阳了啊。
注释
武侯:指诸葛亮。诸葛亮于后主建兴元年(223年),封为武乡侯,省称武侯。武侯庙:指祭祀诸葛亮的庙。其庙有多处,如襄阳、成都、南阳、夔州等地都有武侯庙。这里指夔州武侯庙,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西。张震《武侯祠堂记》:“唐夔州治白帝,武侯祠在西郊。”
丹青落:庙中壁画已脱落。丹青指庙中壁画。
草木长:草木茂长。两句写庙景,言武侯去世时间之久远。
辞后主:蜀后主刘禅建兴五年,诸葛亮上《出师表》,辞别后主,率兵伐魏。
南阳:诸葛亮本以布衣躬耕于南阳(今河南南阳),因刘备三顾之于草庐中,遂佐备建立蜀汉、与魏、吴成鼎足之势。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76年),当时杜甫正流寓夔州,因瞻拜武侯祠有感而作此诗以悼念诸葛亮。该诗前两句描写庙内、外的景色,描写山之空寂,也暗示武侯一生的志业早已随岁月而消逝,回首往事一切皆空。后一联诗以短短十个字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道出了武侯放弃早年隐居南阳的生活而终身尽瘁国事,以身许国、义无反顾的境遇和心情。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这两句写诗人瞻仰武侯庙所看到的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上句写庙。诗中“丹青”,指庙中的壁画;“落”,剥落、脱落。从“遗”字和“落”字可想而知,前来祭拜的人很少。想当年诸葛亮为蜀汉的创建和巩固,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而诸葛亮的遗庙竟是这样的景象,诗人顿生感慨。再看下句,诗人站在武侯庙放眼四望,周遭环境也是如此的空寂和荒凉。“空山”,指白帝山。诗人用一个“空”字,似乎是说这山上什么也没有,空空如也,说明人迹稀少;一个“长”字,说明草木无忧无顾地生长,倒很茂盛,进一步反衬出武侯庙位于一片荒山野草之中,是多么的令人感伤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这两句由武侯庙写到诸葛亮,对诸葛亮的出山辅佐刘备以及后主,赞叹有加。诗人似乎还能听到诸葛亮作《出师表》辞别后主的声音,可他壮志未酬,病死军中,在也无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阳啊。上句“犹闻辞后主”,“辞后主”,蜀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出兵汉中,实行伐魏,临行上《出师表》,向后主刘禅辞行,告诫后主要亲君子,远小人,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贞之心。下句“不复卧南阳”是上句的继续,由于诸葛亮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在也不能回到他的躬耕之地南阳了。“南阳”,郡名,诸葛亮曾躬耕于此。“不复”二字,既写出了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情,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的伟大功业和奋斗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赞叹之情和无法功成身退返故乡惋惜之情。

  这首诗虚实相生,融情于景。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首诗可以说是情景交融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766年(唐大历元年)。《武侯庙》与《八阵图》均为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所作。当时诗人流寓夔州,诗人无所事事,一天来到武侯祠,看到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咏怀五绝诗。

题解

  武侯:指诸葛亮。诸葛亮于后主建兴元年(223年),封为武乡侯,省称武侯。武侯庙:指祭祀诸葛亮的庙。其庙有多处,如襄阳、成都、南阳、夔州等地都有武侯庙。这里指夔州武侯庙,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西。张震《武侯祠堂记》:“唐夔州治白帝,武侯祠在西郊。”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白鹿遗书山泽癯,归来花木尽堪娱。
功名之梦晦庵晦,礼乐其家迂叟迂。
雪屋一灯春夜半,竹山千古暮云孤。
雨寒愁绝兰亭禊,灵寿空余九老图。
儿归喜欲泣,难说与他人。
老眼无湖海,初心有鬼神。
行将八十岁,别可又三春。
自信天堪靠,宁教做独民。

太史命世豪,始作表传记。著书自一家,亦足见奇伟。

寥寥千载向,笔削号古史。排斥已甚哉,不学而见诋。

孰云争名者,区区在朝市。

赓吟令节最多年,禊饮春亭五侍筵。
爱客公心宽似水,催人物态急如弦。
园林烂熳惊三月,樽俎徘徊恋二天,
迹近风花飘未定,且随珠履醉金船。
南园池馆花如雪,
小塘春水涟漪。
夕阳楼上绣帘垂。
酒醒无寐□,独自倚阑时。

绿杨风静凝闲恨,
千言万语黄鹂。
旧欢前事杳难追。
高唐暮雨,空只觉相思。

苍梧恨,竹泪已平沈。万古湘灵闻乐地,云山韶濩入悽音。

字字楚骚心。

出郭安阳漾碧波,黄流汩汩泛漳河。河滨饮水令人瘿,岸石其如腹疾何。

隔市能几步,幽趣踰山林。凿池小如斗,水浅鱼自深。

檐任树枝碍,阶从草色侵。不肯一锄斫,恐伤春风心。

朝出货仁义,暮归炊古今。客来无可款,石炉添水沉。

险阻艰难备此程,百年生死一毛轻。但知憾比徐方寸,深愧才非杜北征。

茅屋昼藏牛共卧,山溪夜渡虎同行。归来已喜双亲健,莫遣秋霜上鬓茎。

月落宵向分。
紫烟郁氛氲。
曀曀萤入雾。
离离鴈出云。
巴童暗理瑟。
汉女夜缝裙。
新知乐如是。
久要讵相闻。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长安闻讣客魂惊,一夜关山挽不成。夙昔但挥离别泪,如何能尽死生情。

风前残烛吹南浦,雪里孤身恸北平。国士厚恩酬未得,夷门肝胆向谁倾。

昭烈祠中忆汉庭,云移鹿走泪零零。生怜炎祚分三鼎,死恨曹瞒漏五刑。

风急尚闻龙战野,月明还睹马摇铃。漫将成败英雄论,千古君臣照丹青。

霏霏烟雨促寒旌,野寺柴关暂息征。石洞坐苔僧补衲,沧浪伫马客湔缨。

㳙㳙瀑布分空翠,寂寂归鸿唳晚晴。更上高原回首望,痴云宿雾两山平。

缥缈孤亭荡碧天,游人得到俨登仙。举头万里晴光彻,笑指千岩秀色悬。

云去云来风片片,鸟飞鸟落水田田。纵观沧海尘寰远,一点征帆一点烟。

座拥牟尼,舟乘太乙,妙香清福。为问前因,由来是仙佛。

离尘上品,怜浊世无端沦辱。幽独。红盖素馨,称灵均奇服。

银塘泻影,璚露流甘,伊人正如玉。孤芳自远,极浦晚烟绿。

为问此生知己,但有畹兰修竹。共一汀凉月,祛尽俗尘千斛。

结宇五峰间,高深尽日閒。湖光晴入户,云影冷藏山。

偷果猿频到,衔花鸟不还。幽栖踪迹绝,何幸得追攀。

岸曲沙回着处侵,半江落日半江阴。
悠悠乱逐春潮上,漠漠还随暮霭沈。
曾带断鸦归远岫,又移残月出疏林。
谁怜独倚危楼遍,目极天涯思不禁。

雪钞露校累编排,十载辛勤费老怀。细勘鲁鱼纷讼聚,苦雠尘叶拨云埋。

争看秘阁新摹本,交口斯文后学阶。今夕琅环成楚炬,不堪重过养真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