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开头四句写登亭。首句点出西亭的方位及其“高高”的特点,次句承首句以“直上千尺”来直写其高,以“与云齐”来陪衬其高。三、四两句则写登亭,用“群山”、“飞鸟”来烘托西亭之高,并点出已登上。
诗的中间五句写登上西亭后所见景物。“使君五马天半嘶”,点示主人身份并从侧面写西亭之高,与上面“群山”,“飞鸟”构成颇为雄壮的景象。“丝绳玉壶为君提”,顺便点出“送”字,并为下面“酒行末醉”伏线。接着,诗中使用一“望”字领起,写登亭后所见。“无端倪”写总的感受,意境辽阔,很符合登高特点。下面两句具体写景物。“红花绿柳”,以浓郁的互相映衬的色彩写所见,“莺乱啼”写鸟声的喧嚷,是所闻。这一句描绘出百花盛开,百鸟鸣啭的盎然春意,是西亭子周围景色。“千家万井连回溪”是俯望所见,勾划出宁静幽美的田野风光,是山下景色。这几句景物描绘,由近及远,用笔极自然,深远的景物中透露着春的气息。
诗的后面六句写“送”。先以不觉时间流逝,写愿与友人相聚长久,留恋不忍别离,接着又两处点出“为君题”,这种复唱的句式,与上文“为君提”一样,流露出友情的深厚。“惜解携”,直写心怀,感情十分深挚。诗的结尾两句:“草萋萋,没马蹄”,是诗人对送别的联想。友人就要跨马登程,而路上春草却要没过友人的马蹄。以景写情,“惜”字从中得到含蓄的表现。
这首诗写景物,语句清新优美,意境深远开阔。诗为七言古诗,句句用韵,一韵到底;中间以三句为一节,结尾四句皆用三字句,写得挥洒自如,自然流畅。结尾以萋萋春草写别情,既点明题意,又十分优美含蓄。
一梦神游紫府天,觉来身寄驿亭眠。何须怅望吹箫女,独跨青鸾入翠烟。
赋诗曾送谪仙人,垂老翻游到海滨。梦幻去来何日了,且将病眼看嶙峋。
今夕复何夕,相看又此亭。金樽堕明月,银汉倒繁星。
吾已甘多病,君今幸不醒。胡笳中夜起,凄恻若为听。
离奇夭矫,借怪树、为门天然圭宝。中有乔松,前代物、阅历几何人寿。
碧盖盘空,枯筋松地,白雨苍皮溜。树犹如此,主人门第应旧。
怎奈屋少楼台,地无丘壑,拳石差堪漱。么鸟争含,红雨坠、万点朱樱如豆。
露井寻诗,平台啜茗,香染荀家袖。斜阳归去,郁然回首深秀。
吹落娇云,展开平碧,枝上雨残犹陨。恨流光偏迅,数景物、剩得莺憨蜂润。
小红曾记否,朝酲殢、薄寒自忍。可怜游舫散后,定是芜菁开尽。
相引。早饾饤阴晴,花信催过几阵。曲巷幽坊,柳绵竹粉,翠楼生晕。
谢家飘荡紫额,剪趜尘盈寸。凭阑干那曲,冶叶何人摘损。
闻说李村全是李,我来见竹又成村。竹山欲到嗟无及,千里令人望白云。
仙使新衔帝命哀,霓旌西指晓氛开。云中节并双星入,天上槎应几日回。
三晋河山惊洒翰,百年萍梗惜离杯。长安不忘同怀客,早晚飞鸿系字来。
天上黄麻姓字香,九原松槚亦生光。泰山北斗还公论,笑杀人间马足忙。
清晨造田父,设馔当前庐。呼儿出揖客,汛地先扫除。
欢客啜糁羹,年荒无旨蔬。物薄礼乃丰,情亲心已舒。
感此坐复起,一饱不顾馀。谁云贱可鄙,秖觉贵自疏。
不见闾里间,坐食常晏如。如何肉食者,阔绝严追胥。
瓦砾何所知,说法犹咄咄。况此空洞中,孰能无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