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二兄入蜀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游子要踏上关险山高的旅途,这里是繁华热闹的长安城。
在这里我们分手告别,默默相望哀伤得说不出话。
注释
关山:这里指入蜀的关隘山川
客子:旅居异地的人,这里指二兄。
花柳:古指游赏之地,这里形容繁华。帝王城:指长安,自汉至唐,不少帝王建都于此。
相顾:相看。怜:关切同情。

赏析

  在古代,人们十分珍视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卢照邻的《送二兄入蜀》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其兄弟之间深厚的手足亲情

  首句“关山客子路”,是向“二兄”说明前方路途遥远、山峦叠嶂、十分艰险,提醒亲人要多加珍重。古时由长安入蜀,必须经过秦岭太白山、青泥岭和大剑山、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剑门关。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曾清晰描绘了蜀道的艰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虽然剑阁有“天梯石栈相钩连”,却仍旧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最后不得不发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的叹息。

  卢照邻这首诗没有细致刻绘,而用“关山”二字概括了蜀道上的艰险,与兄弟惜别的沉重心情却清晰可见。

  次句“花柳帝王城”,是指“二兄”出发的地点——长安,繁华似锦,歌舞升华,一派繁华的景象。

  这一句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长安的“花柳”繁华反衬亲人在艰险的蜀道上将会碰到的孤苦、凄凉,着墨不多,感情却倍显深沉。

  三、四句“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是抓取临分手时的瞬间情景的一个细节描写,将兄弟二人依依不舍相互牵挂的惜别情态刻划地细致入微,淋漓尽致。“相顾”二字将相互间情深意切的目光传神地刻绘了出来,一个“怜”字泻出了二人心中只有亲人间才会存在的滔滔挚爱之情,“无声”二字显示了不可名状的离别之恸,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意。

  诗人在短短四句诗中能够由远及近地刻划双方的心灵,善于节制感情,平衡抑扬,在前两句的对仗中巧含对比的成份,使全诗感情异常深厚浓烈,跌宕起伏,令人感动。

  作为抒写骨肉亲情和送别诗来说,《送二兄入蜀》或许并非最上乘之作,但却以其简洁质朴的诗风和语言有力地冲击了宫体诗的形式主义藩篱,给初唐诗坛带来了清新之气,也为后来的盛唐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这是卢照邻和他的二兄在都城长安同游了一段时间,后来卢照邻二兄入蜀,他为之送行而写的诗。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猜你喜欢
汉东烟树露蝉嘶,回首周南涕易危。
梁苑谩传居右赋,扶风谁识最良眉。
仙巾雨垫谩怀路,素壁尘凝忆问诗。
他夜梦魂知不远,蘧蘧长绕越禽枝。
秋来欲见紫髯翁,待得梅花细萼红。
记取上元灯火夜,道人犹在水晶宫。

枫桥渔火星星处,钟声客航仍度。微昏帘幕,乍暝帆樯,夹岸多于津树。

船娘吴语。为蘸水拖烟,脆来如许。不管人愁,棹歌杳霭掠波去。

如眉月棱半吐,想当年曾斗,馆娃娇妩。夜市听莺,春衣扑蝶,梦到将圆频误。

鸣珂旧路。问冶叶倡条,可能如故。撩乱心情,化茶烟一缕。

小红唱罢浣溪纱,豕圈鸡埘草半遮。玉茗香消堂不见,晓莺啼上玉兰花。

清晖高楼连翠微,清晖主人常下帷。春帘半占和烟卷,秋笛三江带月吹。

楼扉正对三江水,半占青山落乌几。文笔浮峰雁影边,夏云夕照天声里。

岱阳千树拂晴霏,迢递风帆鸡屿归。绿波芳草潮头白,空翠濛濛来湿衣。

竹枝歌断瀛洲渡,渡口行人自朝暮。江心船若送僧钟,何限年光此中去。

有时蹑履闻天籁,樵夫牧叟非余类。吴岭三山只暂窥,青云北阙遥相待。

北阙青云西上游,龙门今夜发仙舟。明年桂枝君应得,还忆家山醉倚楼。

蜿蜒寒碧卷深清,一洒甘霖泽万生。
此际莫惊蟠蛰好,近冬时节不妨晴。

画省官僚总俊才,早知名誉动金台。细论黄甲联镳步,同是青云接踵来。

邂逅龙标官署静,分携沅水健帆开。明年二月花如锦,送子东风上玉阶。

竹前竹后太常斋,风度箫韶识舜谐。博士拥书方彻卷,相公上马报当阶。

山世行藏本不羁,江东节序片帆随。三朝犹是嘉平腊,一集又题丁卯诗。

赤石青林含古色,白沙翠竹照清漪。春风浩荡鸥波兴,终要南山雾豹姿。

江汉遨游女,吹箫伴月明。曲终人又去,声断意还惊。

云尽湘潭暮,潮回浙水平。英雄今昔事,日落远峰青。

凤箫声度。十二瑶台暮。开遍琼花千万树。才入谢家诗句。

仙人酌我流霞。梦中知在谁家。酒醒休扶上马,为君一洗筝琶。

花明柳暗,一天春色绕朱楼。断鸿声唤人愁。欲问归鸿何处,身世自悠悠。正东风留滞,楚尾吴头。追思旧游。叹双鬓、飒惊秋。可惜等间孤了,酒令花筹。断弦难续,谩题诗、分付水东流。流不到、蓬岛瀛洲。

爱客曾留腊底觞,晚筵丝竹泻寒光。淡笼明月饶春丽,小浥轻尘觉雨香。

何处风来花作阵,谁家灯好妓成行。开年共说逢佳境,碧碗尝新有蔗霜。

驰光无时憩,加我五十年。知非慕伯玉,读易宗年宣。
经世匪吾事,庶几唯道全。谁言帝乡远,自古多真仙。
馀滓永可涤,秉心方杳然。孰能无相与,灭迹俱忘筌。
安用感时变,当期升九天。

杨白花,春暮白如雪。飘荡逐东风,谁家怨离别。飞入深宫不见人,子规夜夜空啼血。

绿树晴阴合,衡茅清昼馀。独怜杜陵客,村坞类贫居。

巨石如芙蕖,天然匪雕饰。盘礴峰顶边,婵娟秋江侧。

涉川试谁探,作砺当自惜。坐与荣落同,正心未尝易。

当年谁为裹玄黄,潮打孤城草木荒。华表竟无新信息,断碑空有碎文章。

云埋紫盖峰何在,烟锁青田道正长。遥想华亭披道氅,夜随明月过钱塘。

分利日以众,生利口以微。往在承平日,已有人满疑。

客从故乡来,欲语先涕洟。小民勤四体,未赡八口饥。

兵火所摧残,敲剥及膏脂。重以灾疫继,道路皆积尸。

回视显宦辈,累累拥金赀。富者力兼并,贫者无立锥。

物穷有必反,勿谓彼蚩蚩。吾亦游食徒,内愧当语谁。

一饭无兼味,一缊无余衣。且办一身瘠,敢问天下肥。

摩天石为屏,结构因嵚崎。绿树各争长,山高树亦随。

入门不数武,积阴凉阶墀。缘径登愈高,俯楼眺且危。

苍苔隐古迹,涑水留遗姿。空际鸾凤翔,手摩心仪之。

丹崖不可见,琴台犹有基。湖光忽掩映,天风吹纷披。

寻幽贵奥窍,固不厌险巇。牵衣陟绝顶,最下那敢窥。

少立喘稍息,挥汗神未夷。涧底见茅屋,四面流清漪。

林深日易昏,安得久留兹。一步一回顾,暮霭滋漫瀰。

终日一园闭,万壑千岩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