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郎读书破万卷,不及区区三语掾。以兹耻共侏儒粟,归侍髯翁寿清宴。
菽水一勺轻千钟,况有今古蟠其胸。朝看明海欱日月,夕爱赤堇摅烟虹。
天贻玉棺唤髯去,肯向东园借官具。娄江忽有孝廉船,问我求题君子墓。
谀墓古来人所嗤,髯翁遗爱吾何疑。始知吴札千金剑,奚若中郎七尺碑。
念余年来倦笔研,欲焚弃之心更愞。乞汝相携老文苑,人间一官味诚短。
无言画阑独凭,黯吟怀似水。绪风悄、换到鹊声,乱红飘尽残蕊。
听几度、边笳自咽,乡心远逐南云坠。怅风尘、极目栖栖,总是愁思。
沈醉休辞,浮名过羽,底英雄竖子。尽空外、归雁声酸,碧山人远莫至。
恁天涯、登临吊古,也云里、帝城遥指。算长堤、芳草萋萋,解怜幽意。
新词读罢,琴筑苍凉,想寤歌独寐。清啸对、江山形胜,坐念当日。
名士新亭,暗倾铅泪。飙轮电卷,惊涛夜涌,承平箫鼓浑如梦,望神州、那不伤愁悴。
风沙滚滚,因君更触前游,惊心短歌声里。
长安此日,斗酒重携,且吟红写翠。漫省念、关山漂泊,海水横飞,怕有城乌,唤人愁起。
与君试向,危楼凝睇。绿阴如幕芳事歇,惜流光、谁解新声倚。
从教泪满青衫,俯仰苍茫,恨题凤纸。
小雨不滑道,好风吹我衣。畏途得清凉,实亦天念之。
念之匪有他,七十方督师。上忧国步艰,下悯生民疲。
区区当努力,早见平淮碑。
霜林枫叶动秋山,谁道呦呦物性闲。同类呼群更媒祸,世间何处不黄间。
明日届商序,惄焉凄在怀。微风动高叶,残雨堕空阶。
往事不堪问,孤情孰与偕。吾宗念之子,高咏坐秋斋。
秋高云净天宇辟,金眸闪闪睨空碧。侧身下掠捷如风,矫向空中复盘翮。
鸱鸮异类何纷纷,霜爪迅击毛血分。慎尔驱除勿逞暴,廓清要佐凤凰仁。
细身田犬五尺长,四足趫捷不可当。首昂喙利两眼赤,众犬视之皆辟易。
饲粮常少患肥痴,僵卧廊间甘伏雌。秋清山高风夜吼,一朝踪迹狐兔走。
惭愧儒冠误此身,涂穷何假问通津。门前罗雀正吾事,墙角负暄非世人。
自喜小槽长有酒,独惊华发不便春。知君泽畔成新筑,拟荷锄犁去卜邻。
皇舆产万物,维南聚珍奇。螭珠或径寸,出浦光陆离。
珊瑚八九尺,铁网笼其枝。象犀与翡翠,玳瑁兼玻璃。
由来贡尚方,筐篚不少遗。宝气之所钟,自然萃文词。
屈子间世出,抱才实不羁。乃知三闾后,根源浩难窥。
八极恣挥■,摩霄翅高垂。苍茫洞庭野,寂默闻咸池。
跻岳攀云松,浮湘咏江蓠。自楚投建业,扬帆快风吹。
纵览故宫阙,顿兴《黍离》悲。复过淮阴市,吊古抵下邳。
心输漂母饭,勇惜博浪椎。英雄事已矣,千载若可追。
放荡齐鲁郊,扬鞭路逶迤。直穷岱宗顶,瞰海腾晨曦。
曩迹搜层崖,遍读封禅碑。性豪任所往,身轻无一斋。
犯雪度雁门,白草连边陲。飞扬逐射猎,箭叫如饿鸱。
獐鹿佐柈馔,筝琶列蛾眉。饮酣横槊歌,慷慨惊健儿。
孤踪转西北,过秦车载脂。河工仍壮观,襟带思昔时。
空寻渭川竹,浪采商颜芝。感彼帝王业,陵墓飒以衰。
客久习土俗,荏苒岁月移。欲藏韦布名,转使卿相知。
招延到上国,翰墨纷淋漓。天子方右文,荐贤在皋夔。
脱身竟不顾,肯被好爵縻。鼓枻东入吴,潇洒开襟期。
春风亦媚容,花秾闹黄鹂。一上姑苏台,便辞震泽湄。
累月留槜李,结友倾肝脾。宝剑脱相赠,典裘劝金卮。
谈锋各雄骜,如车驾騧骊。挥戈动压垒,搴旗辄登陴。
同调罢相斗,望尘徒盱睢。倾心廿余载,几易裘与絺。
吾党奈索莫,抱华无由摛。最惜庚申间,邓尉梅纷披。
闻欲访筚门,匆匆值临歧。欣逢铁桥叟,张丈穆之。
下榻曾淹迟。每尝羡学殖,屈指无肩随。奄有汉魏作,摇毫洗浮靡。
继获兰溪邮,忽枉璆琳贻。开缄炫众目,词藻何葳蕤。
鲍谢许力敌,贾董为气劘。巨壑扬波澜,罔敢测一蠡。
迄今栖罗浮,身隐誉益驰。凿泉通丹岩,扩地增新榱。
奉母洁修滫瀡,余力视东菑。阖户拥万卷,此乐应忘疲。
余从高凉还,重切倚闾思。满衣鸰原泪,家孟兄任高凉,洒向天之涯。
浩叹当兹辰,廉吏不可为。读书贵立德,恤民宽以慈。
邦人颇怀惠,无由愬彤墀。尚冀一言重,惄焉若调饥。
乘间愿握手,舣棹枳树篱。释此风尘色,挹君熊豹姿。
雄谈溯上古,窔奥穷轩羲。再聆瑶琴韵,宫商发朱丝。
鄙怀蓄已久,儗共吐嵚崎。不尔入山林,恐贻达士嗤。
茅檐三尺喧悲风,床头蚁斗声汹汹。此时儿啼不应待,孤绷夜走深山中。
启明闪影天将白,药鼎茶铛果谁责。此时儿醒不容啼,牵绷晨返寒溪侧。
儿生百日父即危,对儿惟有双泪垂。朝来暮去冒风雪,茕茕两地恒相随。
风饕雪虐儿啼急,宿鸟翻飞和悲泣。劬劳当日谁则同,此意应参蓼莪什。
忆昔屡游黄{山兖}峰,贞珉彤管传慈容。德门一过一矜式,谓有畸人贤母之高踪。
小人有母未传德,四十无成老将及。披图未竟已吞声,笔不能持但嗟息。
我前老屋居江湄,危楼一间半欲欹。楼前杌隍安一梯,楼下积雨常如池。
断椽坏木纵横支,临深履薄难扶持。当时吾母随重慈,井灶葱薤旁无司。
左携杯棬右抱儿,虞儿转侧啮以衣。偶然失足不可思,危梯上下行岖崎。
齿痕儿泪时相续,血印斑斑见襟幅。至今风木不停鸣,我念慈恩抱梯哭。
羡君史笔能酬养,母教无须采风上。只教惊心捧檄人,春晖寸草空神往。
剩有悲怀祇自知,北堂茹苦报何迟。徒闻膝下通侯贵,亲见深宫绘画时。
罗池庙者,故刺史柳侯庙也。柳侯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三年,民各自矜奋,日:“兹土虽远京师,吾等亦天氓,今天幸惠仁侯,若不化服,我则非人。”于是老少相教语,莫背侯令。凡有所为,于其乡间,及于其家,皆日:“吾侯闻之,得无不可于意否?”莫不付度而后从事。凡令之期,民勤趋之,无有后先,必以其时。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园洁惰,猪牛鸭鸡,肥大蕃息;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
步时民贫,以男女相质,久不得赎,尽没为隶。我侯之至,按国之故,以佣除本,悉夺归之。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柳民既皆悦喜。尝与其部将魏感、谢宁、欧阳翼饮酒驿亭,谓日:“吾弃于时,而寄于此,与若等好也。明年吾将死,死而为神,后三年,为庙祀我。”及期而死。
三年孟秋辛卯,侯降于州之后堂,欧阳翼等见而拜之。其夕梦翼而告日:“馆我于罗池。”其月景辰庙成,大祭。过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门即死。
明年春,魏忠、欧阳翼使谢宁来京师,请书其事于石。余谓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福祸之,以食其土,可谓灵也已。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俾歌以祀焉,而并刻之。
柳侯,河东人,讳宗元,字子厚。贤而有文章,尝位于朝光显矣。已而摈不用。其辞曰: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侯之船兮两旗,度中流兮,风泊之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
侯乘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嚬以笑。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侯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北方之人兮,为侯是非。千秋万岁兮,侯无我违。福我兮寿我,驱厉鬼兮山之左。下无苦湿兮,高无干秔。稳充羡兮,蛇蛟结蟠。我民报事兮,无怠其始,自今兮钦于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