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轩睇幽䆳,散帙当清漪。爱以君子屋,重此林泉姿。
空翠散瑶席,轻流度华池。牙签此高阁,万卷光陆离。
逍遥弦颂暇,鱼鸟忻相随。俗虑澹若忘,谈笑无厌时。
早逢雍熙治,文雅久见推。歘起掌帝制,两籓赖纲维。
济济夔龙侣,接武赤玉墀。东观多群籍,西清骋雄词。
莹如玉壶冰,灿若琼树枝。苕溪增秀色,天目含清辉。
黎庶待拊字,丘园宁暌违。寄声考槃涧,白首以为期。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乘兴而来,冒雨过、徵君之宅。相对者、诗家三老,酒徒八伯。
秉烛夜游行乐耳,一生能着千双屐。看胜为可喜败欣然,如予弈。
痛饮也,肠千石。剧谈也,唇三尺。算樽前只少,红儿催拍。
便唱鹧鸪休听好,坐中半老江南客。问阮公、醉后眼如何,全飞白。
番经厂里见莲台,绿刺观音鬘络开。跳步也随弓样窄,中秋来舞万年杯。
荆门雪霁江树芳,巫峡冉冉愁云长。山猿杜鹃叫落日,风洒露沐何苍凉。
六龙从东来,晓气开扶桑。天高雨绝人事变,解环结佩空相望。
渚宫西澨连三湘,画中隐隐听鸣榔。安得置我栖其旁,为君一曲歌沧浪。
拙自愚中来,逸与怠相比。限界固分明,差忒亦容易。
人心自有机,天下本无事。更参大学章,终始一诚意。
晴窗閒共蹑丹梯,一览诸峰万木低。孤磬响闻天井外,残莺声送夕阳西。
泉分石涧聊堪煮,酒有邻家不用携。十载青藜曾共对,故人今已直金闺。
震旦值熙阳,首夏时清和。缅怀鹫岭地,兹夕降奢摩。
明星一悟法,慈悲周九阿。撚花陟宝座,花影何婀娜。
阿难笑传意,外道生障魔。岂期一茎草,可为千丈柯。
历劫已无数,未来今已过。嗟予禀夙愆,幸得渡慈波。
巍巍鸡足山,众宝何嵯峨。一自法鼓息,昏夜徒吹螺。
禅解既已鲜,支离何众多。空有澄观理,不聆帝子歌。
遂使阎屠人,终日疲婆娑。真性了无取,千载如一俄。
颠倒识浪中,仡仡复蹉蹉。哀哉此众生,忍闻修多罗。
渡海必以筏,无筏难涉河。渡竟还自渡,由旬与刹那。
寄言后世士,讽诵无怠跎。
海棠刚绽秋初遍,芳园渐疏庭柳。露重池坳,蝉鸣叶罅,又酿凄凉时候。
层楼人瘦。甚尽日西风,暗盈襟袖。已是销魂,更堪微雨弄晴昼。
湘帘一桁细卷,念愁荷万柄,空自低首。寂寞天涯,萧条身世,碧宇高寒依旧。
佳人知否。盼隔岸银河,只馀星斗。谩诉离思,夜窗支永漏。
即心便是佛,姮娥不画眉。才将脂粉污,妍好却成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