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义士 一作:战士)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归来,战士们都是衣锦还乡。
曾经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可惜如今只有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飞来飞去。
注释
越中:指会稽,春秋时代越国曾建都于此。故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勾践破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
还家:一作“还乡”。
锦衣:华丽的衣服。《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来演化成“衣锦还乡”一语。
春殿:宫殿。
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叫声凄厉,音如“行不得也哥哥”。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此诗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越王勾践还宫的情况;结句突然一转,说过去曾经存在过的一切如今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飞。全诗通过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的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

  “越王勾践破吴归”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在吴越兴亡史中,以越王“十年生聚”卧薪尝胆的事件最为著名。诗中却没有去追述这个为人热衷的题材,而是换了一个角度,以“归”统领全诗,来写灭吴后班师回朝的越王及其将士。

  接下一句是对回师那个欢悦气氛的描绘。诗中只抓住一点,写了战士的锦衣还故乡,可留给人们想象的却是一个浩大的,热闹非凡的场面:旌旗如林,锣鼓喧天,勾践置酒文台之上,大宴群臣,满脸得意而又显赫的光辉。举城到处可见受了赏赐,脱去铠甲,穿着锦衣的战士,二十年的耻辱,一朝终于洗净,胜利的欢欣与胜利的沉醉同时流露出来。一个“尽”字,便暗示了越王以后的生活图景。果然,王宫里开始回荡起歌功颂德的乐曲伴以柔曼的舞姿,越王左右美女如云,缤纷落绎,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二、三两句是诗人在越国历史画卷中有意摄取的两个镜头,浓缩了越国称霸一方后的繁盛、威风,其中更有深味可嚼。昔日,吴败越后,越王采纳大夫文种的建议,把苎萝山女子西施献于吴王,于是迷恋声色的吴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终日轻歌曼舞,纵情享乐,对世仇越国不再防范,使得越军趁势攻入,最后亡国自尽。

  吴国灭亡的道理越王哪里不知,可他如今走的又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当年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食不加肉,衣不纹饰,精励图治的英雄本色,随着良辰美景,江山在握都丢得干干净净了。那么这样的繁盛又会存在多久呢?至于越国的命运,诗人不去写了,一切道理已尽在不言之中,而是急转一笔,写了眼前的景色: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旁若无人的飞来飞去,好不寂寞凄凉。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致的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

  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李白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时所作。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从公元前510年吴正式兴兵伐越起,吴越经历了携李、夫椒之战,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以及进攻姑苏的反复较量,终于在公元前473年越灭了吴。此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素秋倏欲杪,鹑火亦已中。霏微值零雨,黯淡悲西风。

出庭落叶下,古木寒条空。何年琢翠巘,洞穴窥玲珑。

岁久人迹绝,乱石拥前峰。稚松绝可怜,崛强榛菅丛。

但恐岁欲晏,霜雪日夜浓。物理有变灭,人生苦龙钟。

异哉清切地,兹焉得从容。聊为商声讴,独和寒窗虫。

开元无事二十年,五兵不用太白闲。
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
千奇万险不可攀,却视蜀道犹平川。
宫娃扶来白已醉,醉里诗成醒不记。
忽然乘兴登名山,龙咆虎啸松风寒。
山头婆娑弄明月,九域尘土悲人寰。
吹笙饮酒紫阳家,紫阳真人驾云车。
空山流水空流花,飘然已去凌青霞。
下看区区郊与岛,萤飞露湿吟秋草。
剩喜向前坡,人情奈怯何。
君今高着步,直与陟赠峨。
欲谋归去计,归去更匆匆。
王化何时北,江流日流东。
片帆山共水,竟夕雨和风。
时事只如此,相催成老翁。

山云陇树远苍苍,铃语鸡声趁早凉。熊耳数峰青似黛,马头初日白于霜。

途长屡觉人音换,食俭全凭骨力强。笑煞当年苏季子,《阴符》一卷速秦亡。

东林富猿鹿,下有静者庐。四壁无长物,一瓢常晏如。

青萝覆虚牖,落叶纷前除。初疑许由室,终类颜子居。

饭糗常自乐,饮泉非愿馀。双涧时浣衣,七岩閒著书。

何须洗双耳,始与尘事疏。

南中一雨动成霖,湖上春云几日阴。似妒花开能烂漫,全滋竹色使萧森。

阶寒水濯繁苔出,地僻烟封省树深。异域应常怜病骨,兹晨聊得散幽襟。

郭西山路有寒梅,想见临行首重回。夜听雨声知水长,满船明月几时开?

培风鸟瞰只神游,闹罢琼枝又恁愁。
莫负心期飘泊路,岂知身锁静安楼。
形骸托与自然寄,泥壤终将分子留。
宁垦良田三百亩,不教堆起一坟丘。

芙蓉削翠拂层霄,绝顶馀寒暑自消。双鹿迷踪云露迥,数螺凝黛海天遥。

霜清夜识浮银踪,月白时闻响玉箫。我欲与君游汗漫,晚年期此觅松乔。

长安可识鲁诸生,笔底龙鸾到处惊。好去汉宫题署榜,今年太极殿新成。

暑雨众物成,园林粲垂实。官閒縻岁月,裨补百无一。

委身作书蠹,检性就僧律。古味虽未亡,尘埃满琴瑟。

此山祇合便终焉,底用心劳学计然。贫贱已安身外事,功名宁顾俗间缘。

旧游要纪东南胜,有句须从甲乙编。闲向晴窗遮老眼,亦堪时伴结跏禅。

乍因轻浪叠晴沙,又趁回风拥钓槎。
莫怪狂踪易飘泊,前身不合是杨花。

涌金门外新亭好,得共群贤尽日娱。白藕褪花秋欲近,绿筠交叶暑全无。

衣浮爽气龙收雨,镜破澄光鹭点湖。回首凤城扶醉入,漏声催晚急铜壶。

罢酒尚寒色,颓然拥衲衣。
洞萧吹雨歇,残烛映江微。
道路人将老,乡园梦不违。
连朝常少睡,支枕问清晖。

荆门三峡尽,万里送行舟。帆急山俱动,江平水不流。

柳舒桃叶渡,花隐夕阳楼。回首碧云暮,开尊对月浮。

空山四无人,知有幽兰花。花开不可见,香气清且嘉。

飞流下危磴,时有横风遮。香久亦不闻,山深愁路赊。

众草何青青,吐艳明朝霞。如何咫尺间,渺若天一涯。

援琴坐白石,日暮三叹嗟。

莫笑吾侬躭此癖。
活中死眼,无作有用。
方寸不移,十方独弄。
巧拙不到处,监官有出身。
亲言出亲口,鸡犬闹比邻。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