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展示了楚地的萧瑟秋景和诗人的旅途感伤。首二句交代了他到江、汉一带任职,才首次看到荆山,而感叹于它的广袤、绵远。奉义即慕义,对巴陵王表示敬慕,这是一种谦逊的说法。楚塞,指荆山,因其为古代楚国郢都的北边屏障,故称。这两句开篇记游,点明到荆山的因由,从而引出下文,笔法干净利落。
“南关”以下六句,全是写景,切题“望”字。“南关”指荆山南端的关隘。“桐柏”,山名,界于信阳以西的河南湖北两省之间。“西岳”,言荆山西端的峰岭。“鲁阳”,关名,在今河南省鲁山县西南。这二句说,荆山的南关要绕到桐柏山,其西端的峰岭将伸出到鲁阳关。这里紧接着上文“楚塞长”,加以夸张形容,极力写出荆山伸展的地域之遥远。其实,荆山距桐柏山和鲁阳关都很远,并不连接。诗人这样写,是以一种宏观的眼光,总揽荆山大的形势,也是为了表示旅途的漫长,从而创设一个与下文所抒发的深广愁思相适应的空间境界。从艺术效果来看,也使诗的画面气象显得壮阔。江淹写景,时以“警遒”取胜,和谢朓有类似之处。这两句,便使人感到有一种雄浑的气势,笼罩全诗。“寒郊”以下四句,展现出一幅荒凉清旷的深秋景色:郊野一片荒寒,木叶尽脱,见不到什么阴影;悬在空中的一轮秋日,发出的光辉也是惨淡清冷。这两句绘光设色,语言精练,表现出诗人对于深秋独特的感受和印象,令人感到一股凛冽寒气从纸上扑面而来。“桡”,通“挠”,屈曲。秋风掠过,重重密林中的树木竟然被吹刮得弯曲、俯伏,可以感到它们在挣扎、呻吟,由此可见风势之猛烈。“风”上着一“悲”字,更给秋风涂染上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也令人竦然如闻秋风凄厉肃杀之声。“云霞”句,写江景,表现河水暴涨。在深秋,河流一般是不会涨水的,可是沮漳二水汇流,却往往洪水迸发。诗人目睹其景,如实描绘。深秋洪水滔滔,已使人惊警异常,再加上云霞照映,更显出水势浩大,波涛惨白、浑黄。一个“肃”字传达出其内心的强烈感受。这四句是全篇最精采之处。前两句写静景,后两句写动态,动静相生,有声有色。“寒”、“悬”、“清”、“桡”、“悲”、“重”、“肃”、“涨”这一连串动词和形容词,都下得生动、精警、传神,见出诗人写景状物、锤炼语言的功力。陈祚明评江淹诗长于“刻画”,“苍秀之句,颇亦邃诣”(《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四),信然。
“岁晏”以下六句,集中抒写由深秋肃杀之气引出的悲愁之情。诗人先以“岁晏”二字总束上四句所写时节景物,并带起下面的抒情,章法严谨。“岁晏君如何”句中的“君”,是作者自叹自问,意谓:时至深秋,一年将尽,我究竟打算怎么样呢?“零泪染衣裳”是自答。一问一答,婉转地传达出内心悲愁。古代迁客骚人逢秋生悲,本是常事。但江淹如此悲不自胜,泪下之多,以至于衣湿如染,那就不是一句寻常的“羁旅之愁”可以了得的了。早些时候,他在建平王刘景素幕下,曾被人借端诬陷入狱。后来他在狱中写了《诣建平王上书》,血泪交迸,自陈冤屈,这才得释。陷身囹圄之冤,加上沉沦下僚的仕途失意,这一切郁积于心中的悲怨,此刻都因眼前的秋景而激发出来了。所以“零泪”一语,实在包含无限,沉痛莫比。“玉柱”以下四句,又借酒乐而进一步抒写这番沉痛之情。柱,瑟的安弦部件,这里代指瑟;尊,酒器;“金”、“玉”皆形容其华贵。诗人此时或许正在荆山下某处的宴席上吧。玉柱金尊,这宴席亦不可谓不盛矣。但诗人心绪迷茫,使这一切豪华都成了徒然之设,琴瑟被弃置一旁,蒙上了夜晚的露水,连杯中美酒,也含着严霜,令人纵然不饮也生出凛然寒意。空、坐二字同义,都是“徒然”的意思。最后两句,又写在寒夜寂静中,忽然有人奏起了描写行役途中艰难景况的《苦寒行》乐曲,这曲悲歌尚未了,又有人唱起了《艳歌行》中的“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古语云:“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而今这愁悲之音却“一”之“再”之,真教人情何以堪。全诗就在这感伤的音乐声中缓缓拉上帷幕,情调悲恻哀婉,使读者为之低回不已,黯然神伤。陈祚明评云:“末六句词气萧瑟”。(《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四)足见这后六句抒情,也回荡着悲凉秋气,整首诗是情景融一的。
这首行旅诗的章法结构,仍大致沿袭谢灵运山水诗记游——写景——抒情——悟理的模式,层次分明,只是已经去掉了玄理的尾巴。诗中用了大量的对句,其风气也始于谢灵运,但遣词造句已不像灵运那样巉削、藻饰,而是显得比较清秀自然。诗押“阳江”韵,音调清越明亮,也有助于悲伤感情的抒发。诗人善于抒写悲愁的特点,在这首早期作品中,已经初步显示了出来。
崇兰移自荆溪上,小盎春深自着花。宾客清閒尘土远,晓窗亲沃案头茶。
兰亭秋暮,眺晴原、并到南华山墅。画槛横塘看两岸,多少断红残紫。
鳌禁当年,鹭车昔日,休沐时来此。苍梧颍嗣,至今长读秋水。
闲备彩缆青丝,玉壶携酒处,锦鳞鲜美。吴下阿蒙何日至,相对邺宫才子,舞凤雄图,放龟遗迹,衰柳频低起。
耶溪相望,不知去几何里。
城居日高眠,奇景误朝绮。趋曹晚回车,长对西山紫。
一日复一日,冥行不知止。昼阅尘世容,暮浴大海水。
宁知孤根悲,磨旋一蚁子。快倚阁东西,魂归堕乡里。
我闻十日出,大千岌崩圮。争斗无时休,中天失旖旎。
谁来一矢加,㸌落不可底。万象沉中宵,颠倒孤枕倚。
披衣鸡忽鸣,苍莽寸心里。
短瓢亲浥爱澄澄,巨瓮行担笑未胜。试茗安能妨夜睡,倾瓶聊可漱晨兴。
松风一往萦残梦,石磴何时坐并肱。空说清游住尘界,中心无那醉瞢腾。
谁把灵楂接饮牛,主人潇洒古东瓯。玉清夜半开冰箔,暗认方平别驾虬。
君自东瓯处士名,五言谁更问长城。青枫白雁江霜色,何限蒲帆送客情。
故人前身丁令威,去家多年今复归。江山如旧城郭在,宗族易世邻人非。
弟妇从来未识面,升堂叙礼还相见。呼集诸孤伯父前,举觞逐一殷勤劝。
为言夫主去从军,五载音书绝不闻。人生有死亦何恨,最苦军籍名犹存。
丁男未大要补役,往往移文催不息。纪录申鸣续有条,案吏无钱行未得。
期功强近希谁助,叔在旁州守坟墓。今年两度寄声来,又作长淮幕官去。
零丁薄命止一躯,况乃累岁多艰虞。残喘虽存食指众,自度何以全诸孤。
故人低头听说罢,不觉吞声泪盈把。我今自是羁旅人,有策安能救孤寡。
扬子牢愁更美新,贾生悲鵩在承尘。忘怀久已栽萱草,行乐尤欣见玉人。
邂逅题诗聊可意,平生嗜酒岂忧贫。明年剩作颠茫计,剧饮狂歌莫负春。
南来宗意原无住,龙锡经时信羽翰。遂有法华开色相,微拈心蕊足旃檀。
千峰落照苍猿定,一道横分白气尊。许我淩风来独往,月明环佩满虚坛。
绛阙清都亦寂寥,骑鲸来此暂逍遥。吹笙捣药全无用,骂座其中频见招。
