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离多最是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离别就像那流水,二水分流,一个向西,一个向东,但最终还能再度相逢。即使情感浅薄似那行踪无定的白云,仍能相逢在梦中。
可惜有的时候人的情意比行云、流水还要浅薄无定性,美好的聚会难以再来。细细回想从前的种种,虽然多次令人肠断,但都与这次截然不同!
注释
解:懂得,知道。
行云:喻自己所思念的女子,用巫山神女朝云暮雨的故事
可怜:可惜。
佳会:美好的聚会
难重(chóng):难以再来。

赏析

  此词抒离别怨情,上片分写云、水,以水虽离多而终能相逢、云虽无定犹能到梦中,为下片反衬作好铺垫。过片总云、水言之而又能翻进一层,说人意薄于云水。开篇先以双水分流设喻:“离多最是,东西流水。”以流水喻诀别,其语本于传为卓文君被弃所作的《白头吟》:“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第三句却略反其意,说水分东西,终会再流到一处,等于说流水不足喻两情的诀别,第一层比喻便自行取消。于是再设一喻:“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用行云无凭喻对方一去杳无信息,似更妥贴。不意下句又暗用楚王梦神女“朝为行云”之典,谓行云虽无凭准,还能入梦,将第二个比喻也予取消。短短六句,语意翻复,有柔肠百折之感。

  这里,有两点值得特别一提。

  其一,两层比喻均有转折,而造句上均有所省略。“东西流水”与“行云无定”,于前句为宾语,于后句则为主语。即后句省略了主语。用散文眼光看来是难通的,即使在诗中这样的省略也不多见,而词中却常常有之。这种省略法不但使行文精炼,同时形成一种有别于诗文的词味。

  其二,行云流水通常只作一种比喻,此处分用,“终解”与“犹到”在语气上有强弱之别,仿佛行云不及流水。故两层比喻似平列而实有层递关系,颇具新意。

  过片将前二意合并,“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可怜”乃哀人生遭际,好景不长,既不如流水之“解相逢”,亦不如行云之“入梦来”,别易会难。流水行云本为无情之物,可是它们或终解相逢,或犹到梦中,似乎又并非二味无情。在苦于“佳会更难重”的人儿心目中,人情之薄岂不甚于云水。翻无情为有情,加倍突出人情之难堪。“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这番同”。“细想”二字,是抒情主人公直接露面;“从来”指一生漫长岁月中;“断肠多处”,不知经历过多次的生离死别;仔细回想,过去最为伤心的时候,也不能与今番相比。而经过三重的加倍渲染,这样明快直截的内心独自中,自觉有充实深厚的内蕴。

  《少年游》是重头词,它不仅上下片格式全同,有一体(例如此词)每片也由相同的两小节(以韵为单位)构成。作者利用调式的这一特点,上片作两层比起,云、水意相对,四四五的句法相重,递进之中有回环往复之致。而下片又更作一气贯注,急转直下,故绝不板滞。

赏析二

  离别和碰上薄情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痛苦。离别毕竟不是死别,总有相会的时候,“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便是有感而发了。”以“流水”喻诀别,其语本于传为卓文君被弃所作的《白头吟》:“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水往低处流,尽管千回百转,东西异向,而最终会汇流一处。以流水喻人之离情,这里取其终极于殊途同归的美好结局。尽管流水无情,可能暂时带去缕缕相思苦,耗费生命时间,但词人以“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之“痴”,甘愿以痛苦的等待换取甜蜜的重温旧梦。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用“行云无凭”喻对方一去杳无信息,明知对方浅情薄意,言语无定似行云、一去杳无信息,也不加恨。因为,“犹刭梦魂中”暗用楚王与神女的典故,仍可在梦中相会。

  这里,有两点值得特别一提。其一,两层比喻均有转折,而造句上均有所省略。“东西流水”与“行云无定”,于前句为宾语,于后句则为主语。即后句省略了主语。用散文眼光看来是难通的,即使在诗中这样的省略也不多见,而词中却常常有之。这种省略法不但使行文精炼,同时形成一种有别于诗文的词味。其二,行云流水通常只作一种比喻,此处分用,“终解”与“犹到”在语气上有强弱之别,仿佛行云不及流水。故两层比喻似平列而实有层递关系,颇具新意。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可怜”乃哀人生遭际,好景不长,既不如流水之“解相逢”,亦不如行云之“入梦来”,别易会难。流水行云本为无情之物,可是它们或终解相逢,或犹到梦中,似乎又并非二味无情。在苦于“佳会更难重”的人儿心目中,人情之薄岂不甚于云水。翻无情为有情,加倍突出人情之难堪。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这番同”。“细想”二字,是抒情主人公直接露面;“从来”指一生漫长岁月中;“断肠多处”,不知经历过多次的生离死别;“这番”,指宁熙七年遭遇变故,身陷囹圄。仔细回想,过去最为伤心的时候,也不能与今番相比呢!而经过三重的加倍渲染,这样明快直截的内心独自中,自觉有充实深厚的内蕴。

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猜你喜欢
柳间花外。日日离人泪。忆得楼心和月醉。落叶与愁俱碎。
如今一笑吴中。眼青犹认衰翁。先泛扁舟烟水,西湖多定相逢。
王者应无敌,天兵动远征。建牙连朔漠,飞骑入胡城。
夜月边尘影,秋风陇水声。陈琳能草檄,含笑出长平。
火冷灯□山驿静,无人与暖香衾。阿谁教你惜人深。一成迷后,不望有如今。
枕畔耳边都悄悄,忆伊模样声音。些儿年纪正难禁。盟言虽在,只恐我痴心。
薰殿午风清,金盘满贮冰。
愿言均此施,四海涤烦蒸。

醉墨淋漓天地间,谁知大德不踰闲。世无孔子今希孔,国有颜渊易铸颜。

多士龙门一乔岳,斯文牛耳两名山。暮春九曲峰前水,一笑风雩气象还。

朝朝沈醉引金船,不觉西风满树蝉。光景暗消银烛下,
梦魂长寄玉轮边。因循每被时流诮,奋发须由国士怜。
明月客肠何处断,绿槐风里独扬鞭。
万金不换囊中术。上医元自能医国。
软语到更阑。綈袍范叔寒。
江头杨柳路。马踏春风去。
快趁两三杯。河豚欲上来。

邻家新妇谁家女,昨日嫁来今日去。徘徊欲去呼问之,何乃遽遭姑舅怒。

妇欲致词先泪雨,妾在村东年十五。长成只待嫁良人,不识人间离别苦。

妾从五岁遭乱离,频年况逢年凶饥。母躬蚕桑父锄犁,耕无馀粮织无衣。

十年辛苦寸粒积,倒箧倾囊资女适。岂知薄命嫁良人,招得偷儿夜穿壁。

晓看奁橐无馀遗,罗绮不见空泪垂。公姑忌妾遣妾去,欢意翻成长别离。

公姑遣妾妾难住,出门惘失来时路。不恨良媒恨妾身,生离不为夫征戍。

我闻此语长嗟咨,谁知贼遣人分离。抚人捕贼官乃职,纵贼不捕官何为。

妇言妾去君莫语,偷儿如鼠官如虎。

乾处缁尘湿处泥。天嫌世路净无时。皓然岩谷总凝脂。

清夜月明人访戴,玉山顶上玉舟移。一蓑渔画更能奇。

樵檐行歌半似狂,艾年初拜汉宫郎。丈夫得意多迟暮,邱吏休惊太守章。

红草流光锦绣衢,龙旗千乘拥金舆。指挥漫说丁都护,献赋可怜扬大夫。

花压翠楼秋雨说,雪围毡屋夜灯孤。行人只说山川好,不信沙尘上鬓须。

六龙安可顿,运流有代谢。时变感人思,已秋复愿夏。

淮海变微禽,吾生独不化。虽欲腾丹溪,云螭非我驾。

愧无鲁阳德,回日向三舍。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咤。

侧身西望岷山长,长天隐隐白玉堂。人言士为知己死,干旌一去愁茫茫。

忆昔吴越几千士,青眸偏瞩真父子。言犹在耳孝与忠,悠悠此生堪愧死。

呜呼四歌兮调转急,欲赠瑶华将何及。

辽河亘千古,西从桑乾来。
巫闾复中断,碛戍乃南回。
胡人下饮马,箭血流高台。
寒云昼不张,白沙积崔嵬。
弯弓行伍儿,饥寒手不开。
愿言东至海,相越隔龙堆。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

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e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高塔列远岑,亭亭几百载。
铃声答夜风,轮影落沧海。
闲云伴危级,曙日平烟彩。
欲下生暮愁,千山闭轻霭。

沙巷蛟蜒白,松门蜃气平。强弩支江断,长创落日明。

高阁水风清,开门日送迎。帆张独鸟起,乐奏大鱼惊。
骤雨拖山过,微风拂面生。闲吟虽得句,留此谢多情。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
等闲踏著,不直半钱。

前番飞絮又飞花,此日荒凉捲白沙。谁向离筵吹短笛,怕从古驿听悲笳。

寒威欲逼酸风起,暖意无多夕照斜。留得柔情千缕在,春来依旧占繁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