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洛城春晚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西都三月,客舍外,垂丝的杨枝杂乱无章地遮盖了华美楼房的一半,那小池中轻风吹起的波纹都成了条条花样图案。曾记得,夫妻二人,烛光下共读,梅花前欢会,多么浪漫!尤其那以歌劝酒,由饯而醉而别的热情还在心田。
她是一位聪明而文静的女子。我二人青梅竹马,情深谊笃。而今面对着的是离别之后风流云散的现实。纵然关隘山岭阻隔我俩的身子,但爱情则是无法隔断的。我们总有一天能度关山。等到你我重在“烛下花前”见面,踏青游赏美景再次结伴同行,不分别了。你要我说相思得如何?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望呀望呀,一直望到看不见我们昔日居住的西楼前,你那身轻如燕的倩影。
注释
一斛(hú)珠:词牌名。又名醉落魄、醉东风、醉落拓。
洛城:宋代的陪都,称西都,今河南省洛阳市。乱掩:纷纷无序地覆盖、遮掩。红楼:华美的楼房。
篆(zhuàn):古通“瑑(zhuàn)”,钟口处或车毂(gǔ)上所刻画的条形图案花纹。
歌宴:犹歌筵,有歌者唱歌劝酒的宴席。
风流:风韵美好动人的男女私情。
关山:关隘山岭。限:阻隔。
君:苏轼妻王弗。寻芳:游赏美景。伴:同行伴侣。
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西楼燕:指昔日居住西楼的王弗。

赏析

  上片即景生情。写嘉佑元年春苏轼赴京(今河南开封市)应试,路宿洛阳城的景物与由此引发的情感。“洛城春晚”,点明写词的地点“洛城”、时间晚春,颇有“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烁梅花草棘间”(《梅花二首》)的暮春寒意。“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写眼前景物。 “乱掩”二字绘形绘色,“如篆”二字恰切传神。仿佛苏轼心灵上蒙上了一层层不完美的阴影,似有“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清代洪异《长生殿》)的孤独味。“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触景生情,即由眼前的“红楼”引出了与远在千里关山外的贤妻别离前之幽情。当年夫妻二人可谓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刻骨铭心。上片五句27字,即景生情,体现了苏轼登高远眺、遥思爱妻的心态。

  下片写苏轼思绪绵绵,神态痴呆,由情入景,情景交融。“自惜”二字统帅下片,一气贯通。“自惜风流云雨散。”写苏轼特别珍惜昔日的风韵美好动人的幽情:“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她挑灯伴读,“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辄能记之”并提醒;苏轼“问其他书”,她“皆略知之”。“关山有限情无限。”写苏轼与王弗的贞情。“待君重见寻芳伴。”写苏轼的幻情。 “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写苏轼的相思深情所照应的景。天各一方,心愿难圆,情丝绵绵。下片五句30字,由情融景,将苏轼与妻子那恩恩爱爱,一往情深,注入字里行间,令人回味。

  全词由景到情再到景,情景交融,构成一种结构的回环美。苏轼与妻子的情爱可谓牵肠挂肚,催人泪下。在封建社会里,这种爱情殊属难能可贵。它反映了苏轼的一种美好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关系,在古代只是在官方社会以外才有。”苏轼的《一斛珠·洛城春晚》就提出了一个突破传统观念新的道德标准:他与妻子的爱是以“相爱者的互爱为前提的”,所以才“达到这样强烈和持久的程度”。

创作背景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苏轼与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16岁的王弗结为伉俪。《一斛珠·洛城春晚》约作于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闰三月。苏轼时年21岁。自蜀赴京道关中,经洛阳时苏轼怀念妻子王弗所作。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小桃花与早梅花,尽是芳妍品格。未上东风先拆。分付春消息。
佳人钗上玉尊前,朵朵秾香堪惜。谁把彩毫描得。免恁轻抛掷。
吾师师子儿,而复貌瑰奇。何得文明代,不为王者师。
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谩有参寻意,因循到乱时。
跳踯诸峰险,回翔万里空。争将金锁锁,那把玉笼笼。
印缺香崩火,窗疏蝎吃风。永怀今已矣,吟坐雪濛濛。
翠箬红泥麹米春,篆滩风月入厨珍。
谁令渠识黄庭字,且醉胸中无字人。
巢岸南分战鸟山,水云程尽到东关。
弦歌自是君家事,莫怪今来一邑闲。
长忆山阴旧会时,王家兄弟尽相随。
老来放逐潇湘路,泪滴秋风引献之。
踏破白云登上方,自嫌尘土涴禅床。
千山月色令人醉,半夜梅花入梦香。
深谷不妨月到早,老僧殊为客来忙。
山童懒惯劳呼唤,自拗枯松煮术汤。
种木已如此,高贤有余思。
赖公酷似舅,其谁羡牢之。

猎猎寒风岁逼除,柴门剥啄到双鱼。亲憎言禄催偕隐,友贱求名劝著书。

薄俗休官如物故,畏途削籍当迁除。夕阳亭下城西路,叹息何人返敝庐。

九日山陵木叶丹,北来秋色抱长安。天开紫极群龙起,月照苍梧万骑寒。

绝壁正当胡马路,西风不落汉臣冠。青萸黄菊年年事,谁拟今从北斗看。

姑幕城头万木号,波光浩荡客心劳。群鸥欲往迎朝旭,独鹤闲来听晚涛。

古寺知谁欲伏湛,名山应只隐卢敖。能从海厂留三月,不得仙人亦自豪。

寒钟来极浦,古寺隔重岩。
斜日搘颐坐,天涯落月帆。
八叶炎图茂,千龄圣主昌。
农桑开汉域,礼乐焕周庠。
晏粲三登乐,讴吟七闰长。
徽名辞镂玉,盛举冠前王。

人皆乐夷涂,而惮陟崖岭。不折彭泽腰,即摩墨氏顶。

谁能如此翁,独卧沧波冷。寂寞诗书林,优游岁年永。

抚长松,坐盘石,松头白云如茧白。丹光夜夜穿树林,松下千年生琥珀。

长镵木柄古苔青,定拟天寒斲茯苓。一曲瑶琴分半席,月明细和风泠泠。

高阁閒登四望宽,青山极目倚云端。水村漠漠连天远,垄树沈沈带雨寒。

罢马嘶风春草遍,倦鸦归堞夕阳残。岂知大道平如掌,今古人间行路难。

林塘草村接江干,一日三回涉圃看。
柴户反关生事了,晚菘种尽雨漫漫。

寅朝饮稀粥,饭后两束薪。货得二升米,支我有馀身。

身无饥火逼,安余无相神。神安佛土净,内外绝埃尘。

无间说般若,豁达启关津。火烧家计尽,全成无事人。

睡起日高莺啭,画帘低卷,花影重重。醉眼羞抬,娇困犹自未惺忪。绣床近、强来描翠,妆镜掩、不肯匀红。锦屏空。对花无语,独怨春风。
匆匆。庾郎去后,香销玉减,是事疏慵。纵蛮笺封了,何处问鳞鸿。眼中泪、万行难尽,眉上恨、一点偏浓。杳无踪。夜来惟有,幽梦相逢。
带水依山一万家,襄阳自古富豪奢。
北轩二月回头望,红日连城尽是花。
轩前辘轳转冰盘,轩里诗成彻骨寒。
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倒被月明看。
崑崙派南条,东走欲无极。
海气薄回峦,清淑转郁积。
嵬嵬天台山,东表千万尺。
其上有仙灵,其上有仙灵,
其下有英特。伊人天一方,
从往恨未即。渺渺隔苍山,
跂予三叹息。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