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即景生情、因事起意之作,以情深意真见长。从诗中可见作者同元稹的交情之深。全诗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
诗的首句,据当时参加游宴的白行简在他写的《三梦记》中记作“春来无计破春愁”,照说应当是可靠的;但《白氏长庆集》中却作“花时同醉破春愁”。一首诗在传钞或刻印过程中会出现异文,而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也会反复推敲,多次易稿。就此诗来说,白行简所记可能是初稿的字句,《白氏长庆集》所录则是最后的定稿。诗人之所以要作这样的修改,是因为在章法上,诗的首句是“起”,次句是“承”,第三句当是“转”。
从首句与次句的关系看,把“春来无计”改为“花时同醉”,就与“醉折花枝”句承接得更紧密,而在上下两句中,“花”字与“醉”字重复颠倒运用,更有相映成趣之妙。再就首句与第三句的关系看,“春愁”原是“忆故人”的伏笔,但如果一开头就说“无计破春愁”,到第三句将无法显示转折。这样一改动,先说春愁已因花时同醉而破,再在第三句中用“忽忆”两字陡然一转,才见波澜起伏之美,从而跌宕出全篇的风神。
这首诗的特点是,即席拈来,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而情意的表达,主要在篇末“计程今日到梁州”一句。“计程”由上句“忽忆”来,是“忆”的深化。故人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入,常会计算对方此时已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这里,诗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信手写出这一生活中的实意常情,给人以特别真实、特别亲切之感。
白居易对元稹行程的计算是很准确的。当他写这首《醉忆元九》诗时,元稹正在梁州,而且写了一首《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元稹对这首诗的说明是:“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巧的是,白居易诗中写的真事竟与元稹写的梦境两相吻合。这件事,表面上有一层神秘色彩,其实是生活中完全可能出现的巧合,而这一巧合正是以元稹、白居易平日的友情为基础的。
唐代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和曲江是当时的游赏胜地。而且,进士登科后,皇帝就在曲江赐宴;慈恩寺塔即雁塔,又是新进士题名之处。他们两人应当常到这两处共同游宴。对元稹说来,当他在孤寂的旅途中怀念故人、追思昔游时,这两处长安名胜,不仅在日间会时时浮上他的心头,当然也会在夜间进入他的梦境。由于这样一个梦原本来自对故人、对长安、对旧游的朝夕忆念,他也只是如实写来,未事渲染,而无限相思、一片真情已全在其中。其情深意真,是可以与白居易的诗比美的。
读者更可见两人的交谊之笃,也更可见白居易的这首诗虽像是偶然动念,随笔成篇,却有其深厚真挚的感情基础。如果把两人的诗合起来看:一写于长安,一写于梁州;一写居者之忆,一写行人之思;一写真事,一写梦境;诗中情事却如《本事诗》所说,“合若符契”。而且,两诗写于同一天,又用的是同一韵。这是两情的异地交流和相互感应。读者不仅可以领略诗篇的艺术魅力,而且可以从它的感情内容得到真和美的享受。
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公元809年(元和四年),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微雨初摇飏,风吹洒更长。冥冥来石壁,飒飒近秋堂。
萤火流深堑,鸬鹚下浅塘。吴歈当此夕,哀切兴难忘。
上陵亦诚美,下津以尚羊。问客从何来,自言水中央。
芰荷为君衣,芙蓉为君裳。木兰为君佩,江蓠间杜蘅。
铜池之芝以九茎,光华烛天披金英。凤凰之集,乍开乍合,蜚览上林,曾不知日月明。
赤翅之鸿,翁杂相随。白雁何蔚蔚,云为车,风为马。
游阊阖,守谒者。五色露,何泥泥。乃在仙人金掌中,凝如膏,美如饴。
愿奉我主饮,延年万岁期。
岱宗海上来,西塞中条路。东南数峰青未了,凌波欲涉长河去。
似断不断走势回,结作芙蓉掌上开。青冥浩荡何年裂,平地涌出金银台。
名山固多奇,此山奇欲绝。累累万古石,谽谺成窦穴。
落星不到地,累丸不到天。悬圃亦已碎,群玉亦已颠。
金华牧儿何婉娈,一入紫烟不复返。世人谁者叱群羊,坐看蹄角生苔藓。
人行石中何盘珊,十步九折穿嵌岩。顾见杂花开绮绣,又闻淙淙泉水声鸣环。
千峰冥密万壑逼,日光时向天窗滴。深林已尽鸟不鸣,攀缘犹访白云迹。
白云在天何时还,洞门石扇开重关。五花峰头一骋目,飘如乘虹驾鹤飞出天地间。
但闻长风飒飒万里至,使我四顾清心颜。君不见沧海桑田年岁改,秦皇片石今安在。
万骑千乘化作灰,河声依旧东流海。沈吟此事思欲飞,击节高歌泪满衣。
空怜世上浮沈子,白首红颜何所归。
溪桥小雪晴,水村霜月冷。暗香林薄间,得偶璀璨影。
殷勤南夫子,移植在人境。芝兰馥氤氲,珠壁照光炯。
小屋茅草盖,幻此萧洒景。看花爇松明,醒醉漱苔井。
文章聊嬉戏,辞气颇驰骋。州县不著脚,时人笑清鲠。
我官西州掾,簿领不知省。频遭官长骂,势屈石在顶。
门庭可张罗,陋巷车辙静。山歌听嘲哳,舞伎或瘤瘿。
引睡阅文史,朝日无从永。梦到五柳庄,身居六盘岭。
朅来南山下,旅思凄以耿。金罍照衰朽,玩味得俄顷。
傍人怪迂疏,佳处当自领。
风物开新岁,关山念远游。慈闱三载别,宦邸一身留。
诗酒聊乘兴,烟花岂解愁。目穷飞鸟外,魂断仲宣楼。
吴生阳羡溪头住,岁晏扁舟载雪归。江上坐看双桨去,天边目送一鸿飞。
岂无稚子烧桐叶,知有幽人候水扉。后夜相思心欲折,短箫吹月坐苔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