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别后的相思之情绵绵不绝,如丝般纷乱,让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更何况好不容易入睡后,竟然还梦到了家乡,使人越发感伤。起来倾听那边塞半夜的雨声,却回忆起在家中小楼上我们挑灯夜话的情景。
认真地书写,对你的思念格外紫明,天生的多愁善感使自己变得多情。起身用嘴中的热气暖手,将家书封好,偏偏看到“鸳鸯”二字时,心痛又被触动,手又僵了起来。
注释
于中好:即《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也是曲牌名。
如丝:形容绵绵不绝。
孤枕:独眠。边城:临近边界的城市。
紫塞:边塞.长城。
红楼:指绘有艳丽彩画的楼阁。这里代指家中的楼阁。
“天将”句:事实是多情酿愁味。倒转其辞,益见愁浓,亦合平仄。
呵手:用嘴中热气暖手。封题:物品封装妥当后,在封口处题签,特指在书札的封口上签押,引申为书札的代称。
鸳鸯(yuānyāng):伴侣、情侣的意象。冰:此谓冰结,手僵不能动,意为触动心病,伤感之至。

赏析

  上片写词人对家人的怀念。首句“别绪如丝睡不成”,情意坦诚,多情公子这时正在塞上,紫离后的思念令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而“那堪孤枕梦边城”一句就更进一步地表明了纳兰的愁思之深。一般说来,“梦边城”应当解释为“梦见边城”,可是联系上下文,应该解释成“梦于边城”。孤枕难眠,所以纳兰索性披衣起床,去倾听那夜半塞外的冷雨声。但邢夜雨声就像伤心人拨弄琴瑟的弦声,悲凄彻骨,每一声都敲打着纳兰那颗满是悲愁的心,也更加引发了他的思念,令他不由想起了家里的妻子,心想这时的她会不会也正在想念着自己。

  下片从书信落笔,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相思情怀。这时的思念之情好像春天的杂草似的,疯狂生长,所以纳兰拿起了笔,铺开纸笺,写下了一首抒发自己离愁别绪的书信寄给妻子。词中的“书郑重,恨紫明”显得语义不清,令人疑惑,谁又能明白当时的纳兰要表达什么意思。“天将愁味酿多情”一句将纳兰的思念和悲愁推向高潮,意思是说:就连上天都在用滴滴答答的绵密雨声来酝酿自己的悲苦。这个“酿”字,可谓是全词的词眼。“偏到鸳鸯两字冰”意为一想到我们天各一方,相见遥遥,又不禁彻骨寒心了。塞外苦寒,纳兰好不容易写完信,呵着冰冷的双手粘好了信封,在为信封签押时,笔尖却被冻住了,四周一片冰冷的寒意。情深意重笔轻,落下“鸳鸯”二字时,心中更凄楚。从“天将愁味酿多情”、“偏到鸳鸯两字冰”来看,颇含悠然不尽之意,“鸳鸯两字冰”,化虚为实,深刻地表达了相思的愁苦。

  全词对爱侣的萦思写得回环婉曲,意韵别生。“偏到鸳鸯两字冰”的描画,意味悠长,既渲染出边塞的严寒景象,也折射出心中的清冷景况,亦摹写出这份苦寒对恩爱伴侣儿女情长的阻隔,多重意蕴缭绕字里行间,情韵悠远。

创作背景

  词或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月,纳兰去梭龙勘察,塞上怀远,心念闺中妻子而作。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轻风猎猎转残红,春去荒村暮雨中。
花影带寒犹黯淡,山光和雾更空蒙。
百年拚却身长醉,五斗由来计日穷。
惭愧宾朋有胶漆,不堪兄弟苦西东。

彤云昨夜布长空,晓日遥岑白愈丰。盖世银妆黎庶户,盈岩玉砌梵王宫。

渔樵各伎谁容易,释道众生孰建功。造化亦由人事见,十朝一雨五当风。

峰顶毬场剪似平,汾阳号令素精明。万蹄攒逐一星过,两队欢呼众乐鸣。

静看穿杨矜妙手,醉观过翼觉身轻。摩挲亭下排衙石,拟赋将军射虎行。

早讶年年狂士来,每来亭上独徘徊。
山应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

山馆萧条寝复兴,经声遥出最高层。客愁无伴依童子,禅学多难忆古僧。

阶下鸣蛩沿定石,竹间栖鸽避悬灯。远游亦有幽栖志,拟绝尘缘老未能。

秋生处还,只恐佳、期无据俯。杳杳人、閒几点疏,镫乱流萤低度。

莫有多情应似我,向蛛网、含愁轻诉。方信得经年,此夕带水,桥成堪渡。

休误。荏苒凌波,迢迢西浦。费乌鹊高飞,心力倦奈,尘世荒鸡催曙。

回首盈盈,青女下似,笑我凄凉庭户。算自有,银潢几许年华,玉颜非故。

萧萧风雪逼人寒,欲整行装忍泪看。珍重送君无别语,高堂代我问平安。

昔年曾在山阴住,不谓山阴到此堂。苍苔翠竹汝所好,白石清泉吾故乡。

禹穴有怀游太史,鉴湖无复赐知章。张帆明日竟东下,雨过西兴树影凉。

看罢璚花去不还,今闻笙鹤在云间。十洲何处留真迹,万古无人出此关。

林下故交同白处,江南旧业只青山。丹经已付无为子,月夜犹疑响佩环。

谷口春泉一镜开,深深径路接层台。幽栖谢客常无事,老兴看云只自来。

欲著方书酬白发,好将生理付青鞋。多君为我沉疴计,玉井芙蓉愿早偕。

少年白鼻騧,玉勒锦连韉。
径就胡姬饮,熟醉当垆眠。
剥丝入蚕茧,郎意在缠绵。
二圣垂鸿烈,天临四纪余。
元台来率属,赐会宠刊书。
世业叨荣甚,君恩可报欤。
衮衣相照烂,归拥鹿鸣车。
生事同漂梗,机心在野船。如何临逝水,白发未忘筌。

少年曾作江门游,百尺楼高望隔洲。一病移时空有梦,十年回首又登楼。

山光水色凝秋思,野树荒台起暮愁。谁剪榛芜开塞路,梅花明月旧矶头。

镇岳高居紫翠开,上封楼殿压崔嵬。风鸣虎锡神僧定,日射龙旗赤帝来。

四色莲花从地涌,万年松树倚云栽。虚游身在鸿蒙外,一览浮青遍九垓。

圣经陈冠义,万世示章程。是礼最为重,无丧始许行。

三加仪特备,四行责非轻。此意知谁会,寥寥千古情。

小立花间草似茵,天涯极目可怜身。家园又是三年隔,物候仍看几度新。

聊藉诗书消永昼,直将得失等浮尘。举头红雨纷纷坠,强染霜毫赋送春。

石磴盘旋步上台,浮云浅雨倏然开。三天日色临金阙,万叠山光映锦台。

归洞已看华表鹤,登仙曾折树中梅。五千道德从何觅,遥望关门紫气来。

十年丛席未成林,分座能忘竖草心。满院松杉堂构在,一家岩壑隐居深。

风晴磐石看云起,月涌长溪共雪吟。胜事每惭予在后,枯藤绝壁好相寻。

十亩青山万顷田,春来时放米家船。凤毛更在云霄上,何用蓬壶别问仙。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