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县斋愁坐作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鉴赏

  此篇写词人在县衙愁坐的情思。开章“秋晚寒斋”一句,写出了词人愁坐的时间、地点:寒秋季节,傍晚时分,“斋”指县衙斋室,点明了地点,呼应了词题。抒情主人公坐在简陋的藜木床上愁思闷想,看如篆字的熏香袅袅,似轻雾横飘,“香篆横轻雾”在词中既是写实,更有比兴作用,那萦回的篆香如愁绪徘徊,那横飞的轻雾像悲思几缕。“闲愁几许”以直接抒情之笔,写此时此刻内心独特感受。这愁是什么?是离家背井的乡愁,是久别妻室的相思,是羁臣远谪的忧虑……。词人没有明指,只写了一个“闲”字,令读者想像,去品味。“梦逐芭蕉雨”一句颇为精妙。“芭蕉雨”是一个悲愁意象,“雨打芭蕉,分明叶上心头滴”。“香篆横轻雾”这一视觉形象已将词人引入梦幻之中,“梦逐芭蕉雨”这一听觉形象又使词人在梦幻之中听到雨打芭蕉的淅沥之声,在梦幻中仿佛觉得淅沥的雨不是滴在叶上,而是敲击着自己的心头,这岂不更加浓了几许愁思?这句中的“逐”字下得好,将词人追寻“芭蕉雨”的悲愁意象主动化了,从而强调了“芭蕉雨”是情中景,是为表现愁情而设景;如果改为“听”字,则是强调了“芭蕉雨”的客体存在,其艺术效果是颇不相同的。

  下片继续写词人在寒斋内所见所感。“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写词人仰望室外,只见天高云淡。孤鸿远去,听见那雁声凄厉,如泣如诉,好象替幽人低语,倾诉衷肠。词人将孤雁与幽人类比,因两者有可比性,孤鸿独飞天涯,幽人羁旅他乡,其孤寂凄凉是相同的。一个“替”字将两者关系联系得更紧密了。然而大雁秋去春来,还有归乡之时,而自己呢?却是羁臣远谪难得返乡,故词人感慨道:“归不去”。这三字有多少悲哀与辛酸,有多少惆怅与愤慨。这种感情曾反复抒发过:“流落天涯,憔悴一衰翁”(《江神子》),“羁怀都在,鬓上眉头。似休文瘦,久通恨,子山愁。”(《行香子》),“暮暮来时骚客赋”,“天留花月伴羁臣”(《浣溪沙》)。为什么“归不去”,词人未明写,而是以“乱山无数”的形象出之,“山无数”可见归程障碍重重,着一“乱”字,更加重了归程艰险,这“乱山无数”的形象,自然也就蕴含了词人心绪烦乱与忧愁。这是眼前景,更是心中景。结句“斜日荒城鼓”,暗点词题“愁”字,照应开头,写在深秋的斜晖中,词人身处一片荒城之中,听暮鼓声声,那迁客羁臣凄凉孤寂的感受何处诉说?最后两句之妙,在于以景结情,那乱山、斜日、荒城、暮鼓,都染上了词人的主观色彩,加深了题旨的表达。

  全篇紧紧围绕“愁”字展开,以富有特征的景物──晚秋寒斋、芭蕉夜雨、云外哀鸿、乱山无数、斜日荒城、暮鼓声声,勾出了一个典型环境,有力地烘托出一位寒斋愁坐的人物形象,令读者可以见其景、闻其声、感其情、悟其心。此真所谓“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拟象”(钱钟书语)之佳篇也。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楚江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
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
南中少平地,山水重叠生。别泉万馀曲,迷舟独难行。
四际乱峰合,一眺千虑并。潺湲冬夏冷,光彩昼夜明。
赏心难久胜,离肠忽自惊。古木摇霁色,高风动秋声。
饮尔一樽酒,慰我百忧轻。嘉期何处定,此晨堪寄情。
寻春何事却悲凉,春到他乡忆故乡。秦女洞桃欹涧碧,
楚王堤柳舞烟黄。波涛入梦家山远,名利关身客路长。
不似冥心叩尘寂,玉编金轴有仙方。
极望涔阳浦,江天渺不分。扁舟从此去,鸥鸟自为群。
他日怀真赏,中年负俗纷。适来果微尚,倏尔会斯文。
复想金闺籍,何如梦渚云。我行多胜寄,浩思独氛氲。
雨晴烟渚白鸥乱,风过霜林红叶稀。
独步幽吟心正苦,却怜明月照人归。
夫子文章老更工,六经俱达一身穷。
为逃州县时情薄,不问田园岁计空。
别酒正思倾夜雪,书邮忽喜寄春风。
遥知父子传家乐,却笑当年论异同。
龙门一上嫌轻进,关塞西游自爱山。
缑岭春归林影密,津桥人静水声闲。
如今正得幽寻兴,佗日青云不易还。
浮生难会此,此寺绝尘埃。
容易莫言去,等閒争得来。
江声寒若吼,山色翠如堆。
自是忘机者,凭阑不忍回。

偶也难亿诈,为鱼岂无知。假令鱼为偶,亦安避薪为。

此亦岂无谓,听我歌此词。当鱼在沼时,沼阔不容坻。

沼既不容坻,研复朝洗之。洗多墨岂少,墨积盈沼池。

从此再三洗,喁噞恒在兹。唇外无滴漪,缝唇墨即入,何况相沬唏。

君在大气中,塞海皆氛霾。君今口与鼻,能免不埃噫。

苏武在虏中,磕头皆羊羝。死生凭羝辈,起处亦羝隈。

岂惟起处隈,嬉宁谢羝嬉。君侪人如此,而况我也鱼。

我闻君里谚,契我鱼也志。非伴情所知,事急随则随。

病来贪睡早,推月出山前。月色不相舍,小窗还自妍。

安乐溪上峰,万木森翠羽。
孤撑切天心,横拓压刊股。
气势西吞夷,光芒南定楚。
云泉出石窦,淋漓洒玉宇。
烟萝缠林梢,摇拽垂翠组。
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折。不是无情,都只为、离合因缘难测。秋去云鸿,春深花絮,风雨随南北。絮飞鸿散,问谁解舀得得。君自举远高飞,知他此去、萍梗何时息。雅阖幽窗欢笑处,回首翻成陈迹。小楷缄题,细行针线,一一重收拾。风花雪月,此生长是思忆。
秋日南湖戏采莲,鸳鸯飞上木兰船。
一声《白筼》知何处,无复闲情似少年。

野水泠泠浸碧天,西湾深处泊渔船。千山月色孤篷外,半夜潮声一枕边。

春梦觉来伤往事,乡心老去忆行年。白头不是忘归客,独对芦花思悄然。

自怜鱼鸟性,十载客长安。拙任升沈幻,贫嗟去住难。

壮怀双鬓短,归梦一镫残。何日烟波里,从君把钓竿。

微汗凝霞脸,轻风逗宝鬘。徐徐散步月弯环。时听竹珊珊。

自觉罗衣厚,难将纨扇闲。榴花含露色斑斑。烟雾远迷山。

鲁祖逢人面壁,老大慵懒追随。
后之参徒罔测,一向打瓦钻龟。
少室无师句,曹溪绝学禅。
浑家鬼擘口,五逆不成冤。
日落风bk々,驱车行远郊。中心有所悲,古墓穿黄茅。
茅中狐兔窠,四面乌鸢巢。鬼火时独出,人烟不相交。
行行近破村,一径欹还坳。迎霜听蟋蟀,向月看蟏蛸。
翁喜客来至,客业羞厨庖。浊醪夸泼蚁,时果仍新苞。
相劝对寒灯,呼儿爇枯梢。性朴颇近古,其言无斗筲。
忧欢世上并,岁月途中抛。谁知问津客,空作扬雄嘲。

遥遥行李向溪东,待渡埤头一径通。邸舍人歌春树外,征车牛逐暮云中。

沙连淡水村村竹,路近新园处处菘。桥畔酒家帘影动,怜他少妇倚微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