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着的田畦,小麦还没有返青。像云一样的枯叶悄悄地在车轮下飘着。临皋亭云烟缭绕的景色奇丽,世间少有。
雨小了一半的屋檐水滴断绝了,刚刚下的霰粒在瓦上如珠子般散动。回到房间座上时胡须都结成冰了。
上片,由远及近地写黄州田园风光。“覆块青青麦未苏”,叙述田园景色,反映了苏轼关心农业的思想。“江南云叶暗随车”,描绘了黄州农家冬闲的淡然风光,反映了苏轼娱乐自然的心境。“临皋烟景世间无”,描写议论结合,特写“临皋烟景”、冬云密布而后发出赏心的赞叹:“世间无”,突出了黄州景色的奇丽。上片三句,连缀成一幅绚丽的图景,暗示了苏轼超然物外的审美情趣。
下片,以特写手法,描绘了雨后微雪的风景。开头由细“雨”-“半收”-“檐断线”,特写雨景变化。紧接着由“雪床”-“初下”-“瓦疏珠”,特写雪景变化。逼真传神,字字珠矶。虽然点化运用了杜甫的“雨脚如麻未断绝”诗句,但未露痕迹。“归来冰颗乱粘须”,将雨雪人性化,进来了好一个白胡子的“老人”!一个“乱”字,苏轼与徐君猷的诙谐之情跃然纸上,反映了苏轼将自然美与人性美高度融会的写作技巧。
全词通俗、口语化,令人感到亲切、谐趣。将景色美与人性美熔铸一体,极具感染力,这与苏轼旷达胸襟有关。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徐君猷携带酒到临皋亭探望苏轼。苏轼出门迎接,苏轼即景生情而作该词。
少贱肠枵破褐单,傍人门户活饥寒。自从毁齿初成券,直至长须尚不冠。
冷炙时沾筵上馂,秃芒旋扫臼边残。他时纵取封侯印,仅得君王踞厕看。
相见参来道已通,五城曾拆紫芝封。自从龙虎归根后,花簇云攒白玉峰。
双环杂佩摇丁东,少年通籍明光宫。每逢天子赐颜色,长与大夫歌退公。
旧悬腰带黄金重,新送宫壶白露浓。人道相如归昼锦,谁言张翰忆秋风。
秋风未动江花老,思向东原赋春草。千金宁为买书贫,万事不及还家早。
巢中健翮长双成,镜里慈颜看转好。况当朝省盛才贤,且向山林乐熙皞。
淮南江北湖水傍,门前绰楔高如堂。旧书旧隐故无恙,某水某丘安可忘。
采将芹叶思君献,斫得江鱼念母尝。我亦临风惜分手,碧云高处望回翔。
丁溪烟树。指新翠沈沈,摇漾书户。曾记五年前,棹扁舟、桃源问渡。
一枝闲借,每小憩、绿天庭宇。销暑。警乱蝉、几点疏雨。
当时惭云照海,睡醒来、犹闻战鼓。富贵南柯,待觅封侯能否。
让与诗人,醉吟茶语。自成仙府。帘卷处。斜阳淡衬花谱。
坐看流水缘溪碧,深院落花香靥积。东都腐蘖讣吞吴,长坂屯军尚遗壁。
西风新叶堕,南国九秋初。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片云无。
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横载洞庭湖。一叶放流去,人在浑仪图。
满虚空,张宝盖,缀明珠。玻璃为地,游戏乾象驾坤舆。
烂醉蓬莱方丈,遍入华严法界,试问夜何如。北斗转魁柄,东海欲飞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