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汇
推荐
诗文
名句
古籍
作者
谜语大全
搜索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出自
唐代
张籍
的《
征妇怨
》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秋风萧瑟的凄寒九月,匈奴兵再次侵扰
边塞
,屠杀边地将领。汉军伤亡惨重,全部丧生在辽水边境。由于万里之外白骨无人收,所以家家只能都在城下招魂安葬他们。征妇曾经设想与
丈夫
、儿子共同
生活
,即使贫贱却舒心。如今
丈夫
死在战场上,今后谁才是她的依靠?肚子里的遗孤生下来怎样哺育?虽然还活着但就像白天的蜡烛那样暗淡无光,
生活
毫无希望。
注释
殁(mò):覆没、被消灭。
招魂葬:民间为死于他乡的
亲人
举行的招魂仪式。用死者生前的衣冠代替死者入葬。
依倚:依赖、依靠。
同居:与
丈夫
、儿子共同
生活
在一起。
昼烛:白天的蜡烛,意为暗淡无光,没用处。
简析
在古典诗词中,良人从军、征妇
哀怨
是一大习见题材。张籍《征妇怨》却翻出新意,以其摧心呕血、深至沉痛而卓然不群,享誉后世。此诗虽是小诗,但谋篇布局转折多变。由群哭场面转至独哀镜头,以大衬小。又以
向往
转至现实,以乐衬哀。大小相形、哀乐相辅、正衬反衬、盘旋作势。结构之针线绵密、起伏曲折,对哀情的表达起了烘托渲染作用。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猜你喜欢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 《
太原早秋
》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 《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 《
夜别韦司士
》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 《
西江夜行
》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 《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 《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 《
夏日登车盖亭
》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 《
晚泊浔阳望庐山
》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 《
临江王节士歌
》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 《
夏日南亭怀辛大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
书愤
》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
—— 《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
古朗月行
》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
龟虽寿
》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
菩提偈
》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 《
西江月·平山堂
》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 《
送董元达
》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 《
和项王歌
》
与抒情相关的名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与伤感相关的名句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
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