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
寄语头衔水利官,堤防莫作等闲看。田畴虽幸收成早,沟浍犹疑灌溉残。
劝课农桑心独苦,丁宁父老吻应乾。米从布袋痴儿事,我辈须知稼穑难。
黄金是何物,能摧壮士心。有金交契厚,有金交意深。
一朝金用尽,相看同路人。古人重交道,敬至义自伸。
我观管鲍徒,交厚情最亲。知心两无猜,巽让常欣欣。
斯可愧薄俗,外物非所珍。子鱼能一掷,幼安同浮尘。
弃之同一道,中有伪与真。高风鲁连子,千载名如新。
二子别我归,兼旬无消息。客有馈荔枝,盈篮风露色。
绛罗蹙宝髻,冰弹溅柘液。老夫非不馋,忍馋不忍吃。
急呼两健步,为我致渠侧。默数川陆程,几日当返役。
惟愁香味坏,色变那敢惜。十日两骑还,千里一纸墨。
把书五行下,废书双泪滴。不如未到时,当喜翻不怿。
秦季焚诗书,先圣道以丧。诸儒负礼器,仓卒归陈王。
匹夫徒发愤,曾不识兴亡。隐忍成功名,何如张子房。
子房非儒者,为气何坚刚。其终如鲁连,其始如荆卿。
平生予所希,君亦慕其狂。终古两盗雄,兰池与博浪。
少年虽轻发,气实吞始皇。君于太公书,曾否得其纲。
先公有宜略,揣磨宜不遑。将飞且伏翼,将呜先引吭。
何必魁岸人,始能应帝王。从容以步游,游于淮海旁。
英雄无神师,其学不明光。苟能依老成,以礼为之方。
我亦倜傥人,垂老犹摧藏。汉初两孺子,不得与偕行。
强忍亦已久,中夜起徬徨。君今血气盛,甘苦未多尝。
思为日本刀,须炼梅花钢。屈伸能自如,入石乃无伤。
行矣复迟迟,咫尺即相望。
繄余昔龆龀,嬉戏慈母旁。开园种秋菊,寒花映书堂。
殷勤慈母心,采菊缝枕囊。祝儿蠲宿痾,祝儿好容光。
垂垂手中线,宛宛生清香。人生嬉戏时,此境安可常!
堂北萱草花,萎谢惊秋霜。峨峨大宛山,阡表齐泷冈。
前年菊花时,登高作重阳。墓门一瞻拜,宰木寒烟苍。
去年菊花时,奔走为戎装。枕戈待旦心,力筹保鲲洋。
今年菊花时,故园成战场。不及哭墓行,寸草心徒伤。
空山此高卧,哀泪沾秋裳。
邕州壤地接交南,凄楚夷风不忍谈。男女歌谣成卺礼,官民尔汝集茅庵。
瘴来山谷云应黑,毒入溪河水尽蓝。漂泊独怜吴楚客,故园回首意何堪。
荒村茅屋绕方塘,殿揭昭和隔御墙。睥睨迥连山色秀,辘轳高转水声凉。
几翻红雨飞桃杏,千顷黄云布稻粱。莫讶此中风景美,新丰原是帝皇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