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长儿韵语 其二十九

七十春秋雪满颠,都缘子侄苦忧煎。老人在世无多日,愿乞安心了暮年。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晓向潭上行,夕就潭边宿。清冷无波澜,潎潎鱼相逐。
钓翁坐不起,见我往来熟。
白鸥吾有一日雅,畴昔见之相与亲。
沧浪忽欲从此逝,嗔我手揖无诗人。
本约同来谒帝阍,忽随川浪去东奔。九重圣主方虚席,
千里高堂尚倚门。世德只应荣伯仲,诗名终自付儿孙。
遥怜月落清淮上,寂寞何人吊旅魂。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玺书皇帝问东皇,亲爱从来昆弟行。岂有行人真坐罪,忍看邻国到唇亡。

刚闻穷海通飞雁,翻又穹庐纵盗羊。五百岛民如并命,膏腴割尽可能偿?

白石自团团,春流亦漾漾。
闲沤两边至,轻丝风外扬。
既寡羡鱼情,还闻濯缨唱。
嗟彼磻上翁,投竿复何向?

身著宫袍拜玉旒,东风二月别皇州。玉堂学士于今盛,一颗明珠不暗投。

海陵周裕之,又为淮上客。来寻南郭路,不见张宜伯。

宜伯在京口,不知谁与游。时时应北望,只可见瓜州。

何须三叫绝,已恨一声多。
去岁饥荒特异常,那知今日便丰穰。
田畴雨足经时润,院宇风生着处凉。
老去我方雨五斗,秋来谁解积千仓。
从今闾里无艰食,会见家家酒熟香。

今所以知古,赖世有书史。后所以信今,岂不亦藉此。

昔在韩魏公,治平四载耳。仁皇实录就,贼贾独不尔。

窃位十六年,不奏理庙纪。咸淳至德祐,抑又可知矣。

国亡邪正混,衮挞笔孰泚。衰翁抱丹心,但恐将溘死。

十年辛苦益清贫,自叹儒冠果误身。尽说世间骐骥少,年来谁是九方歅。

水阔楼高势绝伦,凭栏遥睇接朱垠。翰林物色诗无敌,工部庄严笔有神。

一览能清泉石虑,千年不濯利名尘。残阳欲下乡关远,怅望西南懒问津。

西风日夜声萧索,猛虎咆哮入城郭。惯从屋里饱鸡豚,不复山中护藜藿。

东家犊死血犹腥,西家犬尽寂无声。猿臂将军暂何去,假威狐魅敢横行。

道旁遗迹大如斗,田翁乍见失声吼。童稚闻言心胆寒,风吹草动皆惊走。

杀气狰狞可奈何,牛哀倏忽事偏多。宏农太守今安在,问尔何时北渡河。

含泪送君行,送君到南浦。杨柳最无情,不知离别苦。

衰病卧春雨,疏懒甘閒居。群芳想摇落,庭草青有馀。

久怀遗世志,似与冠裳疏。数日理轻装,自捲泛胜书。

中丞未解缚,对景增踌躇。决策定长往,抽毫赋遂初。

天机愁日浅,俗绊随时祛。还家席门坐,不用来轩车。

千时南云度塞鸿,秋云无迹淡平空。
人间玉岭清霄月,天上银河白昼风。
潘赋登山魂易断,楚歌遗佩怨何穷。
往来未得如张翰,欲脍霜鲸碧海东。

两番佳节两中秋,三五团圆月复留。镜里前身今细认,天涯旧迹此重游。

仍教桂影添诗思,又送蟾光入醉眸。远指清辉加减处,依然题句上层楼。

众生病故维摩病,妙见全提越我人。既了病源无个事,何如示现宰官身。

万峰遥落暮云低,一醉都门忆解携。大陆沙惊鸿并起,长亭路晚马偏嘶。

林风送暖回吹律,山雪收寒避赠绨。共有探奇金碧约,轩车何事不同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