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游妓散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游乐宴游的游妓已经散去,独自绕行在迂回萦曲的堤岸上。如茵的芳草渐渐被雾气笼罩,迷失在弯弯曲曲的河道之内;密布的乌云含着山雨将整个城西都变得黑暗阴沉,原野上还没有泥水。

暮春已至,桃树、李树上繁花谢尽,果实初结还未成果儿,树下还没有被摘果人踩出路来。看见他人墙内的花枝伸出墙外,急急忙忙弯转寻路想入园探花,而后又缓缓放马徐行在绿柳浓荫之下,入迷地倾听黄莺的宛转娇啼。

注释

游妓:是专门陪同达官贵人、官家子弟游乐宴游的风尘女子

堤:迂回曲折的堤岸。

九陌:本指京城内的大街小巷,如汉代长安市有八街九陌;但此处泛指原野。

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路。

寻路转:寻找回家的路。承上句“未成蹊”,指无路。转,回。 ’

过莺啼:一路经过,唯闻莺啼,指无人。

凄凄:伤感,悲伤。

赏析

  该词以暮春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色与人物动作的描述,写出了词中主人公心情的郁闷孤凄。

  这首词的上阙写词人孤独地在大雨欲来的气氛中行走。首句“游妓散,独自绕回堤”便指出,酒尽曲终宴游之人已经散去,词人独自绕行在迂回萦曲的堤岸上。“游妓”,是专门陪同达官贵人、官家子弟游乐宴游的风尘女子。同游人已散,而词人未去,这里伏下了一个未知的谜。

  接下来写词人放眼望去,只见“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一派大雨欲来的景象:如茵的芳草渐渐被雾气笼罩,迷失在弯弯曲曲的河道之内;密布的乌云含着山雨,已经把整个城西变得黑暗阴沉。这雾中的绿色原野,浓云带雨的天气,尽管“九陌未沾泥”,道路上还没有泥水,但是山雨欲来之势已成。这种景象对孤独的人来说会感到更加失落与压抑。“九陌”,本指京城内的大街小巷,如汉代长安市有八街九陌;但此处都泛指原野。

  词的下阙通过自然景色与典型动作的描写,揭示词人心绪的迷茫不宁与孤寂。“桃李下,春晚未成蹊”是说:春已暮,桃、李树上早已是繁花谢尽,子实初结还未成果儿,所以树下也还没有被摘果人踩出路来。这句话是翻用前人现成典语,《史记·李将军列传》篇后“太史公曰”中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句子。因为桃李果实成熟是夏天的事,而这里只是写春末的实景,未必涉及典语中的实意。

  接下去则抓住人物的一两个动作进而摹写词人的痴迷情态,“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是写:他见到别家墙内的花枝伸出墙外,便急急忙忙弯转寻路想入园探花,而后又缓缓放马徐行在绿柳浓荫之下,入迷地倾听黄莺的宛转娇啼。上述动作的描写似乎显得词人很消闲、很洒脱,似乎纯粹是在入迷地追逐快要老去的春光。其实不然,下面尾句“无处不凄凄”便作了回答。

  词人内心悲凄。这便是“游妓散”而不去,仍在“独自绕回堤”的原因。至于他悲凄的内容,虽没有正面点出,但也有侧面泄露,从“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二句,似乎可见端倪:是为了爱情的纠葛缠绵。文学作品中的花、柳、莺啼均与美女、恋情有关,诗词中更甚。

  这首词采用“万物皆着我色”的“移情”手法,抒写的全是情中景色,含蓄蕴藉,写炽烈的情爱而未露市井俚俗之气,自然中透着典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词人为了描写自己内心的哀愁与对游妓的同情所写的。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猜你喜欢

朝市谁知世外游,杉松影里入吟幽。争名逐利千绳缚,度水登山万事休。

野鸟不惊如得伴,白云无语似相留。傍人莫笑凭阑久,为恋林居作退谋。

南过庾岭更千山,烝润由来共一天。
云塞虚空雨翻瓮,江侵城市屋浮船。
东郊晚稻须重插,西舍原蚕未及眠。
独棹扁舟趁申卯,米盐奔走笑当年。
乌纱巾上是黄尘,落日荒原更恐人。
竹里怪禽啼似鬼,道傍枯木祭为神。
亦知远役能添老,无柰高眠不救贫。
此地到城惟十里,明朝难得自由身。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逢场作戏又何妨,红粉青娥闹扫妆。仿佛徐娘风韵在,庐陵莫笑老刘郎。

卢橘为秦树。
蒲萄出汉宫。
烟花宜落日。
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吟水。
萧鸣凤下空。
君王多乐事。
还与万方同。

东藩左辖命方新,曾是薇垣玉润人。岭管旧看龙表气,道傍犹识御时轮。

虞廷岳牧咨良弼,周室旬宣赖世臣。祖命对扬如召虎,肯将勋业数麒麟。

远慕渊明自把锄,从渠儿辈笑迂夫。生怜花鸟如儿女,酷爱溪山似画图。

不饮幸然无酒债,好吟长自负诗逋。年来尚觉疏狂在,折简应知未易呼。

水活冰无日,枝柔树有春。

名王铁骑镇沽中,太息藩篱指顾空。孤注何曾谋寇准,吁留几见约陈东。

绝怜沧海横流速,尚想神京拱卫雄。东望翠华应下泪,昭陵松柏起西风。

因晴每日向吟台,纵目山城景象开。
白鸟静投沙浦去,落花闲逐野泉来。
客愁已被杨烟染,春色难甘蜀魄催。
看即流芳无处问,但将馀兴殢黄醅。

廷评满腹贮阳春,笔下从来活几人。厅小似分幽寺住,俸轻如在旧山贫。

堆书教子犹疑少,倒屣迎宾不厌频。欲效林宗巾角垫,自嫌双鬓有红尘。

崇岭达深邃,芳漪激寒泉。言寻支公踪,阅历成千年。

鹤飞远青冥,有亭尚岿然。草木属孟夏,山水尤清妍。

祖饯此云再,广林启长筵。

映池同一色,逐吹散如丝。结阴既得地,何谢陶家时。

迢迢白云泉,一线吐岩腹。涓净涵莓苔,凄清韵琴筑。

时有白头僧,持瓢到幽谷。

四面岚光映日迟,扁舟雨过上滩危。青山日看偏能画,白鹤来时未可骑。

遣病学调囊里药,消閒自算局中棋。南还北去如萍梗,却羡林鸦恋故枝。

黄帝史仓初作书,依类象形书亦疏。
兽蹄鸟迹象奇怪,乾端坤倪微发舒。
周籀大篆十五篇,体制渐与苍史殊。
秦兼七国有天下,混一土字同书车。
赵高采历竞新作,胡母博学夸宏橅。
是时小篆方挺出,苍籀字画勤芟除。
云阳系囚变隶体,世喜简便争奔趋。
人文日巧伪日胜,古意自此皆荒芜。
峄山野火惟焦苏,苦县光和碑亦无。
宣王石鼓后来出,真赝莫订徒嗟吁。
阳冰凛凛及前辈,字骨瘦硬中敷腴。
潮乎下笔亦清切,杜陵谓与李蔡俱。
寂寥恍已隔千载,游心艺苑惟长驱。
我朝巨笔惟章徐,武夷近数延陵吴。
吴君心近觑天巧,瘦不露骨肥不粗。
小字银钩铁画如,大字龙蛇相郁纡。
上穷羲黄下秦汉,掎摭彝鼎并盘盂。
知音惜无浣花老,侯门欲曳邹阳裾。
劝君行矣勿留滞,识真四海多通儒。
莫学妇人写阴符,莫作奇字索酒沽。
得名良不恶,萧洒在山房。
生意无休息,存心固久长。
风霜徒自老,蜂蝶为谁忙。
岁晚何人问,山空暮雨荒。

中散负青霞,思王叹飞蓬。平子利蜚遁,班椽赋幽通。

古之贤达者,一笑大鸿濛。所志多不践,万古悲回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