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到清河作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渺漫连云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扬帆行舟黄河上,秋水汇积远接天涯。
水天相接处忽然裂开豁口,现出繁华的城邑万户千家。
顺流前行又有城镇闪入眼中,宛然可见郊野的桑麻。
回头瞻望我的故乡京洛,只见洪波浩渺远连云霞。
注释
河:指黄河。清河:唐贝州治所清河县,在今河北清河西。唐济州属河南道,贝州属河北道,由济州治所渡河西北行,即可至清河。
大河:即黄河。
积水,指积聚的水。
天波,指天空的云气,形容极为高远。拆,裂,开。郡邑,当指唐河北道博州治所聊城县(今山东聊城东北)。唐时济州治所(今山东茌平西南)与博州治所隔河相望,由济州治所渡河,首先即当抵达博州聊城。
城市:即指清河。据《元和郡县志》卷一六载,博州西北至贝州百九十里。
宛然:真切貌,清晰貌。桑麻:桑树与苎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
回瞻:犹回望。唐韦应物《酒肆行》:“回瞻丹凤阙,直视乐游苑。”旧乡国:故乡,指京洛。
渺(miǎo)漫:一作“淼漫”,水流广远的样子。连云霞:与天空之云霞相连,形容水波浩淼。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黄河下游的景致。作者行舟河上,视野开阔,所以诗中多从大处着墨,写出深沉、壮观、气势磅礴的景象。诗歌开篇两句就写出“积水穷天涯”的浩荡气势,表现出黄河的雄壮和开阔的景象。“天波忽开拆”两句写从水天一色开拆的缝中,看见“郡邑千万家”,然后看见城市,接着是城外的农田,读之令人如见如闻。这两句不仅气势雄浑,意境壮美,而且准确地捕捉住诗人坐船时特有的运动感受,落笔自然而有奇致。五六两句写作者沿河所见的盛况。“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一方面说明盛唐时期人口多、集市经济兴盛的状况,另一方面桑麻繁盛也构成了平原以东地带城乡风景的一大特色。结尾两句描写作者回首时,只看见河水连天,看不见故乡了,由此抒思乡之情,情景交融,发人遐思,言已尽而意未穷。

  这首诗写出黄河下游的积水淼浩,波光连天,崔嵬峥嵘,黛色葱郁,一派廓大气势,显示出王维前期山水诗歌的明朗风格。诗人看山,是黛色葱郁,气势宏大,仿若一个绿色巨人屹立于天地之间, 崔嵬峥嵘;看水,是波光连天,浩洁瀚瀚,一望无际,又或像一条劈开山峡的巨龙,一泻千里,如此廓大气势,令人心胸开阔。

  从思想境界看,此诗表现出来的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静观”,即在社会之外看社会人生之外看人生,景观之外看景观,充分体现了王维山水诗的深邃、幽静等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维居济州(治今山东济宁)期间,是王维渡黄河到清河县城的途中所写,属于王维前期的作品。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并亚陇云飞,稳巢文杏枝。高栖良自得,蜂蝶莫相疑。

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
伏槛排云出,飞轩绕涧回。参差凌倒影,潇洒轶浮埃。
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悬萝暗疑雾,瀑布响成雷。
方士烧丹液,真人泛玉杯。还如问桃水,更似得蓬莱。
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欲向花边遣旧愁,对花无语祇成羞。春光踪好须归去,谁伴幽人著意留。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老尽诗人,吴与越、惟君杰出。人都羡、家风华贵,文澜绮密。

三世金莲学士烛,一门银管湘东笔。看来春、骏马蹴长楸,千千匹。

仆老矣,身空漆。卿健者,怀吞日。记酒行以往,玉温而栗。

学圃条丰君掇杏,砚田殖落余锄术。拟蔗竿、变技学曹公,穿杨术。

玉龙喷雾碧霏霏,钿枕珠衾照百枝。
自与侍书人一处,此中全不管岷之。
终年不出户,出户即相违。
疾病欣在告,田园应暂归。
天寒孤舟发,岁莫行人稀。
棹师遵旧路,田翁识故衣。
望闾桑梓在,入里人民非。
伤哉展丘墓,遽尔辞荆扉。
居乡如遇客,回首情依依。
晴春入旧腊,积雪含清晖。
佳期迟子还,勿爱故山薇。

雷雨垂垂翠色繁,古松阴里了歌喧。问渠何事为人语,我爱山中听鸟言。

斗柄转春城,向暖小桃开彻。不似今年正月,过深冬时节。故将新巧发阴机,春事未容说。且就驱云风帚,埽西山晴雪。

南阮交情两世深,修文地下去相寻。阿咸哭罢重思籍,落日悲风满竹林。

未遣枯桐逐灶煤,君今收拾到微才。
东山谢傅为时起,前度刘郎何处来。
自喜馀年瞻日表,恐无奇策上云台。
尊前不用悲流落,怀抱相逢且好开。
翠谷吞霞,丹*隐日,瑶草绿迷仙路。复宇层台,鸡犬不知何处。花对发、洞里娇娥,璧双美、人间才子。信奇缘、水合云交,香风满径共归去。嘈嘈鸾凤箫管,九酝琼浆碧,冰盘麟脯。沧海深深,将比此情难侣。奈尘臆未断愁根,被啼鸟苦催归思。叹多少乐极生悲,落花思故树。

年病从横至,动息不自安。兼豆未能饱,重裘讵解寒。

况乃冬之夜,霜气有馀酸。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

灯光明且灭,华烛新复残。衰颜依候改,壮志与时阑。

体羸不尽带,发落强扶冠。夜景将欲近,夕息故无宽。

忽有清风赠,辞义婉如兰。先言叹三友,末言惭一官。

丽藻高郑卫,专学美齐韩。审谕虽有属,笔削少能干。

高足自无限,积风良可抟。空想青门易,宁见赤松难。

寄语东山道,高驾且盘桓。

枯杨犹更绿,卧柳尚还生。勿嫌凤不至,终当待圣明。

罗浮山下梅梢月,素质湘裙浅浅妆。昨夜嫦娥初出浴,桂华不敢妒清香。

寓居无不在天涯,莫恨秦关道路赊。缭绕城边山是蜀,
弯环门外水名巴。黄头卷席宾初散,白鼻嘶风日欲斜。
何处一声金磬发,古松南畔有僧家。

玉盘擎里失明珠,独倚西风思转孤。自恨身非回道士,长生无术教珍奴。

南越岭头山鹧鸪,传是当时守贞女。
化为飞鸟怨何人,犹有啼声带蛮语。

日落空山尚骑马,何人曾此开兰若。持钵山僧乞食归,问我此马何时下。

大笑一声万壑鸣,搴云坐我白莲社。萧然百虑还虚清,却忆同盟面生者。

须臾叱至辄尽欢,玉虹倒注金罍泻。再笑出门醉未醒,屋角饥乌寒啄瓦。

屋尽梅花梦亦寒,徘徊犹自倚阑干。天涯老友云中至,驴背新诗树底看。

半世易过闲日少,两年忽别会时难。笑谈不尽风如剪,惆怅长天月又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