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东风作絮糁春衣,太息萧条景物非。扶荔宫中花事尽,灵和殿里昔人稀。
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往日风流问枚叔,梁园回首素心违。
木叶捲寥空,飕飗起朔风。万峰寒翠里,一点夕阳红。
风光撇眼我明知,花信频来暗自悲。二十四番肠寸寸,安能更见楝花吹。
天地正高寒,白月来相佐。匪特肝肠如,渠今即是我。
凝望秋原景不穷,凄凄风色去年同。菊黄枫赤浑閒事,一片西成在眼中。
群山绕滁州,城郭带林壑。岂惟居人稠,遂使游子乐。
苜蓿青满野,羊马盛幽朔。固知英雄主,四方归大略。
回视清流关,往事殊可薄。新花寒未开,细雪春犹落。
且持一斗酒,独与故人酌。
封豕长蛇恐不堪,天生神圣此幽探。乾坤欲辟湖山秀,草木应滋雨露甘。
伯仲偕来心共白,商周已往事谁谙。村翁牧竖无知识,也说宣尼表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