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春暮半塘小泊

水榭枕官河,朱栏倚粉娥。记早春、栏畔曾过。开着绿纱窗一扇,吹钿笛,是伊么?

无语注横波,裙花信手搓。怅年光、一往蹉跎。卖了杏花挑了菜,春纵好,已无多。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处庭阁静卧在官河上,有佳人倚着朱栏。回想起早春时节,我也曾从这儿走过。当时半掩的绿纱窗内,有个倩影在吹玉笛,是她吗?

她默默注视着池面水波,信手搓揉着裙上花朵。欢息春光易逝,辜负了美好的年华。刚卖完杏花,又到了挑菜节,春光纵然好,只是不太多。

注释

娥:美女。扬雄《方言》卷二:“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

钿:音店,又音田,①金翠珠宝制如花状之首饰。②指物嵌珠金宝器装饰者。如钿车、钿合。

横波:喻女子眼神流动,如水横流。《文选·傅毅〈舞赋〉》有“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橫波”。李善注:“橫波,言目邪视,如水之橫流也。”连娟,眉曲细也。

挑了菜:指农历二月初二挑菜节,旧俗当日男女皆出城游玩。

赏析

  这是一首暮春怀人词。从题材来看,也是唐宋以来词人写得较为普遍的,但作者能在共有的题材中写出自己的特色。这是由于他的艺术构想不同,既着力于写景抒情,又融入了江南民间生活风情,令人读来感受到鲜明的地方色彩。

  上片写景而景中有人;下片抒情而寓情于景。起两句“水榭枕官河,朱阑倚粉娥”,描绘了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的景色。“水榭”,建筑在水边或河上的亭阁。这里是从唐代诗人杜荀鹤《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中点化而来。因为江南水乡临河住有人家,所以乘小舟缓航,可以窥见亭阁红阑干傍立着一位浓艳的女子。“记早春”以下是写对景生情,由此而想起不久前船过红阑干旁时留下的深刻印象。那时这里的绿纱窗虽然紧闭着,但透过纱窗依稀地看见盛装的女子在吹笛,耳际传来一阵阵悠扬动听的笛声。“是伊么”,大概就是她吧!是倚阑凝望的“粉娥”吧!这里的笔墨含蓄,夹带着强有力的暗示,他与这位女子并非初见,而是早有感情纠葛的。

  下片“无语注横波,裙花信手搓”两句,承上抒写往日的深情。“横波”是比喻眼光闪烁如水波流动的形态。但这里不是写男女离别之情,如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所写那种与情侣分别时的场景与微妙的心态,而是勾勒出一幅男女幽会的柔情密意的情状。热恋的男子默默地、深情地盯视着她那动人的眼神,这种目光具有过分的透视力,使她低垂着头,用纤手轻搓着身上的花裙衣,而心中荡起的涟漪既是欢悦的,又是羞涩的。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恋爱的心理状态。“怅年光、一往蹉跎”,表明上文所写的男女相会是在去年的春天,岁月蹉跎,不觉春天又来到了人间。结束三句写暮春景象,而以景衬情。“卖了杏花挑了菜”,这是江南民间生活风情,也说明春已将尽。南宋杰出诗人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诗中写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这里不仅有叫卖杏花的声音,而且有挑菜的动态,形象细致生动。这些归结为“春纵好,已无多”,透露出词人既惜春,又怀人的意绪。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谓:“闲情之作,非其年所长,然振笔写去,吐弃一切闺襜泛话,不求工而自工,才大者固无所不可也。”从这首词作来看,语言通俗流畅,写景清新,而情思缠绵,又充满了江南乡土生活气息,正是“不求工而自工”。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你喜欢
彝界荒山顶,蕃州积雪边。筑城依白帝,转粟上青天。
蜀将分旗鼓,羌兵助井泉。西戎背和好,杀气日相缠。
辛苦三城戍,长防万里秋。烟尘侵火井,雨雪闭松州。
风动将军幕,天寒使者裘。漫山贼营垒,回首得无忧。
子弟犹深入,关城未解围。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
辩士安边策,元戎决胜威。今朝乌鹊喜,欲报凯歌归。
经过里巷春,同是谢家邻。顾我觉衰早,荷君留醉频。
松高犹覆草,鹤起暂萦尘。始悟达人志,患名非患贫。

使君何所乐,乐在南湖滨。有亭若孤鲸,覆以青玉鳞。

四面拥荷花,花气摇红云。使君以游携芳樽,两边佳客坐翠裀。

鄞江鲜鱼甲如银,玉盘千里紫丝莼。金壶行酒双美人,小履轻裙不动尘。

壮年行乐须及辰,高谈大笑留青春。游人以看使君游,芙蓉为楫木兰舟。

横箫短笛悲晚景,画帘绣幕翻中流。贪欢寻胜意不尽,相招却渡白蘋洲。

日落使君扶醉归,游人散后水烟霏。紫鳞跳复戏,白鸟落还飞。

岂独乐斯民,鱼鸟亦忘机。使君今作螭头臣,游人依旧岁时新。

空馀华榜照湖水,更作佳篇誇北人。

芳屏画春草,仙杼织朝霞。
何如山水路,对面即飞花。

江乡寒食杏花时,紫陌寻芳马去迟。双脸断红人一笑,春光阑出隔墙枝。

祝融峰高插南极,东南郴江流不息。桓圭削绿浸瑶池,天下江山奇复奇。

昌黎序送廖道士,地文争奇无比拟。咄嗟道士不可当,岂知今有何夫子。

何夫子,谪仙人。海外紫鸑鷟,天边石麒麟。才如宝剑百乱截,文似万花天下春。

昔辞瑶京下九国,仙姿萧飒难容得。置之江山最奇间,明珠辞辉玉避色。

沈君颇似能写真,陈子善题濡笔墨。何夫子,归去来。

江山之奇亦小哉,君有大道县襟怀。我欲从之问消息,郴江东去何时回。

东瀛弱水倘可渡,与君握手登蓬莱。

禀性实无用,干名谬所望。中为禄仕逼,误有世俗偿。

组绶见羁縻,簿书正抢攘。语言畏时忌,谈笑忧事妨。

往者托山林,未能下羲皇。迩来失吾真,终日几发狂。

期会非本务,米盐岂大方。洒心赖篇籍,发兴依松篁。

朋友素所畏,道路阻且长。怨极倘见思,寄声慰离肠。

酷暑今年直破秋,固应宋玉厌荷稠。一朝雨势翻天至,两月炎威掠地收。

陋巷谁知颜氏乐,清时空抱杞人忧。漳滨好在刘公干,何日青山烂漫游。

迩别非久淹,征驾憩南馆。黯黯金波灭,离离玉绳断。

绪言殊未竟,积思俄已满。行矣念相慰,裁音冀无缓。

手开楼阁贮群经,面对湖山卫百灵。
玉镜夜寒通沆瀣,翠屏秋净倒空青。
避烟鹤起檐间树,行雨龙归几上瓶。
我亦逃禅云水客,便应萧散共松扃。

昔年曾见《九华图》,为问江南有也无。今日五溪桥上见,画师犹自欠工夫。

幽禽相对弄芳春,嫩竹分梢露叶新。偶看画图怀故旧,眼前无几白头人。

长松落落风尘表,苍石庚庚太古心。屹立乾坤无改色,扣如金玉有馀音。

人间儿女天机浅,海上神仙野趣深。独有奇章知此适,子孙清赏到于今。

风起中流浪打船,秦人失色海云边。也知赋命原穷薄,尚欲西归太华眠。

登岩背山河,立石秋风里。隐见浙江涛,一尺东沟水。

数日出恒早,旋归已疲剧。思睡方未暝,强起临几席。

席间有佳友,来来千里屐。所来非健羡,亦不畏名迹。

谓吾昔求学,颇尝窥窾却。欲要一夕谈,以慰百年役。

寤疑则岂敢,辨义能亡益。斯文千载后,泮涣抵离析。

不有高朗姿,谁完超距力。夫道非远人,何尝系徵索。

譬如山出泉,其初论涓滴。渟涵就深广,千流同一脉。

掀掀鼓云涛,帖帖输溟渤。是气中乘陵,无吹亦无息。

文章道之英,各亦随所觌。草木纷以滋,何尝须粉泽。

生机一发越,形色自不隔。吾闻古作者,严严垂典式。

履正有夷途,胡行犹■埴。韩公起扶衰,文字欲适职。

取新非厌常,通变由知易。衰迟岂复进,傒子坚吾壁。

东风迫归期,未了千日客。少留慰将远,芳草萋以碧。

谅哉君子心,永言若金锡。县知筐筥赢,不废秉穧积。

勉勉他日思,为寄东飞翼。

子夜声先变。丁娘索尽多。柰向薄情何。王孙珍重出,踏春莎。

生也非赘,死兮何缺。与时俱行,别是一般风月。

燕山八月秋草黄,秋高马肥弓力强。蕃王朝辞诈马宴,羽猎不敢齐长杨。

西风猎猎边城戍,小队旌旗打围去。英姿飒爽思奋扬,面如玉盘身倚树。

金羁朱缨玉腕骝,紫貂兜鍪银鼠裘。燕姬如花向前骑,从官骑列春云浮。

猛士先驱仗金钺,胡笳一声鼓齐咽。骢驹并载双歇骄,海青翻臂思超越。

黄须健儿勇且骁,虎纹交韔悬在腰。翻身控弦响若掣,一箭射落双飞雕。

马上双雕驰献捷,凯歌向王王击节。金杯进酒饭黄羊,马潼淋漓手新捩。

穹庐张天落日黄,醉拥婵娟马前歇。百年富贵空画图,桑田茫茫海水枯。

画中豪杰八尺躯,昔何勇锐今何愚。悲风萧萧渺绝漠,漠南千里王庭无。

银潢界西隅,逸踪袭二七。穆若眄昌辰,祓絜将阶吉。

翠漪绰奇态,雕云绚天质。哲牧喟萧序,簿领劳丹乙。

迢递琴台期,夙翰召灵匹。造櫩琼裾翔,中座组佩溢。

雪藕羞轻丝,冰菱荐文实。桂醑既射越,兰蒸复沤苾。

凉苔雨逾滋,寒花晚更密。拘解疏属年,趣协沧洲日。

游盘惜晷遽,欢浃忘景毕。何事拊牙徽,水木自明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