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开头一句写出了诗人秋日泛舟闲游时间、地点,言简意赅;紧接着一句道出了太湖上的景致,同时也烘托出诗人的心境。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情由景生,景带情思,情景交融。尤其一个“愁”字,直抒胸臆,点出了诗人抑郁的情怀。崔颢有诗《黄鹤楼》中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同样是日薄西山,同样是迷离烟波,虽然诗人所想的不相同,但其心境是相同的。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两句是这首诗的题旨所在,意思是千百年不断发生的事都有随着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随着湖水向东流去。太湖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此日的湖波依旧,往日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却是灰飞烟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名利争夺、打打杀杀都随着历史的车轮销为匿迹。唯一不变的,只是那一道江水,作为历史的见证,作者在这里告诫世人要跳出名利,淡漠名利,淡泊一生,因为“是非成败转头空”。作者用低精神财富的笔调,委婉地道出名利的虚无,既有了道家的出仕思想,又表达了作者的清风明月般的胸怀。
春秋时吴国和越国,是相邻的两个诸侯国,都在今江苏、浙江一带,同太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诗人泛舟湖上,秋风萧瑟,落日烟波,触目所见,处处皆可生愁。然身临此境,最易令人发生感慨的,自然是历史上吴越争霸的故事了。当时吴被灭亡而越称霸,都已成为往事陈迹,所以说是“浮沉千古事”,早已付诸东流,没有谁来问了。全诗流露出诗人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心情。
《秋日湖上》这首诗浅易近人,文情并茂,诗人既点出了世事如白驹过隙,变幻莫测的原理,也道出了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及探索。千百年来人们对它议论不一。此诗的妙处在于要言不烦,寥寥数语就将今与古、虚与实、景与情融合起来,古今一概,寓虚于实,情景不分。
咄咄穷来,冰氏主人,劝汝千杯。怪子云高阁,一麾不去;
昌黎上座,三揖仍回。饿倒翳桑,冻穿东郭,拊手揶揄笑我该。
何相厄,出门如有碍,闭户如呆。
特凭毛颖符牌。择吉日车马走天涯。向簟瓢巷里,生前可住;
首阳山下,死后堪埋。耕砚为田,积书作库,今后休将壁立猜。
穷唯唯,吾从此逝矣,赠子多财。
图画当年,正桃树、生花时节。有延州高士,酒颜方热。
南浦风光何所似,西畴兴会由来别。恰闻人、洞口忆当年,频频说。
舟过处,涵冰雪。花落尽,同榆荚。叹青芝白鹤,一时都绝。
凡事总随风里絮,披图恍对云间月。幸前贤、手泽有传人,思来切。
千红万紫谁留,频惊暗里韶光坠。飞来何处,漫天香雪,撩人情思。
才过平桥,又穿小径,柴门深闭。任蜂须燕嘴,交衔不定,三眠了、还三起。
记得鹅黄初撋,等闲间、又成虚缀。晓风乍引,离魂难定,杜鹃声碎。
飘泊无心,轻狂有态,恨抛流水。愿年年常傍,永丰坊侧,看伊清泪。
住灵台清净观。公四假须温暖。日便教携□观。窑畔。
和米面琼浆按。灶为炉频炼煅。烧铅汞长煎□。动饥肠白气满。
中看。前一点真堪玩。
天地有常运,成功须四时。敛藏苟不至,生养犹浪施。
而况结夏屋,岂伊一人为。向非来者贤,俯仰成弃基。
余氏本望族,旧业祖所贻。流光被累叶,衍也复嗣之。
华堂小荒茀,新筑俄翚飞。老木傲风烟,脩篁拂云霓。
连峰累奇石,一镜开清池。窗閒编简横,门外尘鞅希。
封胡几男子,晨夕相追随。步趋朱与张,谈笑书与诗。
宁复绮纨习,所期君子归。青桐韩家树,丹桂窦氏枝。
它年定俪美,吾言岂君欺。
献花随喜上方行,云影天光入户庭。江水远翻僧眼碧,山峰轻染佛头青。
恒河莫讶沙无数,鹫岭休惊岳有灵。色界不空因相起,贝多叶上写莲经。
别馆青桐,雕阑紫萼,晓梦添愁无数著。捲帘吹入南风雨,推窗惊起西飞鹊。
女萝丝,落秦草,相牵缚。黄蘖岭红日落,翡翠阁中罗襟薄。
欲语先教心绪恶。那时催促灯前影,今番冷淡花间约。
五更鸡,三更月,难忘却。
昔我承乏江西官,豫章圣迹无不观。如何复有此遗恨,独我不到梅仙坛。
梅仙坛在丰城界,真风爽气埃尘外。当年补尉向南昌,才誉虽高官未大。
汉成帝时纲纪坏,先生谏书至于再。前擢王章矫曲朝,戮及妻子雠党快。
群臣知非不敢争,遂令天下言为诫。乌乎此语诚甚危,讥切权强何慷慨。
借令触突倖臣牙,嗜一羁单未为害。公卿大臣噤不吐,彼为私谋安足怪。
正人在下吁可悲,变名吴市复谁知。元丰敕书为旌表,故故丹井存遗基。
寿春真人锡显号,称其高蹈与俗遗。先生虽不遇于昔,而遇于今蒙奖饬。
令丞作书誉忠直,潜德幽光辉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